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新思維 - 科學的人生觀 第一章 前言
(2007-03-15 18:47:24)
下一個
作者簡介
望秋(筆名),85年考CUSPEA (中美聯合招生) 來美, 91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後長期從事材料物理理論研究,發表學術論文一百餘篇,現就職於一美國國家實驗室。作者對高能物理、宇宙學、進化論、生物、哲學、宗教、社會學,雖知之不多,但均有興趣。作者認為科學雖然改變了當今社會的技術發展和物質享受,但對大眾的人文思想卻影響甚微。有感於此,特寫《人生新思維》此書,以此微薄之力,望改社會之風尚,故名望秋也。
(讀者評論和反饋可寄 wang_newthought@yahoo.com)
第一章 前言
人生磋砣,命運突兀,在人的一生中我們都曾感歎過生命的飄渺, 世事的惶惑,我們都曾問過生命的義意,人生的價值。我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人生的義意何在,這些都是我們問過不止一次的問題。人隻要還有精神,這些問題就不可能不問。而缺乏對這些問題的答案,人生就不可能不恍惚,不彷徨。蘇格拉底說過:沒有思考過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人生。本書正是對人生的思考。我們想要回答的,不僅是我們從哪裏來,到哪裏去,更重要的是我們的一生應該怎樣渡過,以什麽為標準,以什麽為方向。
當今的中國正處在一場偉大的變革之中,經濟的發展使它可望在未來的幾十年內成為世界的強國。但社會的激烈變化也給人們的思想帶來混亂。有人說中國正從一個理想主義的社會變成一個實用主義的社會,而這個實用主義的標準隻有一條:就是錢。但以錢為標準恐怕並非長久之計,那樣人隻會成為錢的奴隸,而不是主人。一個社會要想成為世界的主導,除了經濟實力之外,還需要思想。西方社會之所以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社會,除了它開創的工業革命之外,還有它深厚的人文基礎。這不僅表現在它的猶太基督教文化,也表現在自文藝複興以來所產生的現代化思想。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民主與自由,人權與法製,社會製度與人民公約,以及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觀念等等,無不都是產生於西方社會的人文土壤之中。另一方麵,人文思想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也是相輔相存的。當今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隻緣於它對己發展國家的追趕,以及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加速。但當距離相對減小之後,如想要維持這一發展速度,就必須使經濟、科技、人文思想結合起來,互相促進。曆史上從未有過隻是經濟強大,而無文化思想的帝國。
可惜當今中國的文化思想並不活躍,也許大家以賺錢為主,其它的事情己經顧不得了。中國的傳統儒教在文革時受到至命的打擊,一蹶不振。再說儒教的禮儀與君臣父子的社會關係更適合於大家族式的封建社會,而與以核心家庭為主的現代社會格格不入。另一方麵,在文革中達到頂峰的狂熱共產主義理想在今天已經成為往事。這樣一來大家已沒什麽精神支柱,唯有回到權與利的實用主義觀念上。其實權利何尚不是貫穿曆代中國社會的精神主線,甚至可以說它本身也是儒教文化的產物。儒教並非以神為主,所以是一種現世主義的人本文化。儒教中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將社會的綱常與地位擺到了首要的位置。既然地位如此重要,那麽人生的最高目標就理所當然是當官了,也就是要在這個地位的階梯上往上爬。