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奉天)就是這場災難的中心。1904年至1905年,日俄在此大決戰,死傷人數合計高達16萬人,史稱奉天會戰。沙河就是此次奉天會戰的主戰場。
1904年10月16日,日軍第四軍山田支隊等部進攻沙河南岸(今蘇家屯沙河鄉魏家樓子村)製高點萬寶山。此前,俄軍在各個戰場連續失利,旅順俄軍已陷於困境,沙俄政府非常渴望扭轉戰局。沙俄從遠東、中亞甚至歐洲抽調大批部隊開往前線,以沙河為屏障,將部隊在河的北岸一字排開,先守後攻。俄軍的這次出擊,由於準備不足,士氣不振,在傷亡四萬多人之後敗退回沙河北岸。雙方在沙河邊進行了長達一冬春的“拉鋸戰”。
1905年2月下旬,日軍側翼迂回進攻奉天(沈陽),正麵的日軍第四軍野津司令(Kawamura)所屬的第十團隊大久保支隊,第六師團集結於萬寶山附近。27日開始向萬寶山俄軍發動猛攻。經過七晝夜的激戰,擊敗俄軍,占領了萬寶山。3月1日,日軍總攻沈陽,第三軍占新民。俄軍退出懷仁。 3月8日,日軍截斷沈陽俄軍北路。9日,日軍占撫順。10日,日軍攻占沈陽,俄軍大敗。
奉天大會戰俄軍集結了11個軍,組成3個兵團,日軍集結了5個軍。會戰中俄軍傷亡9萬人,日軍傷亡7萬人,雙方均已打得精疲力盡,陸戰接近尾聲。
本博客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絡sheljeanns@sohu.com
我所收藏的法國畫報Le Petit Journal也有不少關於這一大會戰的記錄。1905年2月26日出版的該畫報,就以《奉天前線戰鬥的悲劇》(TRAGIQUE EPISODE D’UN COMBAT DEVANT MOUKDEN )作為封麵專題。這屍橫遍野的戰場,可就是我們那肥沃的東北黑土地?
[奉天圍困圖]:這是我所收藏的書《俄國與日本-遠東之戰》(Russia and Japan - war in the far east)中的插圖,我作了些中文標識於其上。這本出版於1905年的書,是由記者Frederic W Unger所著,該書共480頁,無出版社名字,書中表明是“entered according to act of Congress in the year of 1904 by W.E.Scull, in the office of the Librarian of Congress, at Washington, D.C. All rights reserved”,所以,可能是根據美國國會的某項法令而專供國會參考用的資料,不是商業出版物。希望今後有機會把這本書詳細介紹給大家。
日俄戰爭在中國曆史上,是一場十分獨特的戰爭,也可以說是我們這個民族最為屈辱的戰爭。無奈也無力的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劃出“指定戰地”,供日俄軍隊“戰時之用”,交戰雙方在中國土地上對中國人殺戮無算。當時頗有影響的《東方雜誌》說:“吾中立國之民生息於其地者,擲生命數十萬。死亡之數,過於(日俄)兩軍。”這樣的戰爭,比起那些我們曆史上的所有敗仗都要屈辱----因為,作為這塊土地的主人,我們甚至連抗爭的名義都放棄了!
日俄戰爭在國際政治均衡中的作用十分巨大,也成為東西方勢力激烈碰撞的第一聲巨響,日本人至今還將此作為黃種人戰勝白種人的偉大勝利,以及從歐洲殖民者手中解救亞洲的聖戰肇始。美國著名曆史學家斯塔夫裏阿諾斯(L.s.stavrianos)在他那部好稱全球史潮流奠基之作的《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 From Prehistory to the 21st Century)中,這樣評價日俄戰爭:“回顧起來,這場戰爭是遠東曆史乃至世界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毫無疑問,它確立了日本的強國地位,改變了遠東地區的力量對比。但更有意義的是,曆史上第一次一個亞洲國家戰勝了一個歐洲國家,而且是一個大帝國。這對整個亞洲產生令人振奮的影響。它向諸殖民地民族的千百萬人表明,歐洲的通知並不是神聖的、命中注定的。自征服者時代以來,白人第一次被打敗,全球所有的非白人民族都充滿了令人激動的希望。從這種意義上說,日俄戰爭是近代曆史上的裏程碑,是非歐洲民族充分覺醒的序幕;這種覺醒今日正震撼著整個世界。”(第十六章《中國和日本》) 這場戰爭的結果,在歐亞兩洲都引起了連鎖反應,震蕩所及,至於今日中國人的日常政治生態(俄國戰敗推動國內革命,最後導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一大堆承受至今的各種事物)。
戰後,以死相搏的兩軍,卻奇跡般地惺惺相惜,並不斷地加強合作以應對新的國際勢力均衡。作為戰勝方的日軍,自然是要大肆紀念的,1912年在萬寶山的南峰,日軍用花崗石建造了靈塔形狀的“奉天會戰日軍第四軍戰績碑”;出乎意料的是,日本也同意了沙俄政府為戰死的俄軍軍人樹立一座紀念碑,同年,俄軍的十字架形紀念碑也豎立在北峰之上,碑身正麵刻有俄文“獻給為沙皇的信仰而英勇為國捐軀的俄羅斯軍人們1904-1905”,在碑額聖母頭像下有橫刻的俄文“紀念1904年日俄戰爭沙河會戰中死亡的俄軍將士”;側麵刻有“立於1912年”。於是,萬寶山一南一北兩個山頭上,分別立起兩座異族軍隊的紀念碑。2004年,日俄兩國都為此戰爭舉辦了大量的官方紀念活動,征戰中國的士兵們在兩邊都被尊崇為民族英雄。而這塊土地的主人,在這場血腥戰爭中遭受更大的血腥犧牲的主人,卻被世界史學界遺忘,我們可以在心中為死難的先民們立塊碑,但這夠嗎?
(2007年3月17、18日@北石齋-澳大利亞悉尼)
本博客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絡sheljeanns@sohu.com
[版權聲明]:本博客(包括但不限於中國之“和訊”及北美之“文學城”)所有原創文章,未經書麵許可不得轉載。已獲轉載許可者,需在轉載中附帶“禁止再轉載”之聲明。版權事宜歡迎在此博客中留言征詢或聯絡sheljeanns@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