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號事件:黃海上的三國演義(1)
1894年(農曆甲午)7月,一艘由中國政府租借、載有1116名中國陸軍的英國商船,在朝鮮附近洋麵遭遇日本海軍。日艦命令該商船隨其駛向指定地區,被船上的中國軍人斷然拒絕後,日艦不顧中日尚未宣戰和該船懸掛英國國旗、由英國水手駕駛,悍然發射魚雷及大炮,將該艘商船擊沉,船上871名中國軍人及67名中外水手罹難。中、日、英三國為此事件隨後展開了長達兩年多的外交和法律角力,上演更為波瀾壯闊的新版三國演義,直到中國政府徹底落敗。
這就是國際戰爭史和國際司法史上著名的高升號(Kowshing)事件,這一事件的具體情節十分簡單,事件的經過也隻有短短的四小時,但這四小時所發生的一切,在當事的中、日、英三國中,卻出現了不同的表述,更出現完全對立的闡釋。各方都以國家的名義、利益的名義、正義的名義,進行了錯綜複雜的博奕和角逐,攪動了遠東國際政治的混水,影響了全球力量的均衡。
這一事件,不僅推動中日兩國隨後進行一場慘烈的大戰---中國史稱甲午戰爭、日本史稱日清戰爭、國際上普遍稱為第一次中日戰爭,更是引起國際法的大變更。西方對此一事件的研究主體,不僅在於史學界、軍事界,更包括法學界,其研究之廣度、深度和重視程度,都遠遠超出中國學界。
從今日開始,我將陸續在《曆史戰爭私家收藏》博客(國內設立在和訊網站中、海外設立在北美文學城網站中)中刊載有關高升號事件的係列文章,結合我所收藏的有關文物,與大家共同分享。考慮到博客的特點,我在每期發表時會盡量以分主題講故事的方式。當然,來自海內外網友的鼓勵與參與是我最為期待的。
******************************************
[版權聲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於中國之“和訊”及北美之“文學城”)所有原創文章,未經書麵許可不得轉載。已獲轉載許可者,需在轉載中附帶“禁止再轉載”之聲明。版權事宜歡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詢或聯絡sheljeanns@sohu.com。文學城自
高升號事件,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是國際事件,而不僅僅是中日兩國的對抗。
1894年朝鮮民變,早已覬覦朝鮮半島的日本,借機擴大事端,駐朝兵力迅速增長,取得對中國軍隊的優勢,中日對抗日趨嚴峻。為肅反平叛和備倭援朝雙重目的,清政府決定向朝鮮增兵。隸屬英商怡和洋行(Jardine Matheson & Co,需要說明的是,在中華書局出版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續編《中日戰爭》卷十一《英國外交文件》中,將著名的怡和洋行字號音譯為“賈丁-馬西森公司”,可見譯者對曆史的隔閡,易生混淆,引用此類權威曆史文獻譯本確需小心校核。)下屬的印度支那輪船公司(Indo-China Steam Navigation Co.Ltd)的高升號、愛仁號和飛鯨號三艘商船,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被清軍租用。
與此同時,列強軍艦加強了在黃海的巡弋,一方麵是采集中日兩軍的情報,另一方麵也是保護各自在遠東的利益。(Shel JeAnns版權所有)
在高升號被擊沉後,聞訊而至的英國、法國、德國軍艦,先後從出事洋麵上救起上百名中國軍人,事後,中國政府還向參與救援行動的三國政府發去了感謝電,並授予該三艘軍艦及相關人員榮譽勳章等。(Shel JeAnns版權所有)
高升號本身的英國海員、乘客中的李鴻章德籍副官漢納根(Constantin Von Hanneken)、被日本人俘獲的操江號的丹麥電信技師彌倫斯、目擊了全過程的英國船飛鯨號船長、同樣以及在出事海域不遠的多國巡弋艦隻,各路國際人士各懷目的,但都從一個側麵見證了這一悲劇事件。(Shel JeAnns版權所有)