這與人皆有之的追求利益的思想相結合,就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權利思想。所以中國曆來有一種說法: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精辟地概括了中國現實主義社會的人生觀與奮鬥觀:第一是吃苦,第二是要管人,也就是要在互相攀比之中比你高出一等。中國人的苦,能吃苦,會吃苦,世界有名。可惜苦吃多了,會吃出一個悲慘的人生觀,並且對痛苦麻木不仁。難怪有人感歎,中國人為什麽不懂得快樂和享受。中國人的互相攀比,要做人上人的誌向也是盡人皆知。在中國國內的公司裏麵,如果三四十歲你還在做技術工作,必然遭人恥笑,被認為沒有出息。三四十歲再怎麽也應該弄個部門經理的當當。看來與天鬥與地鬥比不過與人鬥,能否管人是我們評價出息的唯一標準。可惜現實中不能人人都當主管。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畢盡能當將軍的士兵是極少數。這樣一來,大多數沒有當將軍也沒有當主管的人們恐怕是要痛苦了,要沒出息了。如此的社會理念給大多數人帶來什麽好處呢?對中國的公司來講,能幹的人都做了經理,就難怪技術水平總是上不去。在海外,一幫中國朋友聚會,搞不好就要談股票,或者是互相吹虛自家小孩如何得了。可惜筆者既沒有股票,小孩也不爭氣,每次必被比得灰頭土麵,所以對此風氣便是深惡痛絕。由此想到中國人的這些世利觀念恐怕還是要改一改的為好。很難想象一個市儈計較的社會會是一個引領世界之風氣的社會。如果中國不僅想成為一個經濟大國,還想成為一個領導世界潮流的強國,那麽改變觀念的工作刻不容緩。而要改變觀念,我們必須從改變深層文化思想做起。
改變思想不能隻是恢複中國傳統文化,也不能隻是照搬西方。全盤西化曆來是行不通的,並且以猶太基督教為中心的西方文化有它自己的包袱與局限。改變思想也不能隻是拿來主義,隻要將中西文化加在一起就算了事。改變思想應誌在創新,創造一套符合現代人類知識的新的思想體係。傳統中國文化多講究格物致誌,就事論事,以對具體事物的評價來獲得為人處世的方略。這大有多幹實事,少講主義之風。問題是,少講主義就少講了思辨與理性,而理性思辨是人類思維最有力的工具。一條原則,可以推而廣之,往往抵得上一百條就事論事。缺少解剖與分析使中國的哲學多拘於朦朧的感受與神秘主義,而過份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使中國的傳統思想缺乏對大自然的興趣。這使得科學之花沒有在中國的土壤裏開放。西方哲學多以分析與邏輯為主,這是它的長處。但另一方麵,西方哲學的形而上學觀點與現代科學的實證主義精神格格不入,可以說己經走到了它的盡頭。而沒有形而上學,也就沒有西方哲學,所以大家已經聽到哲學己死的呼聲。西方文化的另一大支柱就是宗教。一方麵,有神論的宗教與科學互不相容。但另一方麵,西方社會又少不了用宗教作為它的精神支柱與道德基礎。這正是西方文化思想的奇形與包袱。始於三百年前的啟蒙運動,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反宗教。但這一運動並不徹底。上帝雖然在康德那裏被證明為理性的不可能,但它卻被保存於一種非經驗領域的感性之中。所以上帝仍然存在,宗教仍然存在,這是出於社會道德的需要。沒有宗教就沒有正義與邪惡,似乎就分不清好與壞。看一看近幾年的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社會,宗教非但沒有衰落,反到有增強之勢。為了道德的需要而虛置一個上帝,這不能不說明這一道德與哲學體係的蹊蹺和矛盾。由此種種,說明無論是中國的傳統文化還是西方的哲學思想,它們都有不再適應當今人類科學知識的地方。所以以現代人類科學知識為基礎發展出一套新的哲學思想以及人生觀念已是勢在必行。這正是我們所希望看到的突破與創新,也是當前中國社會的需要。這種新的思想也正可以成為中國對世界文化的貢獻,可以成為它引領世界潮流的基礎。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它可以使中國成為真正義意上的強國。當今中國的思想混亂與理想真空正為創造這種新的文化思想提供了曆史的契機。
