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菊知秋

秋風起深壑,秋葉舞商弦。 我在山頭坐,靜觀秋月圓。
個人資料
山菊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空林雅舍】天廚星入命之吃貨

(2017-10-01 13:54:57) 下一個

 

天廚星入命之吃貨

 

有些事情,比如天廚星的說法,往往被直接歸入迷信範疇,然而細思量一下,這也不妥——沒有經過研究,直接就進行判斷, 同樣是武斷與迷信的行為。 所以倘若認真起來, 一個人會發現,對於絕大多數事情, 竟都無法發言:哪怕遍閱科研文獻,最可能的發現是,很多事情並沒有明確答案,而是爭議眾多。 比如我曾分享親友們的孩子喝牛奶的效果,若論科研結果有益的或有害的都很多,如何判斷呢?大家信心十足地談論著牛奶的營養價值,仿佛有十足的科研支持,而實際並沒有, 這個是不是迷信呢?我常常發現自己的武斷,然而放眼四顧,似乎也不過尋常。

 

真正想說的是,我並不信天廚星, 但也沒有理由堅決否定,因為我不懂。之所以講它,是因為剛剛吃到美味的食物,於是突然想起來我命中的天廚星。 管他真假是非,且自樂一下。

 

天廚星入命,據說有如下可能:一是有口福,二是擅廚藝。我小時候不曾入廚,廚藝說不上擅長,但似乎有感覺,隨便做味道總能過得去。此外我覺得還應該添一條,便是味蕾與嗅覺的敏銳,如此才能品得出區別。

 

自樂的原因,是從小口福不錯。這首先和外婆家在萊州灣有關。關於海產,一般以為都一樣,其實區別還是明顯的。 萊州灣地處溫帶, 又是黃河入海口,所出海產格外盛美。現在去外婆家鄉,通常買不到本地產品,市場充斥外地海產, 因為本地漁船一靠港,往往被外地采購一搶而空。其次,家鄉是泉城,居民飲用水是泉水,水質甘美。山東又蔬果食糧豐盛,因此自兒時味蕾便得到充分的開發。

 

在中國還不富裕的年代,商品經濟很不發達,所以那時候萊州海鮮主要供本地消費。海鮮從海上捕撈,價格低廉,而豬肉需要耗費糧食養殖,反而價貴。猶記得大舅家可愛的表弟,吃到豬肉包子,高興地滿街吆喝“大包子, 還有肉” (讀搭寶字嗨悠有),滿村聞之莞爾。現在表弟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從當年的吆喝也可看出其喜人的才幹。

 

改開初期海鮮不僅價格低廉,更為重要的是,那時候是天然野生無汙染。此時這種食材都難見,且價格不是一般人日常可以消費的了。由此可見,價格與價值不必要對等,至少不總是、不都是。明白說,金錢與價值不必一致。

 

若說因吃到嘉美海鮮而說天廚星入命,莫非當年萊州乃至於更多各有其鮮美物產的地方人人都是?我想也不盡然,也要對口味才行。 如我一般喜愛海鮮但厭棄豬肉的兒童並不算多。若欲吃豬肉而不得,那麽即使生在海邊,也不算口福圓滿了。

 

不僅有口福,我還因感官敏銳而挑剔,這隻有在產地才可以恣意了。比如喜文蛤和花蛤, 毛蛤就嫌棄。海虹也不愛吃,感覺濃鮮中有邪性。鮁魚覺有騷氣且粗糙,黃花、針良、偏口等等基本都喜愛。烤魚隻愛烤小幹海鯽魚(或許有誤,名字記不確切了)。醃螃蟹最愛醃火燎螃蟹,生著用大量的鹽醃製而成,肉如軟凍,半透明的無色琉璃一般,入口即化,香味迅即彌漫全部味蕾口鼻。對蝦、牡蠣、梭子蟹等,滋味也都是極對口的。海鮮在海邊的烹調往往清淡,比如新鮮花蛤,隻純用水煮就極鮮美,若加料反而壞味。又想起貝殼也美極了,鄉村不當回事, 當年巷口路邊一堆一堆的,我每每感覺可惜。

 

文蛤現今被過度采集,多是小小的了。曾帶兒子在香港漁村吃那小小文蛤,加有濃重的醬料,我覺得一般,兒子依然幹掉大盤。後來兒子去萊州小住,恰三舅和舅母回鄉居住,為他每日海產盈桌,三舅舅還親去海灘挖文蛤。再幾年後去故鄉開會,帶回二舅家表妹饋贈針良魚和野生捕撈對蝦,小朋友連鍋底都擦幹淨了。又想起更早時在小舅舅家,幼年的小朋友煞有介事的說,肚子裏還有點空,於是乎幹完滿盤雞翅中,也成為親友間經典笑談。單看兒子的口福,多是在我的諸位舅舅家享受到, 便可見我小時的美食際遇了。

 

