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文摘】陳成嶺對陳毅的印象軌跡

(2005-06-03 00:35:15) 下一個
我對陳毅的印象軌跡:

1、小學時:對陳毅的印象,和李白、杜甫並無不同,詩人。當時我不知道,啥叫“元帥”?啥叫“軍銜”?當時對毛澤東的印象,和王二小並無不同:一名從小就覺悟很高、同情農民的人,畢竟80年代書上已經沒有毛主席像了,我也缺乏“毛主席”的認知。此時從課外書的孟良崮戰役文中,知道粟裕的名字,但一直叫“栗裕”,並且認為和一份雜誌上的黎玉同音不同字。

2、初、高中,對陳粟的認知變化不大,基本維持小學水平,當然這時已經知道“軍銜”這個詞匯了,但仍然不知道粟裕是什麽軍銜。

3、大專時,看了圖書館書後,和宿舍裏同學吵了起來:我說粟裕在大將中排名第一,舍友說陳賡排第一。當然很快澄清了,畢竟有書可以查到。此時極端佩服粟裕,第二是劉伯承,林彪當時缺乏認識,而且由於在《解放軍將領傳》上看到了毛澤東說他打仗不如陳明仁,因此林彪給我留下了極差的第一印象。對陳毅嘛,小學時不過是覺得他是詩人,腦子裏沒有“軍銜”概念,中學印象沒變。現在在書上發現陳毅沒什麽軍事才能,沒有驚訝,隻是覺得很正常。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嘛,有人不會打仗,這不太正常了?對陳毅沒留下任何壞印象,倒是有些好印象,覺得他心胸挺寬廣,容得下粟裕。而且初中學的《梅嶺三章》,多好的詩啊!品格啊!

4、畢業後,看了一些休閑雜誌,很驚訝地發現,原來林彪竟然有“白癡天才”的稱呼,心想難道林彪也算是一名優秀將領?不會吧。除了發現林彪竟然不是平庸將領外,對陳粟劉,態度上並無變化。

5、後來,看到《傳檄到中原》,裏麵透露粟裕不讚成七月分兵,我倒不驚訝,我早就認為分兵不對了,總覺得粟裕應該能夠想到。但陳粟為此爭執,卻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是從這一刻起(2000年),對陳毅有點不大認可了,但仍然沒有貶低的意圖,隻是覺得他水平不行而已。

6、2003年底開始,在網上討論中,不斷有人抬出陳毅來貶低粟裕,從此開了本人貶低陳毅的先河。本來,這種貶低,是不涉及陳毅的人品的。但一帖中那番“吃屎”言論,以及王德《華東戰場參謀筆記》的強烈刺激,尤其是宿北戰役後那段“陳毅吃不上熱麵條”的描寫,讓我難以接受,戰爭年代,如果因為陳粟關於作戰計劃的爭議,而使得陳毅顧不上吃熱麵條,隻好在麵條涼了後,用熱水燙一下再吃,如果這也算粟裕的罪行,豈非荒唐?吃這點苦竟然也叫“吃苦”,太離譜了吧!

可以說,我從人品角度貶陳,是從熱麵條和吃屎論開始的。至於陳毅不會打仗這一點,我早在90年代讀大專時就知道了,但一直沒有貶低陳毅的想法。而貶低粟裕的網友不斷抬出陳毅壓粟,作為一種反應,這種從人格角度貶陳的心理,就日益強烈了。

7、現在對陳毅的評價比看到“熱麵條”時好了些,不再一味地認為陳毅卑鄙無恥了。而是覺得,至少陳毅在解放前,人品上沒有大的缺點,除了能夠承受委屈外,也沒有大的優點,不過陳毅似乎挺合適當華野政治部主任、取代唐亮的,因為他的文章,文筆不錯,動員部隊時效果一定很好。什麽開追悼會、慶功會、檢討會,還有以戰教戰,說得對極了。

讓陳毅當野戰軍政委本來可行,不過,政委比政治部主任權力雖然多了,但責任也大了,最大的差別是:政委領導製度,本質上就是黨的領導,具體到野戰軍級政委,就是維護中央的領導,說穿了就是用來鎮住軍事指揮員的。和明朝的文官指揮製度有些相似。

但陳毅的缺陷恰恰是:鎮不住粟裕。最離譜的是,在陳毅擔任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的條件下,竟然尚且不能鎮住粟裕。可以想象,如果陳毅隻擔任政委,讓粟裕這種實際意義上的司令員,名實相符,陳毅就更加鎮不住粟裕了。這麽一來,陳毅就沒有留在華野的必要了,這就是城南莊會議的背景。

鄧小平不兼任司令員,仍然鎮得住劉伯承,躍進大別山了,“戰錦方為大問題”證明,羅榮桓不兼任司令員,仍然鎮得住林彪。這裏的“鎮得住”,是說當中央堅持自己的意見時,政委要敢於對司令員下命令,敢於拍板,敢於堅持中央意見。

與羅榮桓、鄧小平相比,陳毅要弱得多,沒有鎮住粟裕。其實就憑粟裕4月18日致電中央,正式提出異議,甚至得到了陳毅的支持(盡管陳毅沒有為這份電報署名),這已經意味著中央要調走陳毅了。

彭德懷說粟裕“陰險”,有道理:當時,隻有彭德懷是(西北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是實的,陳毅的“司令員兼政委”是虛的,本來陳毅隻需要擔任政委即可,沒有擔任司令員的必要,但因為陳毅在華東威望太低了,低到了隻任政委、不兼司令員,就無法鎮住粟裕的地步,出於這種考慮,中央才被迫實行“陳毅司令員兼政委,粟裕副司令員”模式。而在陳毅走後,粟裕成為全軍彭德懷之外又一個軍政一把抓的人。

在這種情況下,本來,把饒漱石放進華東野戰軍較為理想。饒漱石比陳毅強,鎮住粟裕不成問題,怕就怕饒粟“勾結”,就算饒有鎮的能力,也不鎮,那就糟了。

粟裕在濟南戰役後,請陳毅回來。我想,中央看到粟裕的這份電報後,對粟裕是不滿意的。因為事實已經證明陳毅鎮不住粟裕,現在粟裕請他來,其險惡用心“昭然若揭”貉詼?亮澹??謔胃鋈艘靶模?餼褪牆夥藕笏?檔乃讜5摹按笠蹌薄保?按笠靶募搖薄ⅰ按笠蹌奔搖薄?/FONT>

我如果是曆史上的粟裕,會在濟南戰役後,致電中央:現在華野缺乏政治人才,政治工作極為薄弱,故請中央能給本軍派個政委來。方案有二:

1、請華東局書記、華東軍區政委饒漱石同誌,兼任華東野戰軍政委;

2、請中原局書記、中原軍區政委、中原野戰軍政委鄧小平同誌,免去在中原一切職務,擔任華東野戰軍政委,鄧小平在中原職務由陳毅接任。

上麵這二個方案,我如果是毛澤東,會批準第二個方案。因為饒粟有點“勾結”的跡象,關係是不是太好了?在這種情況下,不如請鄧小平來。

不過,陳毅鎮不住粟裕,豈能鎮得住劉伯承?因此嘛,我估計中央就算真讓鄧小平來華野,也不會讓陳毅接任鄧小平在中原的一切職務,而是另外派人,比如薄一波。


時間:2005-06-01 17:47:14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