對新思想的需求不僅存在於當今中國,也存在於當今世界。社會、人生的觀念,以及由此決定的人們的生活形態,可以被看成是我們社會運行中的軟件。軟件是建立在硬件基礎之上,被硬件所左右的。而社會運行的硬件是指社會所麵臨的生存環境,以及與之相對應的生產、技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生產和技術的發展也是特定生存環境的結果,因為社會生存的環境決定了相應技術發展的環境及動力。所以簡單地說,新的環境促成了新的技術與生產方式,而新的生產方式又帶來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最終促成了新的社會觀念與思想的形成。回顧人類進化和發展的曆史,我們不難看到,每當我們人類麵臨新的生存環境和壓力的時候,我們的技術、觀念、生活方式、乃至我們人本身都會發生巨大的變化。這可以說是一種適者生存的結果:環境變了,生存的方式也就變了。大約在四、五百萬年前,地球氣候的變冷使非洲的熱帶森林樹木劇減,這迫使人類的祖先從樹上下到了草地上,成為一種直立行走的動物。在一百萬年前,氣溫的進一步變冷,冰川的聚集,海平麵的下降,使非洲大陸與歐亞大陸連成一片。我們人類為了尋找新的資源而走出了非洲。在十萬年前,氣溫轉暖,食肉動物劇增,非洲草原上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艱難,這迫使新生的現代人類再一次走出非洲,來到世界各地。但隨著人類人口的進一步增加,光靠打獵為生己經不能維持人口的生長,這促使了在一萬年前的畜牧業和農業的發展。耕犁的發明,農業的發展使人類從一個開放的遊牧的社會變成一個封閉的定居社會。而發生在兩三百年前的工業革命又將我們從一個封閉的村落社會轉變成為一個開放、遊離的城市化社會。每一次新的生存環境,都催生了新的技術以及新的生活方式,也從而帶來了新的思想及其社會觀念。那麽為什麽當今社會是產生新思想的時候呢?當今人類又麵臨著怎樣的生存環境呢?
從很多方麵來講,當今的人類社會又處在一個轉折點上。這首先表現在世界人口的飽和。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它可承受的人口數量也是有限的,而我們當今世界的人口總數正在接近這一極限。這不僅表現在地球的自然資源被大肆開發,生態環境嚴遭破壞,動物種類急劇滅絕,也表現在地球的淡水,能源,土地資源已經被利用到了極限。更多的人口隻能以降低我們的生活水平作為代價。麵對這一現實,我們生存的目標和規則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人類的繁榮不能隻是以人口的數量來衡量,生存的目的不隻是為了增加人口,多子多孫。控製人口也使我們人為地減少了適者生存、自然淘汰的作用。另一個當今社會的特點是科技知識的急劇膨脹。用科技的發展來取代舊的生產方式,甚至取代緩慢的生物進化過程,這可以說是我們人類麵對新的生存環境所做出的對策。科技的發展使我們可以改變很多由進化而產生的行為方式,從而改變了我們生存的遊戲規則。比如各種避孕方法的應用,使男女之間的性生活不隻是為了生育,而可以成為一種娛樂遊戲。這雖然有違自然進化的初衷,但卻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新的生活方式。在很多方麵,科技的發展越來越與自然進化的力量相抗衡。在某種意義上,我們試圖用科技的力量來取代生物進化的力量。最後,當今的人文思潮,經濟的全球化,以及現代科技帶來的人類毀滅性武器等等使人們意識到互相合作,和平共處的重要性。人類文明的標誌就是大規模的社會分工,互相合作。而互相合作的基礎就是用理性商榷、互相理解的方式來解決矛盾和爭端,而要盡量避免暴力衝突的矛盾解決方式。我們可以把這一點稱之為人類的文明原則。它也是貫穿本書的最基本的原則之一。