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後續部分準備再貼兩篇。正值年關,貼部分“飲食”應景。
為了提高修改速度,以及方便讀者閱讀,自本章開始不再詳細注明引文出處。對比英語詞源說漢字,即使遠不到以字求史、以字證史那樣的理想境界,但既為文化普及,就不能想當然望文生意,理應言必有根據、有出處,基於經典或信譽度高的資訊來源,對還原那些沒有文字記載漫長的過往才有意義。以牛德成先生的圖文為藍本,英語相應的詞源采用英語版維基百科英語詞源欄目的內容(其中原始印歐語是一種通過研究語言走向和發音重建獲得的歐陸原始語係,存在於BC4,500—BC2500年,而晚一些的原始日耳曼語則存在於BC500—AD200年,所以都加注有“*”號,是西方人對其文字溯源研究的重要工具);漢字參照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和當代商務印書館魏勵的《常用漢字源流字典》,以及商務印書館的《故訓匯纂》(宗福邦,陳世鐃,蕭海波主編)。如對文章細節出處有興趣,隨時歡迎提出。
食物
養油肉有豬膏雞葷蔥素菜粟黍粱麥稻糠秦秀豆粥食麵餅
有關食物的漢英造字,揭示中原人和歐陸人是靠吃什麽走到今天,對比東西方食物結構的異同,便是文化的不同的重要根源。遊獵民族食肉多,以蔬菜沙拉和茶飲平衡,中原人則奉行“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原則超過兩千年。文字裏都隱藏著不同文化的健康之道,沒有好壞,因為都是對自己最大的合理。
養(養)yǎng
【牛伯】“養”的本義是養羊,飼養,喂。引申是培養;奉養;養活;撫養(養父);生育;維護;保養(養生之道);調養;助長;陶冶,品德或學識的良好積累,使身心得到休息和滋補。
《說文解字·食部》供養。魏勵:牧養牲畜。
【解析】甲骨文造字由“羊”(聲旁)和“攴”(手持羊鞭)會意構成。人馴化、畜養羊是為了養人,羊肉、羊奶富含人需要的營養素和能量,最早提供乳液的牲畜是母山羊和母牛。自從告別靠采集、狩獵生存的舊石器時代成為食物的生產者,新石器和金屬工具的出現引發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革命,即農業革命,靠農耕和飼養牲畜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從此擺脫了每平方英裏即便是四季物產豐饒地區也隻能養活一兩人的窘迫,更不用說氣候和地理條件差的地區養活一個人需要多到20至30平方英裏的土地。農業革命帶來了四季豐沛的食物,避免饑饉。通過不斷馴化培養動植物食材,並與其它文明交流獲得新的食物來源,豐富的營養提高了人們的健康水平,壽命和身高增長。
進入文明時代,人們對營養素的搭配有明確的認知,作為農耕民族的中國人傳承的是:“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而有遊獵民族基因的歐陸人也有營養搭配合理的飲食文化,當代西餐就餐開始先上開胃湯,然後蔬菜沙拉,再然後才是表麵包和肉食大餐,最後是水果和甜點,這樣的順序和“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不謀而合,為避免動物蛋白的美味讓人欲罷不能,先喝湯補充水分,然後“五菜為充”填足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再吃美味的肉食和穀物就會得到適量的蛋白質和熱量,這樣的就餐順序既豐富營養,也避免三高。營養均衡,在蛋白質缺少的年代沒有肉吃就容易營養不良,“五畜為益”,有肉吃總是好的。但在動物蛋白價格空前之低的今天,過多的動物蛋白依然意味著營養不良,因為營養素不均衡,此時應該有足夠的纖維素、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取。人體需要的基本營養素包括:水、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礦物質和維生素。西餐就餐程序的背後不僅是優雅的文化,更是是健康的保證。人類種族各不相同,但維係人體健康的原則相通,反映在各自的文化上。
