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人與海》中的謎團

(2006-09-17 15:15:01) 下一個
我怕讀名著,尤其外國名著,尤其專家學者一致予以高度評價的外國經典名著。

曾經有過一次痛苦的體驗。

剛來巴西時,每晚入睡前,坐在床上,捧著筆記本電腦,讀從網上下載的《追憶似水年華》中文譯本。讀了月餘。盡管我在法國的毗鄰住了20多年,但對書裏所寫的仍然感覺非常隔膜。無非一些家庭瑣事,爭風吃醋,讀來味同嚼蠟,最後隻好放棄,但腦子裏留下一個歪念:名著,名著,盛名之下,其實難符。以己度人,哪個老外,要是能讀得進去《紅樓夢》,裏麵那些如何吃螃蟹,如何猜謎,如何放風箏,如何作詩……,我就服了他了。

但我不死心。我的悟性真的就這麽低下麽?真的就和名著們無緣嗎?所以,這幾天又試一次,讀了《老人與海》。結果更糟:不是味同嚼蠟,而是有所不堪——為今天的人類仍然用那條無辜的大馬林魚來證明自信,來證明自己能夠超越極限而不堪。

當然,沒理由責怪海明威。他寫小說的那個年代,與天鬥,與地鬥,與獸鬥,仍然是人類引以為驕傲的事情。然而,今天,概念早已變了。今天,如果武鬆再世,重過景陽崗,又打死一隻老虎的話,那麽,最後四腳朝天,被山林警察捆下山的,就不是老虎,而是他武二郎本人!

擁有十八般兵器的老人,殺死“手”無寸鐵,腦容量不及他一半的大馬林魚,其性質,和西班牙鬥牛士殺死那可憐的牛有什麽區別?

而且,捕魚經驗豐富的老人,把死去的大馬林魚捆在船邊時,怎會想不到鯊魚可能來襲?又怎會在與鯊魚的一次次搏鬥的間隙當中,沒想到割下一些馬林魚肉放在船上,以至於就那麽幹等著,直到徹底輸光?

究竟是人愚蠢,還是牛,抑或魚?

“一艘船越過世界的盡頭,駛向未知的大海,船頭上懸掛著一麵雖然飽經風雨剝蝕卻依舊豔麗無比的旗幟,旗幟上,舞動著雲龍一般的四個字閃閃發光——超越極限!” 據說海明威是這樣評價他的作品《老人與海》的。

海明威當年可以這樣說,但我們今天再鸚鵡學舌,應該感到不好意思。因為,今天的人類,早已打遍天下無敵手,不能再從與天鬥、與地鬥、與獸鬥當中來顯示自己的威風與自信了。對於今天的人類來說,最險惡的生存環境,莫過於人類社會本身。他人即地獄。因而,隻有與人鬥,才能說明一些有關勇氣、豪氣之類的問題。這實在是一個莫大的諷刺。我從《老人與海》中沒有讀出自信,倒是讀出了這樣一個諷刺。

我的閱讀體會或許可以說明,隨著時代觀念的變遷,即使像《老人與海》這樣一部文學經典中的經典,其所指和能指之間也會發生裂變,產生鴻溝。這恐怕是連海明威也始料未及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