重要的是,這一原則不僅適用於社會與社會,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也適用於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男女之間的關係。不幸的是,這一文明原則卻是與很多自然所采取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相違背的。在自然界,包括我們的人性當中,解決矛盾所采取的方法往往是互相對抗、衝突、乃至暴力。其結果要麽是弱肉強食,要麽是在對抗中達到平衡。這些方法與文明原則中所倡導的理性、和睦、互相理解相去甚遠。這對我們是一大挑戰,也迫使我們去建立一套新的思維模式和社會觀念。在本書中所要提及的一些有爭議性的觀點,比如新的男女忠貞思想、新的婚姻模式等等,在本質上都可以看成是用文明原則去取代暴力抗爭所做出的試嚐。總的來說,我們現代社會麵臨著世界人口飽和、科技迅猛發展、文明原則的必需這樣一個新的生存環境。這一新的生存環境正是催生新的思想,新的社會觀念的
前提。與現代社會所麵臨的新的生存環境(硬件)相比較,我們現存的思想觀念(軟件)卻十分陳舊。我們現行的社會道德觀念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各大宗教體係大都建立在古老的農業封建社會之上。它們已經過時了,遠遠不能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需要。它們的過時正是讓我們當代人類感到迷惑的原因。所以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套與當今人類的生存環境、社會的發展變化、以及現代的科學知識相一致的新觀念、新思維。
本書正是在上述想法上寫成的。談不上有係統的理論,也談不上有驚人的創新。所寫之事隻是筆者對一些人生問題的思考。隻希望能對上麵所說的新思想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當然本書最重要的目的,是想促進讀者對人生的思考。除最後一章外,本書完全是從個人人生的角度來寫成的,對社會問題相提較少。不過人是社會的動物,要了解人生不能不涉及社會,所以從這個角度本書對社會也有一些評述。筆者多年從事理論物理與材料科學的研究,對哲學知之甚少。但探討人生不能不涉及到哲學,對哲學描述中的謬誤之處,隻能敬請讀者包涵。但正因為筆者長年從事科學研究,本書的特點之一就是以科學的實證主義的態度和方法來看待一切問題。這包括哲學、人生、社會、情感。本書的另一特點就是盡量引證相關的科學和社會學實驗數據來討論社會與人生的具體問題。在這一點上,筆者非常有感於國內諸多對人生情感問題的探討文章。這些文章大多就事論事,在觀念上停留於問題的表麵,在膚淺的層麵上翻來複去,永遠跳不出陳舊觀念的糟粕。縱觀這些文章,其實與兩千年前的論述並沒有太大不同。既然這樣討論了兩千年都不能有什麽結果,即使再討論一百年恐怕也不會有什麽用處。所以重要的是要切換一種新的思維模式。這種新思維模式的基礎就是科學和社會學實驗,通過對事情深入具體的研究,得到一種更深的了解。比如對人的情感問題,一方麵必須研究人的進化過程,對人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麵必須研究大腦神經回路與荷爾蒙的運行,知道感情的來龍去脈。如果隻是在表麵上對愛與不愛翻來複去說上一千遍,最後對愛情問題仍然隻會感到迷惑。其實在國外,對這類問題的探討己經不再是拘於表麵的形式,而是建立在最新的調查與實驗結果之上。隻希望可以通過此書促進大家在人文感情思考上的科學實證風氣。