◆①“營養”的英語nutrition借自中古法國nutrition(營養素,滋養),來自古法語nutricion,源自拉丁nutritio(營養)。充足的營養對健康至關重要,考古學家們以王室陵寢中的隨葬品貴重程度判斷墓主的身份地位,發現一千多年前危地馬拉梯克奧墳墓中普通瑪雅男性身高為5尺1英寸,而精美墓葬中的瑪雅男人平均身高5英尺7英寸。他們因此判定瑪雅精英獲得的營養優勢在身高和壽命上起決定作用。同理,英國衛生部在1984年公布的報告中顯示體力勞動者的平均身高低於非體力勞動者。
◆②“養(育)”的英語foster來自中古英語foster(寄養),來自古英語fōstor(食物,寄托),來自原始日耳曼語*fōstr?(食物,養料)。
◆③“喂養”的英語feed,源自古英語 fēdan (喂食) ,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fōdijan? (喂食) ,源出原始印歐語 *peh?- (看守、放牧、喂食)。
對比英語和漢字“養”相關的詞匯,發現按照詞條③②①源頭的順序,喂養feed的源頭在推斷出的原始印歐語那裏,這個語係用於距今6500-4500年前,正是放牧、畜養牲畜的時代;而“養育” foster一詞的源頭是推斷的原始日耳曼語,是一種距今4500-2500年前使用的語言;到了“營養”nutrition的詞源拉丁語就是近3000年的古羅馬時代了。這個順序和漢字“養”相關的引申組詞概念出現得早晚一致。可見不同的文明,認識水平走上的台階情形非常一致。
有(有)yǒu
【牛伯】“有”的本義是有肉,持有(有備無患)。引申指存在(《詩經·小雅·大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又引申指領有、具有、發生、出現、數量大、時間久。《易經》講“見象為有”。
《說文解字·有部》不宜有也。魏勵:持有。
【解析】金文造字由“又”(手持)和“月”(肉)會意構成。以對稀缺肉食的“擁有”表達對自然、人力和性等等資源的占有,有肉吃意味著更高級的生存狀態和人生享受,兩千年前的孔子私塾的學費就是肉幹。權力地位等級對應可食用肉的種類,殷商用殺牛、羊祭祀,最高禮儀;周朝除上等人外不可食用牛、羊、豬肉;春秋後出現牛耕,故禁殺牛;唐武宗時牛隻能是稼檣之資;魏晉食羊肉;明普及食豬肉,營養加強,人口劇增;清朝滿人有食羊肉的傳統,明清開放食肉使人口爆炸。曆史上中原有肉吃的時候人口就暴增,在蛋白質匱乏的時代,就是“有”和“沒有”的區別,肉食漸入尋常百姓家不過是近幾十年的事。“有”既可以是精神的也可以是物質的,“有思想”“有文化”“有錢”,物質和精神統一才完美,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英國的王爾德說:“世上有兩種悲劇,一種是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一種是得到了”。得到並持有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在麵對花花世界的無限欲望和有限的生命之間,人們隻能選擇,不能擁有所有。相對於“有”,生命本身更需要“無”,無憂無慮無病無災。所以在茫茫世界上找出屬於自己的珍愛,擁有、嗬護它,需要人窮盡一生的努力,除此之外的“有”多為負擔。王爾德所說之所以能夠成為經典,是因為道出跨時空的人性。
