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日本錦鯉
1200萬一條魚、10億一幅畫……十幾年前,一位中國煤老板心血來潮,在國外一個拍賣會上花重金拍得一幅名家油畫,當私下有朋友問他為什麽喜歡這幅畫時,他回答:“油大”。
如今,中國富豪在藝術品拍賣上已經脫離最初“畫得像不像”、“尺寸大不大”這樣的初級審美階段,但聽起來並不理智的“天價拍賣”依然不斷上演。
2019年年初,日本東京一個拍賣會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名名叫鍾瑩瑩的華人女子身上,江湖人稱她“錦鯉女王”。 麵對日本養魚園株式會社社長成田隆輝的圍追堵截,最終,她以2億300萬日元(約為1230萬人民幣)的價格,贏得了這場拍賣,而這個天價所購得之物,是一條白底紅斑的錦鯉。
其實,這位鍾瑩瑩隻不過是一個經紀人而已。真正的有錢人很少願意在拍賣會這樣的地方拋頭露麵。 據她說,她是受一位大陸買家的委托,來買這條“超級錦鯉”,這位大陸買家非常沉迷日本的錦鯉,這次是買給他做退休禮物。
中國富豪拍下很多“天價藝術品” 除了對好運錦鯉的喜愛,中國富豪們在全世界拍賣會上創下的驚人記錄還有許多。 2015年,號稱“隻買最貴的”大陸富豪劉XX,以10.84億人民幣的價格拍下了莫迪利安尼的油畫《側臥的裸女》。
在此之前,劉益謙多次以天價拍賣震驚了世界。比如3.48億人民幣拍下了“大明永樂年禦製刺繡紅夜摩唐卡”;2.8億港幣拍下了明成化鬥彩雞缸杯;3.08億人民幣拍下了王羲之的《平安帖》…… 這位初中肄業,以倒賣股票發家的富豪,在買遍了全球的拍賣會之後,開了兩家自己的拍賣行和一家美術館,成為了知名的藝術收藏家。 這種通過天價購得藝術品的行為,多年來被圈內人士稱為“廉價的奢侈”。
因為這些藝術品原本的市場價值,要遠遠低於成交價,而通過激烈的拍賣爭奪,將價格哄抬到幾倍甚至十倍以上,已經脫離了藝術本身,成為了某種炫富的手段和更為隱秘的商業模式中的一環。 在這些經典的藝術品麵前,文化程度和底蘊修養本就不高的中國富豪們,唯一能與這些作品產生交集的,就是他們快要溢出來的錢包。
隻要有中國人的拍賣場 就會有10倍的成交價 《人物十分鍾》裏有一篇文章這樣寫到,拍賣圈有句話:“隻要有中國人的拍賣場,就會有10倍的成交價”。當第一批中國富豪走進西方的拍賣會時,他們帶著緊張、激動的心情,往往因為沒見過這樣的場麵,而失去理智地瘋狂加價。
後來,見了些世麵的中國富豪們,還會通過購買藝術品來彰顯他們品味的提升,用這樣高調的手段來顯示他們正處於事業巔峰。
曾有報導稱,一位來自北京的買家以5.5億人民幣的價格拍下一個乾隆粉彩鏤空瓶,就當大家都在慶祝一項新紀錄誕生後不久,卻傳來這位買家後悔不想付錢的消息。
原來,在拍完這個瓶子後,這位買家回到北京,聽到一些人跟他說這個瓶子不值這麽多錢,於是心生反悔。這件事一拖就是兩年,英國拍賣行還是沒有收到錢,最後由另一位中國的收藏家出手,以3億港幣的價格將這個瓶子收入囊中。
2016年,又來了,一位神秘的中國富豪在巴黎一個拍賣會上,用1.6億人民幣的價格,拍得一枚刻著“乾隆禦筆之寶”的玉璽。不過這位買家在三天之後就失聯了,中國買家的信譽再一次被影響。 廉價的中國富豪 正成為世界的笑話
文章稱,這樣廉價的中國富豪屢屢出現,成為了世界的笑話。當中國的富豪們走向世界的拍賣會現場,經曆的是從一個社會規則跳向另一個社會規則。
現代拍賣是西方傳入的銷售方式,分為英式拍賣和荷蘭式拍賣。
英式拍賣是我們常見的,公開加價,價高者得。而荷蘭式拍賣,則是從高價往低價喊,誰先出價就歸誰。中國富豪們不喜歡荷蘭式拍賣,因為他們總覺得再等等說不定價格還會降下去,導致錯失了許多機會,而英式拍賣更符合中國富豪們的心理。
前麵說的那個5.5億天價乾隆粉彩鏤空瓶的拍賣,一開始采用的就是荷蘭式拍賣,拍賣師從80萬英鎊一直往下喊,喊到20萬英鎊都無人舉手。
無奈之下,拍賣方隻好改成英式拍賣,20萬英鎊底價起,結果一下子就激起了中國買家們的鬥誌,一路你爭我奪,最終價格漲到了5.5億人民幣。
“拍賣師激動地敲壞了他的錘子”,當時的報道這樣來形容這個激動人心的記錄誕生。 其實,中國人更習慣的方式,是“暗標”,兩個人在寬闊的袖筒裏來回伸手,旁人看不到具體的價格,隻有買賣雙方的較量。
除了“暗標”,中國的買賣交易還有更多的“人情”在裏麵。中國富豪一開始參加拍賣會的時候,喜歡親自上陣,遇上老相識特別想要的藏品還會“禮讓”,而外國富豪們多聘請經紀人,收錢辦事,從沒有人情之說。
當中國人站在西方的明碼競價的拍賣會上,暴露出的低級炫富、不顧信譽,是對另一種社會規則的不適應。 這個世界是現實的,所有人都喜歡暴發戶的錢,但沒有人會喜歡暴發戶這個人,尤其是當這個暴發戶不守規則的時候,即使你給人家送錢,人家都會看不起你。看不起你一人還不打緊,更重要的是,世人最喜歡以偏概全,因為少數不講信譽、不守規則的中國富豪,進而覺得中國人都不講信譽、不守規則,正是一件又一件這樣的少數事件,造成了今天我們麵對的一些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