l 上圖:日本軍艦擊沉載運中國軍隊的無武裝英國商船高升號
當然要先說說這一悲劇事件的始末。(Shel JeAnns版權所有)
23日,高升號裝載完畢,晨9:50起碇開往朝鮮牙山(Asan),沒有護航軍艦。高升在抵達朝鮮豐島(Shopeiul Island)附近洋麵時,與自威海港出發的滿載餉銀和武器的北洋運輸艦操江號相遇,二船遂同行,但此時,情況開始變得複雜而嚴峻起來。已得到諜報(戰前與戰時日本的諜報工作相當出色,本博會在後篇中專文介紹)的日本艦隊已經在等著這兩艘沒有護航的船隻了。(Shel JeAnns版權所有)
豐島為朝鮮牙山口外多島海麵上的一個島嶼。位於東經126度偏東,北緯37度偏北海上。北距仁川濟物浦錨地約
25日上午8:30,高升與操江駛近豐島,忽然發現一艘日本軍艦全速西駛,並在經過高升號時“把旗降落一次,又升上去,以表示敬意”。英國籍的船員以及中國軍隊都由此堅信了自己這艘掛著米字旗的商船的安全。(Shel JeAnns版權所有)
事後,才知這艘向高升表達敬意的“日本軍艦”,實際上是此前幾小時與日本艦隊作戰後落敗而走、並改掛了日本軍旗和白旗的中國軍艦濟遠艦(Tche Yuen)。關於這艘軍艦和它的艦長(管帶)方伯謙(事後以畏敵罪名被殺),究竟是悲劇英雄還是懦夫、是畏敵還是智鬥,史家見仁見智,各執一詞,容當我今後有機會再說。
9時,高升號從日艦浪速號(Naniwa)右舷通過。當時,日本旗艦吉野(Yoshino)正率浪速、秋津洲(Akitsushima)追擊中國軍艦。(Shel JeAnns版權所有)
浪速艦長就是後來著名的日本海軍“軍神”東鄉平八郎(Togo Heihachir,參見我的博文《日本海軍戰神:偷襲起家的小矮個》),他認定這艘英國船內必裝有中國軍隊,便進行了攔截。以下關於攔截的過程,我認真閱讀了東鄉事後撰寫的關於高升事件報告的英文版。當時,無論日本海軍還是北洋艦隊,均用英語作為艦上指揮語言。為滿足軍事愛好者的要求,我將攔截過程中的旗語簡寫及其英文釋義穿插在內。(Shel JeAnns版權所有)
9:15,浪速發出旗語命令:“停駛”(J.W.--to stop immediately)、“下錨”!(L.P.--to anchor)。(Shel JeAnns版權所有)
9:30,高升號停船並下錨。但浪速隨即離開,向另兩艘日艦靠攏對話。高升號便掛出旗語詢問:“我是否可以前進?”(D.N.W.R.--may I proceed)。
浪速依然回答J.W. (to stop) 。(Shel JeAnns版權所有)
此時,日本艦隊調整了部署,浪速專門對付高升,吉野、秋津洲追擊濟遠和操江。 旗艦吉野命令浪速將高升帶赴總隊。(Shel JeAnns版權所有)
浪速接命後掉轉頭來,駛到距高升約
10點左右,浪速號上的日本軍官人見善五郎大尉(Lieutenant Hitomi)帶人乘小艇登上高升檢查,英國船長高惠悌(Galsworthy)出示執照,並提請登船的日本軍官注意高升是英國商船。(Shel JeAnns版權所有)
人見善五郎命令“高升要跟隨浪速走”(Would the Kowshing follow the Naniwa?),高惠悌回答說:“如果命令跟著走,我沒有別的辦法,隻有抗議下服從”(there would be no alternative but to do so, under protest, if ordered)。(Shel JeAnns版權所有)
日本軍官回到浪速後,掛出第四次信號:“立刻斬斷繩纜,或者起錨,隨我前進!”(L.R.---slip or weigh anchor immediately)。但英國船員的舉動遭到船上中國士兵的反對和阻止。中國軍官表示誓死不投降,並通過德國顧問漢納根居間翻譯告訴船長:“寧願死,決不服從日本人的命令!”(rather die than obey Japanese orders),雙方進行了激烈的爭辯。中國士兵隨後將船長監視起來。(Shel JeAnns版權所有)
船長高惠悌要求發信號請浪速再派小艇來,人見善五郎等日本軍官又駕艇靠近高升輪。漢納根和高惠悌告知艦上情況,說明華人拒絕高升船當作俘虜,堅持要求退回大沽口,還指出:高升是一艘英國船,並且離開中國海港時尚未宣戰,“考慮到我們出發尚在和平時期,即使已宣戰,這也是個公平合理的要求。”人見善五郎駕艇回艦。