◆“有”的英語have來自古英語habban,hafian(有),原始日耳曼語*habjan?(有),habjan?(提升,接受),源於原始印歐語*kh?pyéti,keh?p-(采取,抓住,捕獲)。非常有趣的是,漢字和英語“有”的字詞源頭都和肉有關,古漢字的“有”就是肉,而英語有的詞源來自原始印歐語的抓住、捕獲,顯然是動物,有肉吃在遠古對人的刺激如此之大,以至影響中英的詞源,肉對人有魔法般的吸引力。動物有靈性,特別是與人類相近的野生哺乳類,對它們貪殺、虐殺會反噬人類。比如一些瘟疫從動物傳給人類,原本這些病原體與野生動物共生,與人類無幹。但不幸的是,由於人的欲望超過了自身能力,恒河猴的艾滋病毒傳給了人,至今沒有疫苗;新冠病毒離開動物鑽進了人的身體,給地球村民帶來災難。
素(素)sù
【牛伯】“素”的本義是白線染色時被紮束的頭部不著色。又解是剛剛整理好的束絲。引申為本色或白色的生絹、本色或白色、顏色單純、質樸(素樸)、本來的、原有的(素有的癖好)、平日(平素)、舊時、蔬菜和水果等食物(吃素)。
《說文解字·素部》白致繒也(未染色的白色原絲織成的絲品)。魏勵:整理好沒有染色的素絲。
【解析】造字由索狀絲束“糸”(mì)以及雙手會意構成,紮束生絲。現在區分動植物食材“葷”“素”的本義都是植物,農耕民族食物以植物為主,現在肉食“葷”的字源也是植物,食肉隻是錦上添花,並非日常食材,即使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城市裏買肉也要憑票限製供應。現在一些人因為宗教或者健康的原因食素,也有人因為不殺生或環保而選擇食素。人們看到動物被屠宰時痛苦的樣子是因為人和動物之間有相似的感知的通道,不能感知植物被收獲時的抵抗是因為我們對植物的抗拒已經變得不那麽敏感了,但這種反抗是存在的。比如,收獲中藥艾蒿要在靜夜時分,快鐮收割的藥材療效最好。
古漢字裏飽含衣食住行的本源,主要以植物為食的傳統導致“樸素”成為民族推崇的人文品格,“樸”為樹(皮),“素”為生絲,都是原生本底,被人評價為樸素是一件好事。樸素並不意味著廉價,從造字的角度說,生絲從來都不便宜,“樸素”所指代物質和精神都是淳樸而高貴,當人為了賺取美德,誇耀自己樸素而且大肆炫耀的時候,這種行為和“樸素”的造字本義已經相去甚遠,正如誠實本真在複雜社會裏難得,且很貴。奢靡與樸素背道而馳,一向被曆史垢病,奢靡很像是臭豆腐,眾人聞著臭並人人喊打,但個人私下裏吃著香很享受。
人們大多認為歐洲人傳統食肉,但有一項對1300年前16歲英國姑娘DNA的研究顛覆了這種認知,她可能從德國南部遷徙到英國劍橋沼澤地,在德國時攝取的肉質品和奶製品要更多,所以到英國後飲食中蛋白質比例下降。劍橋大學的研究顯示,在維京人定居之前,安格魯撒克遜的國王大多為素食者!
◆“素(食)”的英語vegetarian = vegetable(蔬菜)+ -arian(拉丁語後綴),vegetable借用古法語vegetable(蔬菜),來自拉丁語vegetābilis(能夠生存和成長),源自vegetāre(使活撥,使生動)。在肉食成為家常的當下,一句歐洲諺語流行起來:當西紅柿變紅的時候醫生的臉就會變綠。它揭示蔬菜對健康的重要。
◆“樸素”的英語simple來自古法語的simple,源自拉丁語 simplex,字麵意思是單一的。
◆另一個“樸素”常用的單詞是plain,借自盎格魯-諾曼語pleyn(滿), playn(平原),來自古法語plain(平原),源自拉丁語 plānus(平坦、均勻、水平、平原)。從詞源看是單一或者平坦一覽無餘的意思,如果對應中文“樸素”的精神內涵,就需要用到其它單詞,詞之間的差距就是不同文化之間的溝壑。
菜(菜)cài
【牛伯】“菜”的本義是蔬菜。引申為烹調好的佐餐食品的統稱(八大菜係;中國菜)。
《說文解字·艸部》艸之可食者。魏勵:蔬菜。
