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哥林多灣, 338 BC
假如古雅典這顆人類文明之星的熄滅可以從一個日子算起的話,那就是公元前三三八年八月二日。在中國,商鞅也是這一年被五馬分屍。
那個炎熱的夏日,在希臘半島東部哥林多灣北部的皮奧夏,一個叫做切羅尼埃的地方,兩支當時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正在殊死拚殺。
背北麵南的一方排成緊湊的伐蘭克斯戰陣。組成戰陣的是雅典軍,有三萬五千之眾,武器精良,鬥誌昂揚。戰陣最西側的三百名勇士來自盟國底比斯。這是一個驍勇善戰的軍團,曾經屢次打敗過斯巴達人。他們保護著整個戰陣的右翼,也就是曆來被希臘人認作代表榮譽的一端。
這個史稱聖隊的小軍團雖然隻有三百人,卻絕對非同尋常。底比斯位於愛琴海西北希臘中東部的波提亞,這個小小城邦曾一舉打敗斯巴達與雅典的聯合軍隊,成為希臘半島的霸主。它的強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聖隊的建立。
聖隊創建於前三百六十三年,永遠隻有一百五十對戰士,一百五十對同性戀伴侶。為什麽要這麽做呢?原來,聖隊的建立源自柏拉圖的理念。這位哲人曾經通過他著作中的人物說過這樣的話:
“假如能夠用戀人構成一個國家或一支軍隊,那他們將是最適於管理和操作的,他們不能容忍任何恥辱,隻會互相效仿追求榮譽。在肩並肩的戰鬥中,他們會以少勝多。因為戀人為了被愛的人所眷顧,可致整個人類於不顧,決不會逃跑或丟下武器。他寧願死一千回,也不願在愛人麵前丟臉。況且,在危險麵前,他怎麽能拋棄自己的愛人呢?”
聖隊的戰士經過嚴格的揀選,每一對同性戀成員吃住在一起,訓練在一起,全部費用由底比斯政府供給。每對戰士掌管一輛戰車,年長的驅車,年輕的持矛,構成一個獨立作戰單位。早期,一對一對的聖隊戰士被分派到陣前各個部位,帶頭衝殺,以鼓舞士氣。後來他們組成獨立的團隊,轉戰希臘半島四十餘年,無往不勝,為底比斯立下赫赫戰功。公元前三百七十五年,他們在特吉拉大敗數倍於己的斯巴達軍隊,四年之後,在軍事史上著名的留客特拉戰役中,他們又為徹底擊敗斯巴達人發揮了決定性作用,使斯巴達從此退出曆史舞台。
可是,公元前三百三十八年八月二日這一天,這支戰無不勝的聖隊和雅典的三萬大軍所麵對的,卻是另一支精良善戰的軍隊。
兩萬二千名步兵和兩千騎兵,從西北到東南拉開。主持右翼的是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濃眉炯目,絡腮胡子,渾身金甲,胯下戰馬,被護衛馬兵團團圍住。指揮左翼的是一個十八歲的少年,高鼻梁,薄嘴唇,顧盼神飛。胯下一匹除了騎手以外無人能馴的神駒,有個怪名叫做牛頭( Bucephalus )。這兩個人就是馬其頓國王飛利浦和他的兒子亞曆山大。亞曆山大率領的軍隊由家族和朋友組成,另外還有特薩利人。這些希臘北部的騎士驍勇善戰,馬術精奇。
圖五:馬其頓伐蘭克斯軍陣的作戰單位。
一字長蛇中部的三分之一是馬其頓的伐蘭克斯步兵軍陣。與雅典人的伐蘭克斯不同,馬其頓的重矛比雅典軍長出一倍,而且尾端帶重物,便於平衡。陣列分成若幹獨立單位,每個單位厚八到十六層人牆,三十二到六十四個人寬,前五層的長矛平伸出陣外,其他人的長矛直立,以便在有人倒下時替補。戰士們頭戴鐵盔,隻露出眼睛,渾身鎧甲,加上盾牌和護腿,腰懸短劍,以備敵人衝破長矛陣時短兵肉搏。這些獨立單位如同巨大的刺蝟,進退有序,再凶猛的野獸也難於下嘴。
戰鬥一開始,雙方膠著在一起,進進退退,反反複複,殺得精疲力竭天昏地暗,仍不見分曉。焦慮之中,飛利浦忽然令馬其頓大軍的右翼後退。見到代表榮耀的右翼出現鬆動,雅典軍心大振,左翼朝飛利浦直壓下來,陣列斷成兩截。這時,驍勇異常的亞曆山大率領他的精銳馬兵驟然加大對雅典右翼的打擊。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由市民組成的雅典軍終於在馬其頓職業軍人的打擊下敗退,底比斯聖隊被團團圍住。亞曆山大一揮手,步兵馬隊群擁而上,刀劍矛斧齊下,三百勇士雖頑強抵抗,終無一幸免。
底比斯聖隊全軍複沒,雅典損失五千精英,另有三千人被俘。飛利浦設宴狂歡,兒子卻到元氣大傷的雅典談判停戰,迫使雅典加入飛利浦的哥林多聯盟。兩年後,飛利浦遭暗殺,二十歲的亞曆山大登基。從那以後,他跨著牛頭神駒,身隨七大護衛,率領聯合大軍東征波斯,直打到印度邊界,又向南穿過幼發拉底河,進入埃及,短短幾年之內立下驚天動地的功業。亞曆山大征剿途中,雅典和底比斯又企圖從馬其頓控製下掙脫出去。這一回,年輕的國王使下霹靂手段,把底比斯夷為平地,市民出賣為奴,雅典人迫於淫威,隻好再次歸順。從此,雅典的輝煌就暗淡下去了。
圖六:亞曆山大(最左端)大戰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中)及波斯軍。古希臘拚貼畫,現存意大利龐培國家考古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