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蹤碎語

讀書,行路,越想越糊塗......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三峽大壩的內憂和外患 (圖)

(2006-05-26 09:41:09) 下一個


去年,台風卡特麗娜在新奧爾良登陸的那一天,我正站在長江三峽大壩的下頭。仰望著這個由一千六百多萬立方米鋼筋水泥堆起的龐然大物,想象大壩後麵那一百多米高處的二百多億噸江水,我想,這座壩攔住的,是兩千萬億牛頓米(
NM)的能量(二後麵十五個零),相當於五十萬噸TNT炸藥。這是懸在中國尤其是華東幾億人民頭上的達摩克斯劍。早在2000年就有大壩出現裂縫的消息;直到今天,偷工減料,築壩時使用劣質水泥的流言蜚語仍然不斷。這些消息和那個龐大的數字讓我不寒而栗

今年五月二十日,三峽大壩整體工程結束。跟開工時的興師動眾相反,這一回官方沒有組織重大的慶祝活動,據說要一切從簡。這麽大的工程,那麽多的“世界奇跡”,那麽巨額的花費,僅僅為了省幾百萬塊錢而放棄慶祝,似乎說不太過去。唯一清楚的是,“高峽出平湖”的代價是慘重的:一百多萬人背井離鄉,大量的良田隨同一千多處曆史古跡沒入江水,而將來在環境生態方麵的代價是無法估算的。

恐怕不是偶然的巧合,五月份第二期的美國地球物理學會周刊《伊奧斯》刊登頭版頭條文章《三峽大壩是長江沉積物減少的部分原因》(注),斷言三峽大壩造成了長江下遊沉積物驟減,其對環境和水土的影響將十分深遠。

據這篇文章(以下簡稱《三峽》)引用的中國長江沉積報告(
Bulletin of Yangtze River Sediment)和長江水利資源局(Changjiang Water Sources Commission)的資料,2003年六月三峽大壩合龍以後,流經下遊宜昌水文觀測站的沉積物比大壩合龍前的2002年減少了80%

《三峽》引用的中國水文觀測站的數據表明,從
19501986年,長江泥沙流量激增。那時流過湖北宜昌(大壩下第一站)的泥沙平均每年5億噸;而下遊漢口和大通(安徽)的泥沙則為每年四億噸。大量的泥沙造成下遊洞庭湖淤積,堵塞了灌溉渠道,蓄水量減少。

1987
年起,嘉陵江上開始大量修壩;次年,長江上遊控製水土流失計劃啟動,大力植樹,保持水土,使宜昌以下各水文觀測站2002年的泥沙流量減到每年二億噸。從2003年建壩開始後,泥沙流量繼續減少;到大壩合龍後的2004年,流經宜昌的泥沙隻剩下每年六千萬噸,而下遊的漢口和大通則在每年一億五千萬噸左右。這種下遊泥沙流量高於上遊的現象與下遊河道的侵蝕加速有關。《三峽》估計,目前大壩下遊的泥沙30-35%來自當地河道的侵蝕。

這篇文章的分析邏輯不太清晰,但數據希望是可靠的。讀了以後,不得不仔細想一想這些數字背後隱藏的一係列問題。結論是,不談沿江失去的幾百萬畝良田,丟掉家園的百萬民眾,淹沒水下的獨一無二的自然景觀和大量無價的曆史古跡,僅僅泥沙問題就足夠使三峽水庫計劃進退維穀了。

根據《三峽》中的數據,壩外宜昌水文站目前的泥沙流量隻有每年六千萬噸,而壩內的流量為二億噸,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泥沙(約一億四千萬噸)被大壩攔截在水庫以內。實際上,水庫蓄水以後,水位抬升,流速變緩,壩內多數峽穀支流在與水庫連接的地方都將產生淤積;這種局部淤積是在水文站測流所觀測不到的。根據網上查到的估算,每年淤積在壩內的泥沙總量實際上在五億噸左右。這個數字是驚人的:以每立方米兩噸的比重來估計,每年淤積在壩內的泥沙就是兩億五百萬立方米,超過三峽水庫總容量(二百億立方米)的百分之一!那麽,三峽水庫到底能工作幾年呢?黃河上遊的三門峽不就是前車之鑒嗎?