【解析】造字由“艸”(植物。形旁)和“采”(采摘。聲旁)構成。《黃帝內經》裏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對於一個以五穀雜糧為主食的農耕民族來說,菜是一種補充,特別是在糧食不足的情況下,菜團子、菜粥都是為了充饑,能量和蛋白質營養來自五穀雜糧。特別是蔬菜中的膳食纖維是腸道益生菌的食物,而益生菌提供動物源的維生素特別是VB12。但對於食肉的遊獵民族來說,茶葉這種植物的葉子就成了膳食平衡、保障健康的必須,這就是為什麽絲綢之路或茶馬古道中國出口到西方大量的茶葉。其實對於很多食肉的西方人來說,飲食中加入很多植物香料就有植物源營養素補充的作用,比如沙拉和通心粉調料裏有很多植物原料,人們喜歡這些味道和人體需要不無關係,除了東方人常用的蔥薑蒜以外,還有羅勒(Basil)、香葉(Bay Leaf)、小蔥(Chives)、丁香(Clove)、薄荷(Mint)、歐芹(Parsley)、迷迭香(Rosemary)、百裏香(Thyme)、鼠尾草(Sage)、蒔蘿(Dill,類似茴香),還有東、西方都常用的香菜(Coriander) 、肉桂(Cinnamon)等。
這些香料不僅調味,還可以養生,它們是很好的藥材,比如中醫說香菜有發汗透疹的功效,也就是把對人傷害較重的內髒裏有害病原體逐出人體,減小對內藏和代謝的危害。醫學實驗證明,香菜有保護內髒的功效。古人對香菜的理解與當代臨床醫學和科學研究結論異曲同工,科學解釋了為香菜能發汗透疹。這反應中草藥治病的基本原理,利用植物、動物之間的相生相克的本性對人的健康狀態加以調理。中醫的表裏理論基於人體有優先保護內髒、危險時率先舍棄皮膚的體驗,扁鵲治病的典故被當代醫學實驗直接證明,國王的病程從在腠理的表麵到深入內髒病入膏肓而不可治,所以扁鵲見狀後望風而逃保命。
麥(麥)mài
【牛伯】“麥”的本義是到來,與“來”字同源;最終發生互變現象:把原來當小麥講的“來”,變成了“來去”的“來”;把本來當來去講的“麥”,變成了“小麥”的“麥”。“來”的本義是傳說周王朝的始祖後稷獲得一株兩穗的瑞麥(小麥)和佳禾(大麥),使周國興盛。假借為麥類的統稱,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又解是踩踏麥苗,從而指代麥子。傳說周先祖後稷得嘉禾而興國,“嘉禾”指大麥、小麥,據信,由西方傳來。
《說文·麥部》芒穀,秋種厚薶,故謂之麥。魏勵:來。
【解析】從集字上看甲骨文“來”是麥子的象形字。而“麥”字由上麵的像是麥穗,下麵“止”用來表示腳步,而且腳的指尖朝下,也就是從遠朝近處而來。如牛伯所說,這兩個字後來的意思和造字本義互變。麥子為外來糧食品種,“麥”與“來”互換。
在最早的原始農業從馴化植物開始,在中東地區,這個階段是從11,500至9.500年前。麥子最早馴化的記錄是9,600年前的土耳其地區,約8,000年前在今天的伊朗地區培育出普通小麥。公元前5,000到公元前1,500年,整個世界經曆了一次“主糧全球化(Food globalisation in prehistory)”的過程,安那托力亞平原(有人認為是《聖經》故事中的伊甸園)是世界農業的發源地,小麥、裸麥、燕麥發源於此。隨後亞洲西南部的麥類和豆類(豌豆、扁豆、蠶豆)作物向歐洲、地中海沿岸和亞洲其它地區傳播,傳到中原早於甲骨文造字年代。位於甘肅4,000年前的四壩文化遺址發現碳化的麥粒,這是迄今麥子進入中國最早的的證據。一般史書認為,中國的小麥和大麥是約公元前1300年前後從中東引進的,“麥”從西域來,外“來”的,但實際上可能更早,“麥”字的造本義字就是當時與遙遠地域文化交流的證據。