小時候在外婆家吃得比自家豐盛。當年母親自願去青海工作, 是為了高工資可以寄給外婆養家, 母親下有五個弟妹,外婆養家就很艱辛。 外婆的才幹與意誌非凡,七個子女,經曆大躍進,都健康活了下來。據母親講外婆常年每天隻睡三小時, 不停地勞作——單七個孩子的鞋子,便不知耗幾許燈油。做為沒有母親在身邊照應的孩子,每去外婆家時總得到格外關愛,舅舅舅母們也一樣,吃到的應是比同齡表親們更好。我在外婆家的吃得愜意, 有一次表達出來,小孩子話語不周全,還曾惹得一位長輩生氣,因為她以為有好東西偏了我們。她的想法雖然也有理, 我卻並非為了當時價高的東西而樂,而是因鄉間隨時從地裏現摘現做的瓜蔬而喜,其鮮美不是城裏市場所能比擬的。但早時候從鄉村的角度,難以想象到這一點,便不免誤會了。

 

山東果蔬豐美廉價,母親擅講價,到了當季,每常以令人發指的低價大量買回,吃之不迭。那時候便主要吃蔬果,少吃主食。母親烹製家常時蔬很美味,我引以為常。到了大學,當同學們歡呼某菜好吃的時候,我常常陷入迷茫,“真的好吃嗎?感覺隻是一般。”

 

所以說, 即便是吃貨, 也可以領略高處不勝寒的風光。

 

而今我身為茹素之人,再來說口福令人生疑。不過我不僅是為健康,也因口味日趨清淡原味——既然不愛吃葷腥了,就不好算沒有口福。說到這裏想到一件事,孩子的口味,可能和母親孕期所食有一定關係。母親懷我時人在青海,吃不到家禽和豬肉。牛羊雖多,但是她受不了其膻腥,就隻有蔬菜糧食能吃。我因此巧合成為胎裏素。當然幼時雖不肯吃豬肉,但是我對於海鮮不反感。從這個個例類推,有可能是胎兒如果少接觸高等動物食材(恒溫動物),出生後就會少些熱衷。而今不少家長為孩子隻愛吃肉而無奈,不知如果孕期食譜更加均衡而非格外偏重肉類,會不會有所幫助?

 

今年從春天起,龍井、嶽西翠蘭、古樹生普、永春佛手等就源源不斷,四季的超低溫脫水蔬果,各地原產時鮮水果,棗生核、玫瑰糕、鮮花餅,各類堅果仁等零食也源源不斷。有機新糧的味道層次豐滿。有機農場直接送達的鮮蔬,使我再次領略兒時嚐過的滋味。父母來後令我停止送菜,卻又種植了滿園蔬菜,自己隨摘隨吃,更加美味了。感恩小康時代,種種心愛美食,難以盡敘。

 

很多素菜館追求模擬肉味,我不愛吃而且還有時吃了頭昏,不知其中添加了什麽,但有新開的“一葉一世界”藏茶小火鍋,令人喜歡,飯後但覺神清氣爽。和同事們聚餐,我不吃濃油重葷,卻有大盤鮮果,又有紅糖糍粑等清淨美味食物。同事們心下或有遺憾,我卻也難傳遞自己的自得其樂。滿天下鮮美的蔬果植物餐飲眾多,哪裏虧得到我呢?

 

可能朋友們知道我的刁鑽口味,時而寄過來鮮美素食,上述很多就是。又收到吉林汪清的野生榛蘑,朋友去汪清天橋嶺出差時發現的美味,特地寄來。將之簡單投入麵湯,便使湯味鮮美欲吞掉舌頭,榛蘑本身也入口脆爽,非超市所購可比。

 

吃得心滿意足之餘,這兩天又接連收到好友們寄來的秋葵幹、棗片、若羌栆、紙皮核桃,恰想到了天廚星入命,是以記之。

 

 

往期鏈接

 

【空林雅舍】垃圾與鮮花

【空林雅舍】天上掉餡餅後續之2002易武山生普之勝賞

【空林雅舍】初秋,路過記花

【空林雅舍】螞蟻觀察漫想與漫想之漫想(七)

【空林雅舍】螞蟻觀察漫想與漫想之漫想(六)

【空林雅舍】螞蟻觀察漫想與漫想之漫想(五)

【空林雅舍】螞蟻觀察漫想與漫想之漫想(四)

【空林雅舍】螞蟻觀察漫想與漫想之漫想(三)

【空林雅舍】螞蟻觀察漫想與漫想之漫想(二)

【空林雅舍】螞蟻觀察漫想與漫想之漫想(一)

【空林雅舍】檀香山的雨

【空林雅舍】兒時桐花

【空林雅舍】回憶一位剛強的女性,兼有感於瓊瑤一脈新文出世

【空林雅舍】朗誦:《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

【空林雅舍】天上掉茶餅之我的朋友是土匪

【空林雅舍】鍾點工小張

【空林雅舍】檀香山雨花樹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