我去年乘船從宜昌朔江而上,一路上長江水均呈黃褐色,很像黃河。而據當地人說,二三十年前,江水還是清澈的。穿過三峽出了夔門,見四川境內沿江工廠不斷,汙染嚴重。到了重慶,情況更加糟糕,煙霧彌漫,空氣質量極差。三峽水庫的絕大部分水域屬於重慶市區,而重慶在
1996年度全國46個重點城市可持續性發展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排名中倒數第四。目前,重慶的快速膨脹使每天產生的工業和民用汙水達到一百萬噸。這些汙水含有20%左右細顆粒、透水性差的汙泥,堵塞了滲濾液和氣體收集係統,使許多垃圾處理場周圍形成大片沼澤地。近期國內的報道說,目前三峽水庫區內汙水處理率僅為20%,也就是說,80%的汙水直接排入長江。重慶主城區的嘉陵江及長江水中探測到大量有機物,其中僅非揮發性有機汙染物就達101種,包括多種有機氯化合物、酯類、酮類、酚類和苯及其衍生物等。不僅如此,那些背井離鄉的農民們被迫耕種江岸高處貧瘠的土地,為了增產不得不大量施用化肥。這些土地保持性差,化肥隨雨水流入長江。據估計,這種汙染實際上比重慶市的工業和民用汙染要多好幾倍。另外,三峽水庫的水位隨汛期變化很大,高達三十米。這三十米的“消落帶”把大量垃圾、人畜糞便、死水塘的汙水帶進水庫,使細菌、寄生蟲和蚊蠅孳生,為瘟疫的爆發和蔓延提供了條件。

在過去幾十年裏,長江的水質一直是靠泥沙來控製的。水中大量的泥沙猶如天然的過濾網,汙染源被吸附到泥沙顆粒上帶到下遊,進入東海。現在,庫區內水流速度減緩,庫區水體自淨能力下降,汙染源無處可去,必將在三峽水庫裏囤積起來,造成庫水變質。這對壩內的生態將產生巨大影響。

這是壩內的情況。那麽壩外呢?水質的變清、水量的變少已經開始對下遊江岸造成損害。水量的減少使江岸裸露增加;江水含沙量的下降加強了江水的挾沙能力,造成長江河道侵蝕甚至崩岸。不久前,長江幹堤嶽陽段部分段就發生了嚴重崩岸。當然水變清也有好處,那就是減緩對洞庭湖和鄱陽湖的淤積。

從地質上看,長江三角洲從七千到二千年以前發育非常緩慢。兩千多年前,上海還是一片沼澤地。後來泥沙流量突然加大,沉積速率加快,三角洲向東快速推進,兩千年裏增長了大約五十到一百公裏,這才有了上海灘。另外一個泥沙劇增的時代就是《三峽》一文提到的
1950-1987年間。

這兩個年代,正好對應了兩個曆史時期。公元前二百年,秦滅六國而統一中華。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兵三十萬修長城,強征民工無算。從隴西臨洮修到遼水之東,延袤萬餘裏。後來又發七十餘萬人修阿房宮,大肆開伐。始皇喜出遊,每出必令人開山填穀,砍樹開路。《史記》上說,有一次秦始皇行至湘江,遇到大風不得過河,對湘山祠所供湘君發怒,居然派三千人把湘山上所有樹木一砍而光,“赭其山”。當年長江流域水土流失的加快跟這種環境破壞肯定有密切關係。
1950年代,則是大躍進時期,幾億人口全民參戰,漫山遍野砍伐樹木,土法上馬大煉鋼鐵,後來又“以糧為綱”,不管適合不適合,到處砍樹造田,造成更嚴重的水土流失。

然而也正是這些上遊流失的土地鋪成了長江三角洲,為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都市奠定了基礎。

多年來,上海地麵下沉的話題不斷出現。以前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超量開采。上海地質調查所的資料顯示,
19211965的四十五年間,上海中心市區的平均地麵下降了1.76米,也就是說,每年下沉將近40毫米。今天浦東的平均海拔隻有3米左右,按照這個速度,再有一百年浦東就回到海平麵去了。

三峽大壩合龍以後下流泥沙沉積大量減少,長江在出海口的沉積速度顯出低於三角洲邊緣的侵蝕速度的趨勢,因而整個長江三角洲將不斷地坍塌下去,控製地下水開采也沒有用。凡是在海灘上建過沙塔的孩子都知道這個道理。上海的情況和新奧爾良很相似:美國工兵部隊修築的水庫和水壩大大減少了老人河流向密西西比三角洲的挾沙量,使美國在一百年中失去了與羅德島州麵積相仿的土地,也使新奧爾良的大部分地麵沉到海平麵以下。不同的是,上海對中國的影響比新奧爾良對美國要大多了。

長江目前的狀況是憂患交加;而黃河早已奄奄一息。前一段時間又有人嚷著要在虎跳峽修水庫,在怒江修水庫,在貢嘎山木格錯冰湖修水庫,
……這些水庫狂們到底要折騰到什麽時候?這麽折騰下去,中國的家底兒還能剩下什麽?中國的生態環境究竟會變成什麽樣子呢?

—————————————————————————
注:K. Xu, J.D. Milliman, Z. Yang, H. Wang (2006) Yangtze sediment decline partly from Three Gorges Dam. Eos Transaction,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Vol. 87, 9 May, 200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詩鴻 回複 悄悄話 Thanks for reading, 北鶴。BTW,nice pen name.:)

To be frank, I don't know what are the solutions, now that the dam has been built. Things like this are often irrversable. Look at Three-Gates Gorge (三門峽)。It should not have happened in the first place. I suppose all one can do it to keep a close eye at the environment, geology, and ecosystem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dam, and make plans for disasters.
北鶴 回複 悄悄話 Great writing...

So, what are the solutions?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