5,000年前美索不達米亞(今伊朗境內)的人們食用的蔬菜有:蠶豆、豌豆、大蒜、黃瓜、萵苣、韭菜、洋蔥等,水果有甜瓜、石榴和蘋果,如今都是世界常食的菜果。文明的優秀就在於既有自己的匠心獨具,也不斷吸收外來的優秀文化。這些引進的穀類、豆類,加上中國本土的高蛋白大豆,為中原人提供了豐富且穩定的能量和蛋白質來源,小麥比大米和小米更富含蛋白質,小麥蛋白就是常用的麵筋。豆類的蛋白質含量在植物中首屈一指,直至今日,大豆蛋白製品依然是普遍使用的營養品。充足營養攝入高人們的健康狀況、生活內容乃至文化,因為蛋白質是人體生理生化及思維功能的構架和代謝的基礎構架,所有人的生命過程都歸結為蛋白質功能,可見這些植物蛋白質引進對中華民族繁榮的重大意義。中國南方人吃的米(稻穀)是本土培育的,大米中含蛋白(2.7%)遠少於麥麵(8-15%),所以有人認為南方食米北方食麵的區別是南方人比北方人身材矮小的原因,當然,也有其它解釋,比如日照時長。當南方青少年進食豐富的蛋白質後,身高明顯提高。如今,以1995年為例,全球小麥總產量已達到5.42億噸。
◆“麥”的英語wheat來自古英語hw?te(麥),來自原始日耳曼語*hwaitijaz(麥)。英語詞源原始印歐語缺席,可能因為更早的時代麥子還在傳往歐洲的路上緩緩前行,尚未到站。(原始印歐語是一種通過重建獲得的歐陸原始語係,存在於BC4,500—BC2500年間,而晚一些的原始日耳曼語則存在於BC500—AD200年間。)
稻(稻)dào
【牛伯】“稻”的本義是水稻。(春秋時由“彌氏人”傳入日本)。“稻粱謀”,是指禽鳥尋覓稻子、高粱等食物;後來用以比喻人謀求衣食和基本生活必需品。銅銘文有“用盛稻梁”之語,可見稻為向神奉獻的供品之一。
《說文解字·禾部》稌也(稻米)。魏勵:一種穀類植物。
【解析】甲骨文集字多,而且都是複雜的象形符號,因為簡單的字符不足以象形表達出這種生活必需品,但因為還處於造字初中期階段,沒有後來的成熟六書造字係統,比如可以采用形聲造字讓符號更加簡單。金文造字比較固定,由“米”(形旁)、手+臼(舂穀的石臼)= 舀(聲旁)會意構成,稻子要舂米脫殼才能食用,造字反應食用這種穀物的特點。甲骨文和金文造字證明了稻穀在中國出現的時期遠遠早於成熟係統造字時期,也就是現已發現的文字大爆發殷墟遺址的三千多年前,這個字的造字足稱“以字證史”的經典。目前的科學界認為水稻最早在 13,500 至 8,200 年前在中國長江流域被馴化,在珠江中遊和湖南都發現了公元前8,200年的水稻遺存,9,000年至7,700年前的河南賈湖文化遺址也發現粟、稻的栽培遺跡,浙江上山遺址發現了10,000年前人類第一顆水稻遺存,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為此發現寫下了:“萬年上山,中華稻源”。農業革命在中國的爆發的爆發,南稻北稷(稷為穀子或高粱)兩種不同的農業模式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村落,從4,000年前夏代1,000個村落到17世紀的4,478個村落,以及圍繞著食米麵不同而產生南北不同的文化和習俗。
前麵說了原產於中東地區的小麥、大麥,世界三大主糧還包括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玉米,美洲農業革命獨立起源於墨西哥和秘魯,曾有多種古文明。墨西哥栽培作物大約開始於公元前7,000年,有南瓜,還有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間的蠶豆。對比墨西哥城發現的玉米花粉化石發現,現代玉米約在公元前1,500年開始在墨西哥人工栽培。那裏的古瑪雅人以玉米為主食,所以也叫“玉米文明”。公元前約5,600年秘魯開始農業革命,人工栽培土豆、西紅柿、花生,這些作物逐漸向全世界傳播,玉米成為世界第二大主糧,主糧第一的是原產於中國的水稻,養活著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小麥、玉米和水稻都是在曆史的長河中從這三大穀物種植區流向世界的每個角落。
