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子

回憶個人往事,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個人的經曆,個人的思想狀態。比如“文革”,是一個曆史時期,個人經曆了一些什麽事情,在什麽樣的思想
正文

童年生活

(2007-02-03 01:36:44) 下一個

童年生活中的時代印記

在我的童年生活的記憶中,總是留著一些不可磨滅的印記,比如“過年”。首先,我必須申明,我說的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中國雲南邊城的過年的往事,距離現在已經有七八十年了。我記下這些我走過的腳印,無非表明自己對生命還有一點留戀罷了!

快過年了,我看著母親們忙忙碌碌地做著各種過年的準備。要準備供菩薩的東西,比如擦拭一些銅器:黃銅的燭台、紅銅的香爐、銅罄等等,經過擦拭的銅器會變得鋥亮。要向苗族婦女購買一籮筐一籮筐的青鬆毛存放在東屋山牆旁邊的夾道裏,準備過年的時候鋪在正房中間叫做堂屋的地上;要把收在櫃子裏的繡花桌圍拿出來,準備係在大方桌前沿兒,好在方桌上擺放供品。要一兩個人切年糕,昆明人把這樣的年糕叫“餌塊”,把七八塊大年糕切成薄片再切成細絲狀,這種絲狀的年糕,我們叫做“餌絲”。切出來的“餌絲”至少要儲備夠一家人食用四、五天的數量,因為按照當時的規矩,從年初一到初五都不許動用刀剪。到了初五,叫做“破五”,就是解除節日禁令的日子,也就是說初五以後,就可以動用刀剪,可以不用遵守過年的規矩了。母親還用紅紙剪一個小葫蘆和一把小剪刀,貼在堂屋的門後邊,葫蘆口和剪刀口都向下,說是可以避免一些口舌之災和病痛。葫蘆是裝中藥的器具,倒著貼,就是不用藥的意思不用藥自然就是沒有病痛。剪刀自然是象征口角糾紛。後來看到其他地方的許多剪紙花樣,才知道北方人過年的時候有剪紙貼窗花的習俗。對於這樣的手工藝作品,昆明人可是落後了。

正房的堂屋是節日活動的中心,坐南朝北的堂屋裏,靠北牆有一張大條桌,條桌的長度正好和堂屋的長度相當。北牆的正中是佛像,條桌上就放著供奉菩薩用的香爐燭台之類的東西,靠牆的東部的條桌上是孔夫子牌位,佛像的西部的條桌上是祖宗祠堂,是一個木雕的小房子,小房子有六扇精致雕花的小門。打開小門可以看見裏麵有祖宗的牌位。

過年的前兩天就在大條桌中央供菩薩的地方擺好黃銅的燭台、紅銅的香爐、銅磬和木魚。再有一張方桌緊靠條桌放著,然後在方桌靠北的中部放一個大銅盤,大銅盤裏擺上一個黃色大米鑲嵌著紅色大米的“福”字做成的大米花團,它的直徑約三十公分。這樣的米花團也叫“歡喜團”有全家團圓共慶新春的意思。這種米花團的原料和製作方法和平時吃的米花糖一樣,就是形狀有一些改變罷了。大米花團的兩邊分別擺著幾個小一點的盤子,擺放幾種水果,雲南出產的水果當中的香櫞和佛手是必備的,因為它們有和菩薩結緣的象征意義,而且這兩種水果保鮮的時間長。顧名思義,這“佛手”的名字,就是因為它的形狀像人的一隻手,因為果實長到一半的時候,自然從頂部分出三四個叉來,就像一隻手掌連著幾個手指頭那樣。這兩種水果都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果香味,有一定的觀賞價值。新鮮的時候並不好吃,一般是做成果脯之後食用。還有一種水果是必有的,那就是石榴。石榴在過分成熟的時候,果皮會自然地裂開,綻露出一部分石榴子兒,像一顆一顆的紅寶石,煞是好看。石榴的象征意義就是希望家族人丁興旺,多子多孫。

方桌對著堂屋的門的一麵係上一塊繡花圍桌,堂屋的地上鋪上一層青鬆毛(鬆樹的葉子,形狀細長,本地人就叫它‘青鬆毛’),方桌的前麵放幾個跪拜用的蒲團。正房走廊的兩邊柱子上貼上寫著黑色毛筆字的大紅紙對聯。經過一番精心的準備和安排,節日氣氛就顯露出來了。

