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到丹東就明白封鎖不了朝鮮

(2006-07-17 14:35:11) 下一個

朝鮮試射導彈,美國和日本最強烈主張製裁朝鮮。在他們的努力下,聯合國安理會7月15日一致通過措辭嚴厲的譴責朝鮮決議案,但是刪除了實施經濟製裁甚至動武的內容。西方一些媒體的報導和評論已經一直懷疑這種仲裁的可行性,他們指出,朝鮮的南北兩個鄰居的現行國策幾乎注定了這種製裁即便通過,也隻能徒具形式而已。
丹東-中朝貿易縮影
最新一期美國《商業周刊》刊登記者冼扉棖(Moon Ihlwan)河羅穀(Dexter Roberts)的報導說,丹東市,是中國東北邊境的海港城市,十分熱鬧,來這裏看看,你就會知道,為什麽針對朝鮮的經濟封鎖措施可能無用武之地了。
在朝鮮向日本方向測試的7枚導彈的“7月4日煙火”後,按常理推測,這個半島國家應當比已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孤立。不過,這隻是西方政客們的一廂情願,如果你跟丹東市的居民們說這些,會讓他們笑話。
這個人口80萬的城市之所以有今天的繁榮景像,很大程度要歸功於與朝鮮的邊境貿易。市內街道兩旁,到處都是供朝鮮來人休息的客房,各家餐館的菜單上,肯定都少不了朝鮮風味的冷麵湯和辣泡菜。導彈測試數小時後,數百輛卡車就恢複了他們每天通過友誼大橋的例行通行。該大橋橫跨鴨綠江,是連接兩國的主要通道。