“稻(米)”的英語rice來自古法語ris(米),來自古意大利語riso,risi(米),來自拜占庭希臘語?ρυζα(米),借自東伊朗語,來自古波斯語vrin?i-(米)。詞源可見歐洲的詞匯源於古波斯地區,稻米從那個地區傳播出去。古波斯語的使用是在公元前600年到公元前300年,距今兩千多年。文字是重要的曆史證據,稻米詞英文詞匯的出處是一個回望遠古時期世界稻米源頭走向的長焦景觀。
秀(秀)xiù
【牛伯】“秀”的本義是成熟的穀穗。引申為植物開花抽穗(秀外慧中)。草木的花(《楚辭·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間”)。草木茂盛。美麗,秀麗。優異,特別優異的人才(《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聞其秀才,召置門下”)。“秀才”,讀書人的通稱。假借為表演,展示。
《說文解字·禾部》上諱。漢光武帝劉秀忌諱用字。魏勵:植物開花抽穗。
【解析】造字由“禾”及“乃”(奶汁,灌漿)會意構成。大片穀穗隨風搖動形成滾滾波浪,遠眺未為壯觀,成熟的穀子給人帶來喜悅,它意味著今後一年的生存保障,於是產生秀麗的美感。用常用的主食作物造出“秀”這個形容詞,對農耕民族來說具有強烈和廣泛的認同感。也有解釋說抽穗的穀子為“秀”,不接穗的就是“禿”。但對於“禿”(集字如上),《說文解字》解釋為“頭發很少或沒有頭發,金文像一個衰老的人佝僂著身子的側麵形象(禿頂)”。人的脫發一般從頭頂開始,北半球秋天樹葉變黃然後脫落也是從樹的最頂部開始,頂部是對抗地心引力輸送養分最難到達的地方。對不同的解字,最恰當的解釋在讀者心裏。
英語“秀麗”beauty來自古法語beauté(秀美,美麗),來自通俗拉丁語 bellitās(秀美,美麗),源自拉丁語bellus (漂亮,公平)。表達同樣的意思,西方人詞源裏有“公平”的概念,是商業往來的產物,而漢字則是農耕文明的體現。英漢詞源都顯示,秀美來自於對民生起決定性作用的那一刻。
麵(麵)miàn
【牛伯】“麵”的本義是臉部。引申為當麵。朝向,麵對,麵向(麵山而居;麵麵相覷)。物體表麵。事物的各個方麵(全麵)。量詞(一麵鏡子;一麵旗子)。“麺”的簡化字(麵粉)。
《說文解字》顔前也。魏勵:人的臉部。
【解析】“麵”是“麵”和“麺”、“麫”的合體字,它們並非等義異體字。一些漢字地區仍用“麫”“麺”表示麵粉。“麵”的造字就是人臉麵的象形;“麺”、“麫”是麵粉,形聲造字。“麵”的造字由目(眼睛)和其外麵的輪廓線指事麵孔,“麵”字沒有繁體字,從造字一直延用到今天。作為麵粉、麵食,“麵”
小麥磨成麵粉食用是漢代的時候從絲路傳進來的,同樣是發酵麵食,中東人做成饢,歐洲人做麵包,中國人做饅頭,緣由詳見本章“餅”“飲”字。中國最早的“麺”粉並不是小麥粉,而是小米粉,而且最早的發現是麵條。中國最古老的麵條證據是在中國青海喇家遺址發現有 4000 年前的陶碗中保存有用兩種小米製成的麵條,其中的黃黏米起到了黏合成型的作用。中國以江淮劃線,南方人傳統上食米,北方人食麵,反過來南人食麵北人食米的話,南、北方人都會覺得不舒服。研究表明這種區別在於人體消化澱粉的酶(生物催化劑)南、北方人相差兩個氨基酸,這就是為什麽南方人多吃麵食和北方人大量吃米有不適感的生物化學原因,人們的基因小有差異體現在對環境適應的各方麵,包括對食物。
◆“(臉)麵”的英語face來自古法語的face,來自拉丁語faciēs(形式,外觀),來自facere(作,做)。從此推理,臉麵用來做表情以達溝通目的。
◆“麵(粉)”的英語flour拚寫類似花flower,19世紀才有這樣的拚寫,表示麵粉像花粉一樣是“磨碎穀物中最細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