這時已是中午12:30,交涉已經三個小時。(Shel JeAnns版權所有)
浪速隨即掛出第五次信號,要求歐洲人立刻離船(M.L.---quit the ship immediately)。(Shel JeAnns版權所有)
中國士兵不允許,並看守了船上的所有吊艇,不準任何人離船。高惠悌用信號回答:“不準我們離船,請再派一小船來。” (Shel JeAnns版權所有)
浪速答複:“不能再派小船”(H.J. ---boat cannot come),並在檣頭掛出代表攻擊的紅旗(a red flag on the foremast),前進到離高升
13:00,浪速向高升發射一枚魚雷,未中,隨即,再發射一枚,同時右舷炮齊射兩次,高升號被擊中後開始傾斜下沉。船上中國官兵用步槍勇敢地還擊。據旁觀的飛鯨號船主瓦連在航海日記中寫道:“當沉時係船頭先沉,船尾向上,該船忽翻轉四十五度,即全沉下,桅杆複直立出水四十英尺,時潮水甚小,至一點半鍾時即全不見。” (Shel JeAnns版權所有)
大多數中國官兵和歐洲船員落水,日艦派出小艇,救起了高升號船長高惠悌、大副田潑林及舵工澤裏斯塔等三人。至於日軍向落水的中國士兵射擊一事,事後引起國際社會對日本殘暴行為的強烈不滿,有幸存者指控日軍甚至動用艦炮進行屠殺,但也有幸存者說是正在沉沒的高升號的中國士兵向水中的自己人射擊,還有幸存者說隻是中國軍隊向日艦開火、日艦則還擊壓製中國軍隊的火力,各方證人的證詞相互矛盾,國際史學界對此也難以定論(此事我會專題再談)。
高升號高高的桅杆,令攀爬其上的數十名中國軍人最終被次日早上趕來的法國炮艦利安門號(Lion,又譯裏昂號,但當時的中文文件俱稱利安門號)。這艘1884年下水、排水量為503噸的法國炮艦利安門號,我很難檢索到它的更多資料,隻知道此後它又參加了1900年在大沽口的八國聯軍行動。(Shel JeAnns版權所有)
我所收藏的當年的法國畫報Le Petit Journal就以“朝鮮事件”(Les evenements de Coree)為主題做了專門的報道,畫麵上正是法國水兵援救攀爬在桅杆上的中國士兵:(Shel JeAnns版權所有)
[版權聲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於中國之“和訊”及北美之“文學城”)所有原創文章,未經書麵許可不得轉載。已獲轉載許可者,需在轉載中附帶“禁止再轉載”之聲明。版權事宜歡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詢或聯絡sheljeanns@sohu.com。文學城自
除了利安門號總計從桅杆和救生艇上救起42人外,泅水逃生的漢納根漂流四五小時之後,遊到夏巴奧爾島,並弄到一條漁船劃到塔庫香島,接著到達濟物浦。當時在該島已有百多名漂來的清兵。恰巧德國“科爾維特”型的伊力達斯號路過此地,在船艙能容納的條件下,對他們給予了救助,而且其中還有數名傷員,此艦送回112名中國士兵,英艦播布斯號則送回87人。事後,北洋大臣奉旨對三國軍艦有關人員授予相應的寶星獎章,“以酬勞勤”(
高升號全艦中國官兵1116人,法、英、德三國軍艦救起241人,漂流獲救2人,被日軍俘虜2人(通永練軍左營士兵李裕發、馮玉山),共245人從這場大海難中獲生,其餘871名官兵均壯烈殉國。高升號74名船員中,隻有12人得救,餘皆葬身海底。(Shel JeAnns版權所有)
6天後的
(
[版權聲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於中國之“和訊”及北美之“文學城”)所有原創文章,未經書麵許可不得轉載。已獲轉載許可者,需在轉載中附帶“禁止再轉載”之聲明。版權事宜歡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詢或聯絡sheljeanns@sohu.com。文學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