除夕那天晚上,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團圓飯。除夕之夜,人人都要“守歲”,就是全家人都不睡覺,要等到子夜的時候放一掛炮仗,算是“辭舊迎新”。“守歲”的時間很長,所以允許大家做一些遊戲。大人們最普通的就是打麻將,或者推牌九。孩子們玩一些簡單的賭博遊戲,比如一群人圍在一張桌子周圍,輪流把六顆“色子”(一種刻著小圓點兒表示數字的骨頭做的立體小方塊)投擲在一個大碗裏,看“色子”上加起來的數,誰擲的數最大誰就贏,別人就要給“贏家”送上幾個銅板(當時流行的一種最小單位的貨幣)。總之,過年的時候,可以玩一陣子。

其實,“牌九”和“麻將”,如果不作為賭具,卻也還算得上是一種智力遊戲。沾上“賭博”的邊兒,就讓一些人側目了。

年初一的早晨,會在堂屋裏的方桌上擺上一大塊米年糕。這種米年糕是用浸過水的大米用石磨磨成米麵,蒸的時候,籠屜裏要放一塊屜布,隨即把米麵均勻地撒在屜布上,到一定厚度的時候,撒一層紅唐,再撒米麵,再放一層紅糖,再撒一層米麵,最後在米麵的表層撒上一些青紅絲做點綴。蒸出來以後就是一大塊有三個層次的年糕。一家人拜過菩薩以後就可以把米年糕切成小塊作為點心讓大家分享。中午飯吃的就是年前準備好的“餌絲”,有點像北方人吃麵條,不過調配的澆頭用肉末做“臊子”,再加雞湯。大年初二,晚飯的時候,製作的菜肴裏一定要有一條魚,取其“年年有餘”的意思。

有錢的人家,住的房子大,可以把舞龍燈的叫到家裏來舞一陣,同時放幾掛炮丈,給一些“賞銀”作為酬勞。不過最熱鬧的還是到街上去看舞龍燈有意思。在我記憶中到正義路去看舞龍燈是最熱鬧的場所。正義路上有幾家大商店。舞龍燈的人停在商店門前,使出全身招數舞了起來,意思就是希望大商店裏的老板多給一些賞錢。商店的老板偏不立即兌現,卻從樓上放出一掛炮丈劈哩啪啦一陣響了起來,炮丈的火星飛濺碰到舞龍燈的人身上,燙得他們即刻舞起龍燈,一方麵想要博得老板高興,一方麵希望借此躲避可能濺在身上的火星。

印象中,那時的政府會組織開展“提燈會”的活動,自己家裏可以用竹子劈成的篾片編製燈籠。到提燈會的那天,各式各樣糊著半透明的彩色紙,點著蠟燭的燈籠就在街上出現了。你會看見一種搭成兩個菱形的框架半交叉地套在一起的燈籠。這種燈籠大多是自己做的。還有一種比較簡單容易的是做兔子燈籠。做兔子燈籠的頭稍嫌麻煩,但是兔子燈籠有一個中空的大肚子,肚子上端不能糊紙,要留出一個四方形的口來,從這裏把蠟燭放進去,也讓空氣從這裏流通,蠟燭就不會滅了,也比較安全。然後在方形口的四個角上各拉一根繩,歸總在一起,再在距離一尺左右的地方打一個結,用一根小竹竿挑起來,就可以參加“提燈會”了。這就是提著燈籠參加的一種節日遊行活動。除了“提燈會”,還有“燈展”,“燈展”的活動是固定在一個地方展示各種精心製作的彩燈的地方。在燈展的地方,我喜歡看“走馬燈”。

“走馬燈” 的體積比較大,而且製作工藝複雜。有的“走馬燈”的外形,像一個六麵形的大宮燈,裏麵有一層畫著各種圖形的畫麵。“走馬燈”的中心部位也是有燈的。在燈光的映照下,“走馬燈”裏的不同畫麵會連接不斷地自動旋轉起來,不停地朝著一個方向移動。小的時候簡直想不出來“走馬燈”裏的圖畫為什麽會走動。隻是覺得新奇有趣。

昆明有一條街叫文明街,也是青石條鋪的路,路麵比較寬。過年的時候,昆明人喜歡逛文明街,就像北京人喜歡逛廠甸一樣。文明街有節日的食品和玩具。許多商品不是在店鋪裏。而是陳列在路邊的地攤上。

這樣的記憶僅僅留在童年生活當中,漸漸長大以後,迎來一個戰亂的年代,就沒有這樣的事情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