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613)
2007 (556)
2008 (369)
2009 (298)
2011 (232)
2012 (174)
2013 (145)
2014 (89)
2015 (101)
2016 (83)
2017 (53)
2019 (76)
2021 (62)
2022 (116)
2023 (95)
2024 (62)
說實話,我兩邊過日子,心裏很清楚,國內的grocery 肯定是比國外便宜(美國大概是除中國之外最便宜的國家了),我們一家四口在上海,吃的從來不省,家樂福的逮啥買啥,一個星期500塊,再加上阿姨有時候在菜場買點零星的菜和肉,一周七百塊吃的足夠了,當然不算去外麵吃,外麵吃其實也是國內的便宜一些,我家門口一家台灣人開的餐館,幹淨,價錢合理,我們一家人吃一次便飯150夠了。我們在美國,隻有三口人,每周去兩個地方買,一是華人超市,一般在七八十左右,在Costco 或沃瑪還要再花50~70塊,我們不是特省但也沒像在國內那樣想買什麽買什麽,這就和一千多人民幣了,還不算出去吃,我們一家最便宜也要四五十美金,和人民幣三百多,
所以吃的東西(如果不考慮有毒汙染什麽的)同樣的東西,國內一周要比這邊省差500人民幣,一個月在吃的上麵可以少花2000人民幣,這兩千塊正好請阿姨。當然前提是回去掙得和這邊一樣多,如果回去收入下降了那當然就不能這麽比了,樣樣都要discount了。
當然也不能比美國一般老百姓和中國一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上海的藍領很多也就兩千多一點還有更低的,一家人一個月四五千的家庭很多,他們不可能像我們這花三四千全在吃的上。美國的藍領吃的比我們還多,因為他們以肉為主,Costco一家人吃一頓的肉就要二三十,我們以清淡的青菜海鮮為主,肉隻是付食,比他們還省呢。所以生活水平根本沒法比的。但是美國人這種吃肉的法子也確實不健康,德州的人口估計有一半以上都是大胖子,路易斯安那就更厲害了,他們還吃油渣沾白糖呢,
當然價錢隻是一方麵,還有質量,我覺得在美國買的東西幹淨整齊,放心.國內的花樣多,但是每一樣東西你多多少少都得在心裏畫一個問號,尤其肉類,覺得很不新鮮,不管是家樂福還是菜場的,不像Costco或沃瑪那麽新鮮幹淨,回去以後我很少吃豬肉。家樂福的冷凍海鮮特坑人,那冷凍的蝦,化了以後隻剩下三分之一了,凍的時候有拇指那麽粗,化了以後還沒小拇指粗了。蔬菜國內的很新鮮,都是當天的新菜,尤其是豆角比美國的好吃太多了,但是是不是有農藥就不能多琢磨了,閉著眼睛享受吧,哈哈。
回國沒有那麽可怕,尤其是喜歡經曆不同文化和環境的,國內現在的環境和文化和我們十年前出國時已經大為不同了,就算是回去再經曆一次exotic 的文化吧,good or bad,但是我始終覺得國內不可久留,更不是我孩子最終要生活的地方。她完全香蕉化了,這些日子每天遊泳曬得黑得不行,我問她:你會不會覺得自己太黑了?她不屑地看我一眼:as long as I am not as white a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