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起我們家的過年菜呢,第一反應就是奶奶做的扣肉!菜譜十年前初上私房時就寫過了,試過的朋友們也都很滿意。這回就寫個新的~~~這道五香熏魚應該算江南菜吧?俺在江南呆過十幾年,也算第二故鄉啦:)
記得這是我第一道看菜譜學的菜~~~當年做了人妻,便想得做個合格的‘煮婦’。一般的蔬菜肉禽,有少年時給父母奶奶幫廚的底子,馬馬虎虎還能對付。但麵對海鮮,俺這個山裏人就缺乏實踐經驗啦!
於是買了本《大眾菜譜》,看見這個似乎也不那麽複雜,就選了它開練~~~後來就成了俺請客的看家菜之一了:)
菜譜所用的主料是新鮮烏魚,刺少肉嫩,非常好吃。俺這裏買不到,就選了這種比較細長的Mullet(鯔魚):
洗淨後橫切成一公分左右的厚片,用廚紙擦幹待用。
然後來準備五香汁,我給的是做這兩條魚的參考量。多點少點其實沒關係,味道自己嚐著滿意就好:
植物油兩大勺大火燒到五成熱,加切碎的蔥薑蒜各兩大勺(可根據自家的口味加減,多點比較香);炒香後先烹入兩大勺料酒(烹,就是沿著鍋邊滴入:),接著烹入一勺香醋(這是俺的發揮,記得小時候讀《百萬個為什麽》學來的:);再加入約半杯醬油,一勺白糖(最好是紅糖或冰糖),淺淺一茶匙(前麵說的都是湯勺:)五香粉,最後再跟據鹹度(多嚐幾次就有經驗了)加入適量的水轉小火熬煮,大概煮個五分鍾這浸魚汁就做好了:
然後要放涼才好用。所以我一般先煮汁,然後再去洗魚切片。這碗汁也是你可以按自己的口味發揮的地方~~~我用了幾個幹辣椒熗鍋,沒有辣味但多了點幹香。不喜歡五香粉的可以不放,或者喜歡其它調料的盡可以大膽的加。如果效果不好,頂多下次不加唄:)
下一步就是炸魚了~~~這種做法魚不需要事先醃製,越新鮮的魚越好吃。由於炸過魚的油有腥味,再炒菜不好吃。所以我用一個有點深度的小鍋,這樣可以少浪費點油:
一次放幾片,炸到外表金黃,撈出來浸到五香汁裏:
冷汁碰上還吐著油的魚塊,直往裏滲透,所以不用醃製也很入味。等下一鍋魚片炸好,就可以把浸好的撈出來了:
近點看:
再來一張:
用小鍋的優點是省油,缺點就是費時了。你說那麽費時請客會不會來不及啊?
不用擔心,這個菜是熱吃涼吃都很棒。所以你可以提前一兩天做好都沒問題,請客做下酒冷盤最合適不過了!
最後貼幾張以前做的:
風中秋葉
3-19-2015
謝謝建議~~~胡椒粉菜譜中沒有加,可能是跟五香粉不搭吧?
再說俺的菜一般都不以‘正宗’為訴求,而且經常篡改~~~比如糖,我家不喜歡太甜的菜,所以我減了量,而且寫明調料,讀者可以自由發揮:)
我也奇怪呢,不過菜譜就是這麽寫的~~~好像江南菜名常讓人疑惑,比如‘墨魚大烤’,其實也不是烤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