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哲學入門---導言

(2006-12-20 12:11:03) 下一個

NEGAL

導 言

  這是一本簡明扼要的哲學入門,是寫給沒有哲學基礎的讀者看的。一般說來,人們在進入大學之後才開始學哲學。我想,本書的大多數讀者都處在讀大學的年紀,或者是更為年長。不過年齡與哲學的本性並無關係,如果喜歡抽象觀念和理論論證的聰明高中生能讀到這本書,並且也能從中享受到哲學思考的樂趣,我將會非常高興。

  在掌握有關這個世界的大量知識之前,我們的分析能力往往就已經高度發達了。大概14歲左右,許多人就開始獨自思考哲學問題:什麽東西真實存在?我們能夠確切地知道某事嗎?是否真的有是非對錯?生命有意義嗎?死亡是結束嗎?幾千年來,關於這些問題有許許多多哲學著作,但是,哲學的素材直接來自我們生活於其中的世界以及我們與它之間的關係,而不是以往的著作。因此,即使是那些從未讀過這類著作的人,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想到這些問題。

  本書徑直介紹九個哲學問題,其中的每一個都可以被獨立理解,而不必涉及到思想史。本書不擬討論過去的偉大哲學著作,或者這些著作的文化背景。哲學的核心在於一些特定的問題,而在麵對這些問題時,具有反思能力的心靈就會自然而然感到困惑。開始學習哲學的最好方式就是直接思考這些問題。一旦開始了這種思考,你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些想要解決同樣問題的人們的著作了。

  哲學不同於自然科學和數學。它不像自然科學那樣依賴於實驗或觀察,而隻是依賴於思想;它也不像數學那樣有形式化的證明方法。研究哲學隻是提出問題、進行論證、形成觀點,並且思考對它們可能的反駁,從而弄清楚我們的概念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我們每天都使用一些平平常常的概念,卻從未加以反思;而哲學的主要工作就是去詢問和理解這些概念。曆史學家可能會問在過去的某個時間發生了什麽,但是哲學家會問:"時間是什麽?"數學家可能會探索數之間的關係,但哲學家會問"數是什麽?";物理學家可能會問原子的成分是什麽,或者重力是由什麽引起的,但是哲學家會問:"我們怎麽知道在我們自己的心靈之外,還會有別的東西存在?"心理學家會去研究孩子是如何學會一門語言的,但是哲學家會問:"是什麽使得一個詞意指某個東西?"任何人都可以問,不買票溜進電影院是不是錯誤的,但是哲學家會問:"是什麽使得一個行為有對錯之分?"

  如果我們在一生的大多數時間裏,不把時間、數字、知識、語言、對錯等等這些觀念看成是天經地義的,我們就無法正常地生活;但是,在哲學中,我們深究的是這些觀念本身。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更深入的理解這個世界以及我們自身。當然,這並不容易。你要探究的概念越是基礎,可以幫助你的工具也就越是匱乏。這裏沒有多少東西可以讓你不假思索地相信,或者視為理所當然。所以說,哲學思考是一種多少有點讓人感到暈眩的活動,而且其成果中沒有多少可以長期免於非議。

  我相信,學習哲學的最好方試就是去思考特定的問題,所以這裏也就不再贅述哲學的一般性質了。我們將要思考的九個問題如下所示:

  1.關於我們心靈之外的世界的知識

  2.關於他人心靈的知識

  3.心靈與大腦之間的關係

  4.語言如何可能

  5.我們是否有自由意誌

  6.道德的基礎

  7.何種不平等是不公正的

  8.死亡的本性

  9.生活的意義

  這些隻是從許許多多哲學問題中挑選出的一部分。

  關於這些問題,我所說的隻反映我個人的觀點,而並不一定代表大多數哲學家的想法。或許關於這些問題,大多數哲學家並沒有一致的觀點:哲學家總是彼此分歧,並且任何一個哲學問題都不止有正反兩麵。我個人的看法是:這些問題中絕大多數都尚未解決,並且其中一部分或許永遠也無法解決。然而,本書的目的不是要給出答案--即使我本人認為正確的答案--而是以一種非常平易的方式把你引向這些問題,使得你自己能夠對這些問題感到疑惑。與其先學上一大堆哲學理論,不如先對這些理論所要嚐試解答的哲學問題產生疑惑。而產生疑惑的最好方式,就是考察一些可能的答案,然後看看它們都還有些什麽問題。我會嚐試著讓這些問題留下進一步思考的餘地,但是,即使我說出了我自己的看法,除非你覺得它確實有說服力,否則你也沒有理由相信它。

  有許多精彩的哲學導讀收錄有過去偉大哲學家的著作以及晚近哲學著作的選段。這本小書並不打算取代那種導讀的方式,但是我希望它能以一種盡可能清晰和直接的風格,讓你對哲學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如果你讀完了這本書之後還想做進一步的深入了解,就會發現,關於這些問題除了我所討論的之外,還會有那麽多其他可說的內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