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流魁北克

魁北克人是加拿大人中的異數,近半數公民讚成獨立,年輕人尤甚。每年6月24日的”國慶節” ,隻要你到亞伯拉旱平原,便立刻能感受到他們要求獨立的狂熱氣氛,”魁北克萬歲!”的口號一呼百應。魁北克人還有高非婚同居率,高分居率以及公開的同性戀。
個人資料
正文

15 羊 肉 泡 饃

(2009-01-09 18:06:58) 下一個

15    

隨著日落日出,晝夜交替,考期就這樣在我們的眼前像流水一樣流了過去,帶走了我們的希望,到第四天河水才退。我們到達西安,考期已過了三天。

西安是一座大城市,對於我有太多的陌生和新奇,然而我無心觀賞。

下火車後,我們在中正街找了一家三等旅館住下來。這個破破爛爛的旅館卻有一個堂皇的名字——“北京飯店”。下午我們到教育廳去,要和那些官僚們討個說法。出乎意料的是來接待我們的竟是我們的校長楊爾琮。原來他在我們忙於會考的時候離開榆林到西安來了。他已辭去了榆中的校長職務來就任教育廳的督學。

楊校長為我們耽誤了統考十分惋惜,不過他也誠懇地告訴我們:“現在找教育廳無補於事。”他說:“廳裏已經知道這件事他們處理得很不恰當了,事已至此無法挽回。即使廳長出來認錯,對你們也毫無好處。反正省廳無權左右大學的招生。廳裏所能做到的就是給你們安排住處,住下來再說。省立的幾個專科學校不參加大學統一招生,它們近期將自行招生。你們願意上專科的可以去報考,不願意的,過了暑假去上‘大學先修班’,把功課學得更紮實一些,等待來年再考,也不算吃虧。”

聽楊校長講得有理,我們也就打消了非要找誰理論不可的念頭。經楊校長的一番安排,我們住進了東關的省立醫專的學生宿舍。

第二天早晨,楊校長請我們吃西安的名吃羊肉泡饃。我們起了個大早。楊校長囑咐,一定要在六點以前趕到鼓樓大街,晚了就吃不上了。因為這是西安當時最享有盛名的兩家羊肉泡饃館,顧客特多,早晨定時營業,過時不候。兩家飯館都緊靠著鼓樓,一家在樓南,一家在樓北,被人們稱作“樓裏樓外”。

我們六點到達鼓樓,楊校長已先到。鼓樓前後早已停滿了自行車、包車和小汽車。楊校長領著我們到了樓外的那一家,登上二樓,寬闊的餐廳裏擺著七八張特大的圓桌,每桌可容納二十人就餐。除楊校長預定的一桌外,其餘的已是座無虛席。廳內人聲鼎沸,堂倌忙忙碌碌穿梭其間。我們入座後,堂倌先擺上來幾樣調味品,有辣醬、醃製韭菜花、芝麻醬和糖蒜。接著在每人麵前擺上一個大碗,碗裏放著兩個硬麵燒餅。楊校長向我們介紹吃泡饃的規矩,饃(燒餅)首先由顧客自己來加工,即掰碎,講究越碎越好。掰好之後堂倌拿到廚下去一碗一碗地燴。名為泡饃,實則是燴饃。這道加工工序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們來說是很辛苦的,饃很硬,動作不熟練,很費了一番工夫,還未見得合乎要求。對於常客來說,可能有一種參與的快感,或許還能更好地調動食欲。當初那位發明這種別開生麵吃法的人,無疑是十分聰明的,既減輕了店裏的部分勞動負擔,也滿足了顧客的某種欲望,使買賣雙方能和諧合作,豈不是一舉兩得。

掰好之後,堂倌用大木盤把十幾個碗一塊兒收了去,燴好後又一塊兒送來,擺在你麵前的正是你自己掰的那一碗,決不會弄錯。楊校長說:“這就是堂倌的本事,一桌上的客人往往是互不相識的,各人的飯量不同,習慣不同,要求不同,掰饃的手法不同,如有差錯,就會大大損傷飯店的聲譽。”

泡饃是用羊肉原湯燴的,上邊加了鮮嫩的羊肉,有肥有瘦,入口就化,味濃而不膻,確實別有風味。楊校長還特別叫了一海碗羊肉和一海碗羊雜,讓我們大飽口福,也就把西安的這道名吃品嚐全了。

 

 

©郭錦文 2009

(轉載、出版需經作者書麵同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