在像堡壘一般的卡車檢查站前麵,賣花小販的生意非常好,不斷的有朝鮮訪客買花獻給他們過世的領袖金日成。但是,給丹東帶來繁榮的並不是這種朝鮮無私愛國主義表現的小生意。就在街對麵,有十幾家賣各種商品的小商店,從索尼和鬆下的電視機、各種發電機到烹調油和廁所紙,都有朝鮮顧客買,然後運往河對岸。一名店員說:“來中國的朝鮮人都非常有錢......他們用的都是美元。他們從我們這裏買下這些東西,然後帶回國轉賣賺錢。”
中朝貿易-朝鮮救生索南韓
《商業周刊》的報導指出,這種邊境交通隻是朝鮮和他們的巨人鄰居貿易關係不斷加強的最顯著之處。根據中國海關統計,從2000到2005年之間,朝鮮從大陸的進口量增加了2倍,達到11億美元,與此同時,向中國的出口量上升了10倍,金額也從3,700萬美元跳至4.99億美元。而且,根據一些估算,如果算上非正式貿易和走私的商品,這個數額還會增加2倍。再加上從南韓運輸來的7.15億美元商品,其中有一半是人道主義援助品,例如大米和肥料等。這麽一來,朝鮮的孤立情況實際上要比他們的前共產國家貿易合夥人蘇聯垮台後的時候還要好很多。
不斷增加的中朝貿易,對朝鮮來說無疑形同一條救生索。自2000年以來,朝鮮的國內生產總值每年擴大2%,但是,如果沒有來自中國和韓國的貿易與援助,朝鮮的經濟會完全崩潰。監督朝鮮經濟的韓國朝鮮銀行的經濟學家李勇勳(Lee Young Hoon音譯)就說:“與中國的貿易不會讓朝鮮繁榮起來,但是,會使得平壤政府能持續下去。”
把所有這些因素加起來考慮,人們沒有理由再期望美國牽頭的經濟封鎖會對朝鮮產生什麽效果。為了迫使平壤政府放棄他們的核項目,華盛頓一直試圖阻止任何資金、技術和商品流入朝鮮。然而,北京和漢城政府一直反對這種製裁措施。《亞洲時報》的報導認為,韓國領導人也顯然想盡可能回避就聯合國是否製裁朝鮮的爭論中表態。在漢城看來,支持聯合國製裁朝鮮隻會令緊張的形勢進一步惡化,而且中俄兩國必定會否決這樣的議案,聯合國的討論隻會變成了一場毫無意義的口水戰。
漢城的獨立智囊團世宗研究院(Sejong Institute)的朝鮮問題專家派克(Paik Hak-soon)認為,美國最終將會坐下來與朝鮮進行直接對話。他說:“當然,將會有許多嚴厲的警告和懲罰的威脅。但是,除非中國和南韓采取讓朝鮮經濟自生自滅的戰略決策,那麽,美國也沒有什麽真正起作用的反擊策略。”一名南韓分析人士指出,朝鮮領袖金正日似乎認定,布什政府手頭已無牌可打,朝鮮可以為所欲為去吸引國際社會注意。派克指出,朝鮮的要求其實很簡單,即以其核武器項目換取美國不會推翻金正日政權的保證。
這種情況近期是不會發生的。朝鮮的兩個鄰國都不希望數百萬名難民湧入他們的國境。北京光是保證他們自己的經濟不脫離現行軌道就已經夠頭痛了,更加不希望見到南北朝鮮統一戰爭爆發,駐韓美軍大兵壓境的可能。
另外,不論從哪方麵考慮,漢城也都希望,在朝鮮縮小兩國之間巨大的經濟差距後,再實現統一的夢想。讓華盛頓有些驚訝的是,韓國甚至為朝鮮試射導彈、研發核彈頭進行辯護,稱這隻不過為防禦日本的必要之舉。
中國有現實利益加強雙邊貿易
《商業周刊》的報導還說,中國自己還有更現實的理由去鼓勵和加強中朝兩國的雙邊貿易。過去20年裏,中國東北部並沒有趕上中國經濟改革的快車。但是,近來北京當局頒布了不少鼓勵東北邊境貿易的政策,讓當地商販獲利不菲,其中一條就是減低一半的關稅。低關稅以及中朝邊境便利運輸方式都促使許多朝鮮商人和國營貿易公司利用丹東和其他中朝邊境城市做跳板和通道,與世界其他國家做生意。
這種趨勢改變了以往一直沈睡著的丹東。新公寓住宅區和辦公大樓紛紛在河前聳立起來。離河不遠的濱江路上布滿閃爍的五顏六色霓虹燈標幟,宣傳全封閉浸泡桑那,台球館也經常擠滿了中國、俄國和朝鮮商人。
河對岸的朝鮮新義州市一到夜晚,幾乎就消失在世人視野中。這座城市就好比一個荒廢的碼頭,隻有幾棟破爛的倉庫和幾艘長年靠岸的舊船。為了省電,朝鮮的大多數地方一天隻能有幾個小時的用電時間。這座有35萬人口的城市幾乎看不到燈光。唯一閃爍的燈火來自他們尊敬領袖金正日的大雕像。一名自2000年就開始在邊境上做買賣的丹東居民說:“你不會迷路。你隻要找到唯一有燈光的地方,就知道方向了,那就是領袖雕像。”
盡管朝鮮現狀不容樂觀,但是,邊境貿易給朝鮮帶來了新的活力。近期的訪客說,曾經空蕩蕩的商店現在都擺滿了中國製造的電視、冰箱、單車和其他商品。而且,平壤和其他地方都紛紛在設立新的原材料和機器批發市場。但是,隨著經濟活動增加,更能清楚的感覺到朝鮮物資短缺的困境。漢城的國營研究設施韓國發展研究所(Korea Development Institute)的朝鮮問題專家趙東浩(Jo Dong Ho)說:“每家工廠都想要更多的原材料,但是這個資金短缺的國家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量。”
試射導彈也是要挾中國
事實上,導彈測試很可能是朝鮮試圖減輕越來越沈重的經濟壓力的政治手段。北京清華大學的國際研究學院院長閻學同(Yan Xuetong)教授說:“試射導彈,顯示朝鮮對中國感到不滿。”
朝鮮原來希望中國幫助他們取出被凍結在澳門匯業銀行(Banco Delta Asia)的2,400萬美元。去年9月,美國財政部禁止美國的銀行等金融機構,跟與朝鮮有生意來往的外資企業做買賣。美國財政部指控說,這筆資金是朝鮮通過偽造美鈔和其他非法途徑而取得的,然後利用這家銀行洗錢。結果澳門匯業銀行在壓力下凍結了與朝鮮有關的所有帳戶。
朝鮮駐聯合國副大使韓成烈指出:“取消對澳門銀行的製裁是恢複六方會談的最低條件,這不僅有關於金錢,還是美國是否打算與我們共存的問題。”韓成烈說,若美國取消對朝鮮的金融製裁,朝鮮將重返由美國、韓國、中國、俄羅斯和日本等國參加的六方會談。
《商業周刊》的報導最後說,反過來,中國也顯然對朝鮮試射導彈感到不快,事後派遣了一組高級外交官員前往平壤,表達他們的擔憂。但是,不滿的程度是否足以讓他們阻止友誼大橋上來往的卡車呢?多半不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回複 悄悄話 丹東, 丹東! 我今年10月份想趕著毛驢到那兒去旅旅油.嘻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