接下來讓我們將本書的結構與思路作一個大致的介紹。理性思辯是現代性哲學的主要思路。現代性從康德開始,至黑格爾達到頂峰。康德將知識劃分為可感知的與不可感知的兩部份,而黑格爾又將這兩部份統一起來,建構在一種超然的絕對理念之下。在唯心主義的黑格爾看來,絕對理念之下的主觀思辯與客觀現實應該是統一的,是一回事,所以往往可以通過主觀思辯來了解,甚至取代客觀現實。理性思辯的一個特點是將主體與客體分開。一切思辨成了主體(我) 對客體 (外部世界,包括你) 的了解。主客體的劃分使得一些邏輯推理變得可能,但同時也造成諸多問題。其中最主要的是主體本身變成了一個不可研究的神秘的東西,因為主體隻能研究客體,而不能研究它本身。主客體的劃分與靈魂的概念相一致,而它又與西方社會的自由民主概念有內在的聯係。現代性理性思辯的另一特點就是所謂的”大敘事”,也就是從一些基本公理出發推導出一些事物以及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這些必然規律往往是以形而上的姿態出現的。也就是說它們是淩駕於事物的具體運行規律、具體形式之上,有普遍的指導意義的。比如說黑格爾認為矛盾是一切事物發展的動因。這恐怕比牛頓第二定律具有更普遍的指導意義,但另一方麵它並沒有給出矛盾、發展、動因等等概念具體的可測量的定義,所以它們是形而上的。另外,通過他的辯證法,黑格爾認為人類社會具有一種直線向前發展的形態,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到資本主義社會。這到了馬克思那裏再被推演成為到共產主義社會。這些都是了不起的社會預言。但問題是,從一些純粹的思辯,而不用實證,真的就可以推導出這些社會預言嗎?與現代科學相比,這些哲學上的思辯與推導是極其不可靠的。也許推導一步兩步還可以信任,再多了就完全靠不住。哲學上很多基本的公理本身就成問題,而每一步的所謂推導往往並不是唯一的可能,而是哲學家自已的選擇。這就是為什麽人們說,有多少哲學家就有多少哲學派別。與科學相比這顯然是一種極不成熟的狀態。所以筆者認為光有思辯是不行的,我們必須同時有實證的精神。現代科學的發展正是建立在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基礎之上的,並且事事以實驗為主。對人文的問題,我們也應該采取同樣的態度。“理論必須與實踐相結合”,以前這樣說,今天我們仍然需要這樣說。實證精神的另一層意思是,我們所有引用的概念都必須可以通過實驗檢測,否則就是胡言臆語。這在物理上叫著可觀測性。不幸的是,在現存的哲學概念中有太多的這種不可檢測的胡言臆語。這無疑造成了哲學體係的
混亂。現代性中的理性思辯以及”大敘事”,在後現代性那裏得到了否定和懷疑。後現代性哲學家們試圖用感性,用非理性來取代理性,用文化相對主義來推翻一切絕對精神和理念。筆者讚同後現代性中對感性,對事物發展中的隨機性的重視,但並不認為非理性就是一種好的方法。畢竟人的思維是以邏輯理性為認識事物的基礎的。靠非理性的感受,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不能深入。非理性意味著對知識結構的破懷,意味著倒退。放棄理性意味著放棄思考。我們需要的是在現代科學知識的基礎上對理性加以改進。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上看,理性不僅可以用來描述邏輯的因果關係,也可以用來理解感性,也可以用來描述隨機性。本書雖然以科學理性為基礎,但讀者將會發現感性與隨機性在筆者對人生的闡述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
正因為哲學派別的複雜與紛繁,以及理性的重要,在第二章中我們講述了人類理性的發展。在這一章裏我們提出一種觀點:人類理性的發展,就是要創造出一套語言去描述與預測周圍的世界。理性發展的程度,語言的好壞全在於這一套語言的有效性。這一套語言總是在向前發展,更有效的語言不斷代替現存的語言。第三章是利用這一觀點來對現存的宗教與哲學進行分析。在對哲學的分析中我們著重於經典哲學。第四章:現實主義思潮的興起,是對第三章討論的繼續,並且著重介紹了催生現代科學的現實主義思潮。現實主義,在檢測方法上也就是實證主義,它是對傳統神秘主義的一種反叛。它代表著一種樸實的思想,是對形而上學觀念的否定。本書的所有理念都是建立在現實主義基礎之上的。第五章:現世人本主義,是本書的重點。它指出既然我們找不到人生,乃至人類的終極目標,那麽我們隻能以我們自已的存在本身作為終極目標以及人生的意義。這一觀點是與很多當代的哲學潮流相一致的。