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北美,所見的月亮未必比中國的圓,不過所見的水果確實比原來見到的多,個頭也普遍的大。各種瓜果梨桃四季不斷,諸如蘋果、梨、柑橘和葡萄等常見水果,每個都有好多品種,有點超市還將區別一一列出,以供顧客選擇。香蕉似乎是最便宜的,體形碩大如棒球手套廣告,一般價格為三、四毛錢一磅,一家著名的便利超市甚至用香蕉為招牌標誌,彰顯其低價親民的經營風格。
這裏水果的賣相都很誘人:各種蘋果似乎都經過拋光,油亮油亮,個個都現成的拍馬屁道具。大小如雞蛋的草莓,連蒂帶葉、紅綠相偎碼放於塑盒之中,明白地告訴你咱是“靈根育孕”、“自然天成”。櫻桃大小如鵪鶉蛋,一般不圓,扁鼓鼓的帶著把,像吃足了氣的紅桃心。木瓜青黃相間,圓砣砣的一如凶器,估計都是當年安祿山擲傷太真乳的嫡傳,難怪上古“投我以木瓜”都是小夥子,是得有點力氣。可能咱是“木瓜”腦袋(但願有此豔福),這明明是很香豔的東東,怎麽會成為“傻瓜”的同義語呢?有一種柚子,名喚“西施”,用刀小心剖開,內瓤若樨齒編貝,履膜及周沿呈水暈緋紅色,濃淡有間,吹彈得破,更有一種香馥彌漫其間,說不得吃不得還又割舍不得,真是美得無可奈何。
中看又中吃的自然是上品,老少鹹宜自然是皆大歡喜,不過眾口難調,“甲之佳肴,乙之毒藥”這也是難免的事,有些品種之所以希見,估計與其所受喜好範圍大小有關,像燈籠果,大小如小圓櫻桃,皮裹細籽,粒粒可見,顏色金黃剔透,入口酸香宜人,不喜歡的人則覺得“澀嘴”。鱷梨皮糙肉卻很細,故又名“牛油果”,更貼切其肉實的味道,其肉實狀似牛油,無色無味,西人常用其做色拉,塗抹麵包,我覺得它應該歸隊蔬菜,沒必要在水果堆裏受委屈。蔓越莓,又名“鶴漿果”是釀造飲料的主要原料之一,形狀一如桑葉果,超市也有塑盒裝出售,樣子很誘人,但其口味實在是乏善可陳,上一回當就夠了。
當然水果之所以為“水果”,新鮮是最要緊的,依五莊觀小道童清風明月的經驗:“(水果)久放不得,若放多時即僵了,不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