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 | 來源 |
35篇 | 中國最權威最官方的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的報道 |
1篇 | 163 網易新聞 |
1篇 | sina 的專題 |
1篇 | sohu 的專題 |
1篇 | 出國留學網對其他國家的教育情況介紹 |
1篇 |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 |
項目事件 | 國際慣例 | 中國國情 | 資料數據出處 |
中國各大銀行根據“國際慣例”, 收取跨行查詢費等30餘項收費 | 資金充足率:《巴塞爾協議》規定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應當在 8% 以上. 世界十大銀行在 1999 年的資本充足率為 11.5% | 資金充足率: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隻有4.5%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托辭“慣例”的中國銀行離“慣例”有多遠? |
工作效率: 員工人數:與中國銀行資產規模相當的匯豐銀行隻有 3萬多人 人均利潤: 花旗銀行、德意誌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人均利潤為 5萬多美元 淨資產收益率: 花旗銀行為 20% 左右,渣打銀行為 14% | 工作效率: 員工人數:中國銀行 20 多萬人 人均利潤:國有商業銀行大約隻有1000 美元 淨資產收益率: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隻有 3% 左右 | ||
銀行監管體係: 國際通行標準銀行內部的稽核人員應占員工人數的5% | 銀行監管體係: 中國金融係統中稽核人員的比例還不到1% | ||
跨行查詢收費: 跨行查詢費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國際慣例”。 首先,並不是所有國家都收取這筆費用; 其次,即使有這筆費用,在很多國家也是發生在銀行之間,持卡人並不需要為此買單 | 跨行查詢收費: 2006.05.18, 四大國有銀行同時發出公告: 根據國際慣例,2006.06.01 之後,對跨行查詢收取費用: 境內查詢費金額為0.3元人民幣,境外查詢費為每筆4元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跨行查詢收費:哪來的國際慣例?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四大行6月起開收跨行查詢費 消費者無可奈何 | |
醫改市場化,醫療產業化 | 英國:全民公費醫療 巴西:全民公費醫療 日本:每個日本國民都要加入國民健康保險。國民看病交 30% 醫療費即可,剩下的 70% 由醫院和居民所在的地方政府結算 美國:2003年,美國當年的國民醫療總開支高達16790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5.3%。而在醫療總開支中,公共部門的投入,即由美國聯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投入的經費,占到46%。假如把美國各級政府為醫療保障提供的稅收減免也考慮進去,則公共投入所占的比重會超過60% | 郎感平說:醫療市場化後,導致醫生看錢不看病,窮人生不起病,看不起病。 2005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醫療衛生體製改革的報告》認為:總體講醫改是不成功的,其根源“在於商業化、市場化的走向違背了醫療衛生事業的基本規律” 2005.10月衛生部表示:“衛生部從未表態說過醫療改革不成功,也不同意醫療改革不成功的說法”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郎鹹平:醫生看錢不看病, 市場化將毀醫改教改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國務院研究機構稱我國醫改工作基本不成功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衛生部否認醫改失敗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公私結合——普通移民眼中的美國醫療製度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也談美國的醫療製度 國外醫療體製:日本國民看病不難 巴西全民免費 |
機場建設費 | 國外大多數機場都不收取機楊建設費 | 在國內,即使使用了10多年的老機場,也照樣收取機場建設費。乘客們得到的解釋是:“這是中國國情”。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跨行查詢收費:哪來的國際慣例? |