另一方麵,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一種人本主義文化。所以這種現世人本主義應該在中國有它生長的土壤。但中國的傳統文化強調人際關係,強調人在社會中的地位。而我們所說的現世人本主義強調個人的幸福與感受。人際關係與社會地位隻是實現這種幸福感受的一種方式。在這一點上,可以說我們在中國傳統人本主義文化中注入了西方個人主義的觀點,以個人的幸福感受替代儒家的禮,替代傳統的人際關係與社會綱常。我們進一步指出,現世人本主義應該有三個組成部份:第一是進化論,它告訴我們人性是如何形成的;第二是科學,它告訴我們人性是如何工作的;第三是人本主義思想,它告訴我們人生應該以充分滿足人性為目的。接下來在第六章中我們應用進化論對人性進行了粗略的分析與劃分。人性中最原始和深層的欲望是食與性,它們關係著個體的生存(食)與種族的生存(性)。與其它動物相比,我們有獨特的與思維有關的人性追求和需要。另外人性可以被劃分成為主動的人性欲望與被動的人性反應(如仇恨與忌妒)。第七章:人性的解放,是通過性作為例子回顧了人類曆史中對人性的態度,以及它們與現代宗教的關係。第八章:幸福的追求與要素,也是本書的重點之一。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滿足人性,得到幸福,而幸福是一種持續的快樂感受。那麽怎樣才能達到這種持續的快樂感受呢?我們從人性的要求出發,提出達到幸福的四個要素:安全感,親情,感性刺激,和精神上的自我滿足。
第九章:婚姻的分析,是我們對當代婚姻內部所存在的矛盾與危機的分析解剖。之所以要對婚姻進行分析當然主要是因為它與我們的幸福密切相關。它涉及到幸福四個要素中的三個:安全感,親情,和感性刺激。另一方麵這也是為了回應國內當前正在進行的一場性的革命。經濟的發展,思想的解放使國內年輕一代對婚姻、家庭、性有全然不同的態度與看法,但同時也帶來一些思想上的混亂與迷茫。性往往被看作人性的代表,這使得對婚姻和性的分析非同小可。國內的性革命很有可能成為思想進一步解放,建立一個新的思想體係的契機。第十章:開放的婚姻,是在第九章的基礎上對婚姻提出的一種新的模式。當然這一模式並非我們首先提出,但這一章確實有可能成為本書中最有爭議的一章。我們並非標新立異、異想天開。我們隻是想把現在已經大量存在的婚外情現象,從地下的、互相爭吵的狀態轉變為公開的、互相理性商榷的狀態。其實既有婚姻家庭,又有婚外關係本來就是人類婚姻的最自然的寫照。在這裏我們隻是倡導將這種自然的婚姻狀態納入到人類社會的文明原則之中。並且我們也指出,隻要我們改變對婚姻忠誠的定義,婚外的關係並不一定就會是婚姻的殺手,而開放的婚姻也是完全可行的。事實上,在西方社會已有5% 左右的家庭正在執行著這種開放的婚姻。
第十一章:思維、感受、情緒,是從現代腦神經科學的發展結果來認識我們自已的感受。這可以說是從科學的角度來了解人性的工作機理,也可以說是用理性來認識感性。通過這一章我們希望可以消除讀者對自已大腦思維,情緒感受的神秘感。第十二章,十三章,是將當今科學的兩個發展引入到對人生哲學的思考當中。量子力學與非線性力學中的混沌理論(chaos)都說明隨機性在自然科學中的地位。由此推測,偶然(隨機性)與理性並不矛盾,它們都存在於理性的描述之中。理性並不意味著百分之百的因果確定性,而偶然和隨機性也不意味著就有超出於自然之上的自由意誌與靈魂。將隨機性引入到理性之中,有助於利用理性來解釋很多生活與曆史中的偶然事件,而這些偶然事件正是後現代性哲學家們關心的問題。不僅如此,隨機性使自然得以發展和演化,這就是蒙提卡洛(Monte Carlo)過程。蒙提卡洛過程可以說是一種更廣義的進化論過程。它需要兩個因素,一個是隨機性(相當於進化論中的基因變異),另一個是目標選擇(相當於進化論中的適者生存)。這個蒙提卡洛過程,可以看成是很多事物發展背後的機理。這包括大腦思維,社會演變,生物進化等等。除混沌理論之外,支離結構(fractal)是另一個非線性力學中的最新成果。它是一種對結構的離散化的,具有自相似性的描述。它是一種用來描述複雜結構與體係(比如生物體係)的有效工具。它可以用來分析人生中,社會中的諸多問題,特別有助於我們認識到自已在宇宙、社會中的位置,從而找到相應的對策與正確的態度。