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詠荷花
遠距林池六月春,
渾身瑰寶卻難親。
漸行漸遠無書信,
最是無情隠率真。
荷花的開花時間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整體花期可持續2-4個月。6月小荷尖尖,7-8月映日別樣紅,9月殘荷聽雨聲荷花以其獨特的魅力裝點著池塘、湖泊,成為夏日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蓮科蓮屬荷花學名為荷花(Nelumbo nucifer Gaertn),屬蓮科(Nelumbonaceae)蓮屬(Nelumbo)。
蓮的別名:鞭蓉、蓮花、芙蕖、水芙蓉、水芝、水芸、水旦、水華、溪客、玉環、菡萏、青蓮、六月春、碧環等。蓮是冰期以前的古老植物,它和水杉(melasequoiagly plostroboides)、銀杏(Ginkgo biloba)、中國鵝掌楸(Liriodendron chinese)、北美紅杉(Sequoia sempervirens)等同屬未被冰期的冰川噬吞而幸存的孑遺植物代表。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荷花,自古便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她的清雅脫俗、高潔無瑕,無不令人心醉神迷。
宋代歐陽修的《玉樓春·別後不知君遠近》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這首詞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深深思念和無法相見的愁苦之情。
荷花是入夏的序曲。中國國花園春有牡丹,夏有荷,荷花的高潔、淡雅、嬌豔、清新,讓人們在欣賞它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好。夏日荷花綻放,荷塘留香。清風陣陣,晨露溫柔搖晃。為夏天起舞,為季節歌唱。滿池荷花香,正是人間好時光。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 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水芙蓉、玉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溪客、碧環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1. 以其生長習性命名:水芝、水花、水芸、水旦、水目、澤芝:由於荷花是多年生宿根水生植物,故古人將其歸為水草類,取名多為“水”字起頭。
2. 以荷花聖潔高雅的氣質命名:君子花、淩波仙子、水宮仙子、玉環等。據《北夢瑣言》記載:唐代元和年間(806-820年)蘇昌遠居吳中(今蘇州),邂逅一位素衣粉臉女郎,贈給他一枚玉環,不久,他發現自己庭院的水池中有荷花盛開,花蕊中也有一枚同樣的玉環,但“折之乃絕”,後人由此又稱荷花為玉環。
3.古時江南風俗,陰曆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號。
4.為了表達對荷花高潔形態的讚賞,以金芙蓉和草芙蓉比喻荷花品性的難得。
5.溪客、靜客都是強調荷花的生長環境和安靜嫻雅的狀態。而翠錢則是新荷的雅稱,紅衣是荷花瓣的別稱,宮蓮是蓮花瓣的美稱,佛座須是蓮花蕊的別名。
滿池荷花娉婷玉立成七月的迤邐,閑風卷起一陣陣荷葉的清香,氤氳在心房,美了七月天,也陶醉了眼眸裏的清涼。
杭州西湖曲院風荷、武漢東湖磨山荷花園、濟南大明湖荷田等地以荷花景觀聞名全國。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藥。其出汙泥而不染之品格恒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荷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品格,曆來為詩人墨客歌詠繪畫的題材之一。
1985年5月荷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越南和馬拉維的國花,也是中國山東濟南市、濟寧市;湖北孝感市、洪湖市;河南許昌市;廣東肇慶市;江西九江市;四川遂寧市;安徽阜陽市的市花
蓮花有五色:白、青、紅、紫、黃,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生長於佛國,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稱“希有之華”。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為“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荷花相傳是王母娘娘身邊的一個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當初玉姬看見人間雙雙對對,男耕女織,十分羨慕,因此動了凡心,在河神女兒的陪伴下偷出天宮,來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西湖秀麗的風光使玉姬流連忘返,忘情地在湖中嬉戲,到天亮也舍不得離開。王母娘娘知道後用蓮花寶座將玉姬打入湖中,並讓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從此,天宮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間多了一種玉肌水靈的鮮花。在古典文學巨著《紅樓夢》中,據說晴雯死後變成芙蓉仙子,賈寶玉在給晴雯的歿詞《芙蓉女兒誄》中道:“其為質,則金玉不足喻其貴;其為性,則冰雪不足喻其潔;其為神,則星日不足喻其精;其為貌,則花月不足喻其色。”雖然後世的紅學專家們都認為這不過是作者借詠晴雯之名而讚黛玉之潔,不過無論如何荷花總是與女兒般的冰清玉潔聯係在一起的。由於“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蓮子”即“憐子”,“青”即“清”。這裏是實寫也是虛寫,語意雙關,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晉《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霧氣露珠隱去了荷花的真麵目,蓮葉可見但不甚分明,這也是利用諧音雙關的方法,寫出一個女子隱約地感到男方愛戀著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