教育產業化 | 大多數國家實行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日本甚至提供免費的營養午餐。 德國:實行12年製的義務教育,公立學校學費全免 日本:二戰失敗後的日本,1947年《基本教育法》實施, 9年免費義務教育。1969年起實施完全免費的義務教育,從小學1年級至初中全體學生所用教科書免費供應。 英國:英格蘭、威爾士和蘇格蘭實行5~16歲義務教育製度,北愛地區實行4~16歲義務教育製度 澳大利亞:中小學12年義務教育 | 根據中國國情,國家財力不堪負擔。育產業化把學生作為商品在盈利。 大部分高等教育實行高收費, 全國都實現了普遍的收費“並軌”。從1980到2006的三代大學生,學費漲了100倍, 但人的收入並沒有同步提高. 20世紀末全國中小學有危房約1300萬平方米,集中在中西部農村。 中國教育工會調查,中國有2/3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拖欠中小學教師工資,目前已累計拖欠 100多億 (另一份數據: 2004年,全國政協的一份提案披露:我國現有公務用車約400萬輛,每年耗資約 3000億元,大約相當於國家為三峽工程投資的3倍) 2006年, 江蘇南京工業大學調查: 大學1年需要花費 1.1萬元,江蘇省統計局資料顯示,2005年,江蘇省農民人均純收入不過 4239 元。這意味著三個農民才能供起一名在校大學生。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教育產業化”何時停止為害教育?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中央黨校調查: <中國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的困境與出路>報告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三代大學生學費漲了100倍 政協委員現身說法痛擊教育產業化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公車私用與法治精神 留學出國網: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概況,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概況, 澳大利亞聯邦概況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和人力資源是立國之本---美、日、韓追趕先進國家的曆史經驗 搜狐財經聚焦:高等教育:農民的奢侈品? |
GDP 投入: 世界平均: 4.2% 韓國 1984年:13。3% 加拿大 1998年: 6.16% 澳大利亞 1998年: 5.46% 美國 1998年: 6.43% 美國 1999年: 7.1% 美國 2000年: 7.0% | 中國 GDP 投入: 2000年: 2.79% 2001年: 3.19% 2002年: 3.30% | 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和人力資源是立國之本---美、日、韓追趕先進國家的曆史經驗 | |
言論: 日本亞細亞大學委員長容應萸:“我不讚同‘教育產業化’,教育就是教育,教育就是培養人才!” 韓國高麗大學校長表時烈: “教育產業化?我沒聽過。我不懂這個概念。” | 言論: 國內一位市長表示:對高中階段教育,今後政府不僅要“斷奶”,而且要讓學校創收,向財政上交 。 郎鹹平說:教育市場化, 剝奪窮人上學機會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教育可以“產業化”嗎?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郎鹹平:醫生看錢不看病 市場化將毀醫改教改 |
項目事件 | 國際慣例 | 中國國情 | 資料數據出處 |
國家實行房改,房價根據“國際慣例”,不斷上漲。 | 國際慣例: 資本主義國家的居民確實都是自己買房子。 國際慣例的背後: 他們買房子的同時也買了地產,可永久繼承。 | 房價與國際結軌。土地使用權參照“中國國情”: 中國土地國有, 實行“房地分離”,任何人不得買賣土地。購買房產,最多獲取70年土地使用權。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跟國際接軌, 比照巴黎北京合理房價是2134元 |
高薪養廉 | 國際慣例: 新加坡、香港高薪養廉 國際慣例的背後: 香港:擁有廉政公署,嚴厲的監管體係 新加坡:嚴厲透明的監管體係 | 2006年,政協委員張俐娜說:“司法和執法人員的工資水平低,是滋生‘司法不公’、‘執法不嚴’的溫床”。 公務員已經根據“國際慣例”三番五次加薪。但是,相應的監督機製卻又因為“中國國情”依然滯後。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政協委員熱議:對執法人員以“高薪養廉”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廉政保證金”難收其效 |
燃油稅 | 國際慣例: 目前,世界發達國家普遍實施燃油稅:美國對汽油征收30%的稅率,93號汽油零售價格約為每升4.3元人民幣;英國稅率是73%,油價約為每升12.2元人民幣;…… 國際慣例的背後: 美國現擁有的8.9萬公裏高速公路,隻有大約8000公裏是收費路段,並且收得很少。在美國中西部地區,絕大多數公路甚至連收費站都沒有 | 中國國情 各種稅費名目多從: 養路費、車輛使用稅、車船費、過橋費、 全世界建有收費公路的國家與地區共有20多個,建有收費公路14萬公裏。在這14萬公裏收費公路中約有10萬公裏在我國. 我國已建成公路中,高速公路的90%,一級公路的80%,二級公路的40%以上,都是收費公路.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收費混亂的高價公路:地方得利 全局“輸棋”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開征燃油稅誰獲益? 誰吃虧?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本田老總:希望淨化汽車消費市場減少額外費用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我國將調整公路收費政策 |