第十四章:矛盾、平衡、中庸,分析了矛盾以及解決它們的不同方法。如上所述,黑格爾將事物內部的矛盾看成是事物發展的動力。我們並沒有將矛盾提到這樣形而上的高度,而是認為矛盾是我們用於解決問題時的一種近似的分析方法。特別是當精確的數字模型和表述還不存在的時候,將問題看成是一對矛盾往往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有助於對問題的解決。至於大多數事物發展的動力和機製,我們認為還是用蒙提卡洛來描述為好。在矛盾的解決方法上,我們強調平衡與中庸,反對激端。在激進主義份子猖獗的今天,強調平衡與中庸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第十五、十六、十七章可以說是利用前麵幾章所講的原則對人生中的一些具體的事情做進一步的探討,以期對我們的人生作出具體的指導。它們也可以被看成是對相應宗教教條的替換。當我們不再以宗教作為我們精神的支柱之後,本來以宗教教條來說明的很多事情都必須從人本主義的角度給與重新的解釋和定義。在第十五章: 公平與命運中,我們強調雖然人性天生追求公平,但公平與否卻有賴於社會主流思想的解釋,所以有一定的欺騙性。真正客觀地衡量公平的方法隻有一種,那就是結果的平均。但當社會在對不同的運行規則作出選擇時,公平與否很少被作為選擇的標準。選擇的標準往往隻有一個,這就是看它是否能夠運行,能夠給社會帶來繁榮。而能給社會帶來繁榮的製度往往不是結果平均的製度,在這個意義上也不是最公平的製度。對我們個人的命運來講,隨機性的存在也往往讓我們覺得世界對我們不公平。對此我們必須學會用平常心態來接受已經發生的自已的命運。因為命運正是我們自己的一部份,是命運定義了我們自己本身。接受已經發生的命運就等於接受我們自已。第十六章: 目標、過程、現在,探討了怎樣處理好目標、過程與現在的關係。首先為什麽需要目標,目標有什麽意義,目標達不到又怎麽辦。我們指出,目標的設置不僅是為了目標本身,更是為了過程,為了我們在過程中得到幸福。所以我們需要設置目標,但更需要注重過程,享受過程,抓住現在。第十七章: 道德、原則、人生價值,探討了什麽是道德,為什麽需要道德。我們想說明的是,沒有宗教,道德同樣可以建立在人本主義的基礎之上。道德的需要是建立在社會的有效性以及文明原則之上的,而道德的可行性有賴於人性中一種自我監督的習性。關於人生價值,我們想說的是,人生最大的價值就在於享受生命。
生與死的問題無疑是永恒的話題。對人死後的承諾曆來是宗教最吸引人的地方。如果沒有宗教,我們怎樣才能從容地麵對死亡呢?這正是第十八章: 生與死的話題。如果將宗教看成是一項貫穿一生的打坐冥想(meditation),那麽它確實可以使我們減少對死亡的恐懼。但這種效果是建立在我們真正地相信上帝的存在、天堂的存在的基礎之上的。並且這必須以放棄理性,或者將理性割列開來作為代價。一旦我們不再相言上帝的存在,宗教的這一魔法就消失了。怎樣才能讓我們既不相信上帝,又可以通過冥想來消除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呢?首先我們應該從潛意識中就感到死後我們己經不存在,所以也不值得害怕。我們的死隻是我們生存的有限性的一個表現。而有限性表現在很多方麵,隨時隨地都存在。我,等同於我的感知,它存在於時空的一個點上,存在於現在。所以我,不斷在消失,又不斷地在產生,唯一重要的是一個記憶,是記憶的連續性。死隻是對這一記憶連續性的一個中斷。但這個中斷並不是完全的,因為很多有價值的事情己經存在於其它人的腦海中了,而你與其它人也已經不能完全分清了。這樣冥想一番之後,死就可以不再那麽可怕了。
最後一章,人類的未來,是本書中唯一跳出個人的角度,從社會人類的角度來討論問題的。但討論的並非社會製度,而是人類當前與未來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並由此說明為什麽以人本主義來取代宗教,不僅十分必要,現在也正是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