油價上漲 | 國際慣例: 國際原油價格執續上漲。 國際慣例的背後: 世界無鉛汽油的硫含量標準,不得大於0.02%; 烯烴含量不得大於20% | 為與國際結軌,國內油價緊跟國際原油價格上漲。 中石化華北研究所的分析報告:相比世界無鉛汽油的硫含量標準與烯烴含量標準,目前我國的汽、柴油質量與國際水平有著較大差距. 導致尾氣排放量增加,增加了對環境的汙染,而且對車輛造成了較大損傷,目前我國的汽車故障中有6%是油品問題直接引起的,有50%是間接由燃油質量問題引起的. 車用無鉛汽油抽樣合格率為74.2%。其中,93 號車用無鉛汽油近三成不合格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別讓"國際慣例""中國國情"成利益集團牟利借口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93號無鉛汽油抽樣合格率僅為74.2% 近三成不合格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油價接軌矣!“油品”接軌乎? |
國際慣例的背後: 2006.11, 財富雜誌公布2006全球企業社會責任排名數據顯示: 英國石油公司 第22名 荷蘭皇家殼牌集團 第32名 | 中國國情: 中石油高喊: “國際原油價格上漲, 國內成品油價格跟不上國際油價的漲幅,企業虧損嚴重” 中國國情的背後: 中石油自己公開2005年度業績,公司以1333.6億元淨利潤蓋過日本豐田公司成為亞洲最賺錢的公司 2006.11, 財富雜誌公布2006全球企業社會責任排名數據顯示: 中石油排名63,名列倒數第二(倒數第一是的中國國家電網公司)。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中國石油一年淨賺1756億元 高額利潤引人關注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邊喊虧邊賺錢 中石油上半年淨利潤達616億元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中石油 巨額利潤愧不愧? 網易新聞: 財富公布企業社會責任排名 中石油國家電網倒數 | |
國際原油價格在 2006.07.14 日後一路下跌 | 國際油價上漲時,國內油價緊跟“國際慣例”隨其後連續上漲; 國際油價一路下跌,國內油價不降。說是“國情不同”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跟漲不跟跌,漲價就是硬道理? | |
飛機失事賠償標準 | 國際慣例: 2005.07.31, 《蒙特利爾公約》在中國正式生效,所有乘坐從中國內地出發的國際航班的乘客,萬一發生傷亡,最高可以獲賠109萬元 2002.05.07日北方航空大連失事,112人全部遇難。其中8名外國人的遇難家屬,按“國際慣例”賠付15萬美元 | 中國國情: 國內航班還是按“老規矩”,最高隻能賠7萬元,這一“老規矩”從定下之日起至今已10多年沒動過。 2002.05.07日北方航空大連失事,112人全部遇難。機上中國人按“中國國情”,每個賠付7萬人民幣,同時因為按人道主義精神增加6.3萬元。共 13.3萬人民幣。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同樣的傷亡不同的賠償 新浪專題:北方航空公司一客機在大連墜毀 |
電信資費 對於“取消月租費”和“實現單向收費”的強烈呼聲,信息產業部電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專家認為,收取月租費並不是因為缺錢,而是國際慣例 | 國際慣例 國際上大多采用“月租費+通話費”的收費模式 國際慣例的背後: 1. 沒有收取初裝費的慣例 2. 按秒計費 3. 單向收費 4. 電信卡多數國家不設置有效期,餘額可消費 5. 人們用於電話消費的金額不到收入的5% 6. 美國手機打國內長途和在本公司服務區內的全國漫遊均沒有附加費用,隻有使用了另一家公司的網絡服務才被視為真正的“漫遊”而收取適當費用 | 中國國情 1.“技術原因”無法以秒計費 2. 雙向收費 3. 收取初裝費 4. 電信卡餘額不退, 使用有時間限製 5. 中國人用於電話消費的金額達到了8%—10% 6. 高額的漫遊費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月租費皮球還要踢多久?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價格戰”究竟讓誰“很受傷”?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五電信運營商承諾取消霸王合同 月租費爭議未決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國外手機資費低,其實沒有什麽奧秘! |
根據國際慣例機票超售。 乘客持有機票卻無法登機,原因是一個航班隻有200個座位,但航空公司卻根據“國際慣例”銷售出去205個座位. | 國際慣例: 每次航班允許超售3%至5% 國際慣例的背後: 國外航空公司對於超售製定了非常完善的補償措施,除改簽其他航班外,還會為乘客提供機票優惠、金錢補償等措施,同時,往往在售票前就告知乘客為超售的機票,乘客可以選擇是否購買 | 中國國情:目前國內的航空公司采取的一般做法是改簽下一航班或免費為乘客升艙.無超售補償的具體規定;航空公司事先一般不告知乘客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乘客持有機票卻無法登機 南航"超售"機票引訴訟 |
銀行不設廁所 | 沒有在網上查到這個國際慣例 :) | 昆明一老人在銀行排隊時被尿憋暈,責問銀行為何不設廁所,銀行說這是跟國際接軌 | 新華通訊社之新華網: 愛托辭“慣例”的中國銀行離“慣例”有多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