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孩子,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

(2006-09-17 14:33:12) 下一個

這文章的題目是個時間狀語,我常用它來引起一段話,告訴我家孩子,我像他那麽大的時候,已經會幹什麽了,例如,會獨自走很遠的路上學了,會打醬油了,會讀很厚的、沒有圖畫的、全是字的小說了,會做複雜的玩具了,會背乘法口訣表了,會買菜了,會做飯了,等等,等等。當我第N遍說起這個時間狀語的時候,突然意識到,孩子其實是一個時光隧道,透過他,我在看著我的過去。

這個孩子從三歲半起和我們一起生活,他前幾天剛過了九歲生日。五年多的時間裏,我經常在想我像他這麽大的時候在幹什麽。

我三歲半時的記憶一片空白,四歲半時也沒什麽。莫言自稱記得兩歲時掉到糞坑裏,哥哥把他撈起來,弄到河裏打上肥皂,用水清洗,河水滾燙,村人問他糞湯是什麽味道。我懷疑他是把別人的敘述當作記憶了。五、六歲時發生的事情,我倒還記得一些。偷過奶奶的一張兩元的鈔票,買了冰棒後,把一張兩毛的票子又放回奶奶的口袋裏——我以為兩者顏色差不多,都有個“貳”,是一回事兒;上幼兒園時逃學,躲在垃圾箱裏;恨我父親,因為他不讓我吃家裏飯桌上的窩頭,說我在幼兒園吃過飯,營養夠了——那時正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

這些事情,我家孩子自然都沒經曆過。他生下來後住奶奶家,要什麽,便有什麽。來到我家,仍然如此。那時,我還在列日大學上班。夏日裏,每天下班,接了他,就帶他到街上買冰淇淋。我牽著他的一隻小手,他用另一隻小手拿著圓錐形的餅幹卷,上麵坐落著一個或紅或黃或白的冰球。有一次,剛出冰淇淋店,“呱幾”一聲,那球掉到地上,摔成一灘泥,又返身再給他買。

當然,有些悲慘的事情,他經曆過,我卻沒有。比如,剛上幼兒園的第一天,他的臉上就被人咬了一口,圓圓的一圈兒牙印,放學時老師也沒說,晚上洗澡時才發現,想不出來會是什麽東西咬的,問他,他什麽也不知道,是第二天問老師才明白的。他剛到比利時,還不會說法語。那天送他去的時候,隻告訴了他“大便”、“小便”的法語怎麽說。在另外一個幼兒園裏,他被別的小孩推倒,後腦勺撞到暖氣片上,老師起初沒看見,直到血流了一脖子,流到了衣服上老師才發現。是我老婆給他打的麻藥,縫的針,他痛得發抖,卻一聲不哭。這樣的事情,我都沒經曆過。我沒有在還不懂事的時候,就被送到一個不懂也不會說當地話的經曆。沒有小朋友一起玩的孤獨,我也沒經曆過。我像他那麽大時住在內蒙包頭,一個街坊,好幾棟樓,大大小小幾十個孩子,成天在外邊瘋,除了吃飯睡覺,誰在家裏呆著啊?可是他不行。那時,我們住在一條小街。街坊鄰居倒是有幾個他那麽大的孩子。可他不認識人家,也不會說人家的話,不敢去找人玩,人家也不來找他玩。他隻好在家裏纏著大人玩,和我在地上打乒乓球;跟六十多歲的奶奶踢足球,他射門,讓奶奶守門,還一定要戴上手套。我常問他,“維維呀,你寂寞不寂寞?”他瞪著一雙黑黝黝的大眼睛,仰頭看著我,不懂我的問題。什麽叫寂寞?我是27歲來到比利時以後才明白的。他剛四歲,又如何能懂?惟其不懂,更令懂得的人心痛。

上小學以後的記憶就比較多了,特別是小學三年級以後,可以說,如果願意花功夫想的話,好像每一天做的事情都能想得起來,以至於我家那孩子現在無論幹什麽,我都能想得起來我當時相應的在幹什麽,你說怪也不怪?總起來說,我喜歡讀書,卻不喜歡上學,從來不喜歡。這孩子和我恰好相反,他不喜歡讀書,對上學卻沒意見(中文學校除外)。不知道為什麽。也許,是老師的原因吧?我的老師很厲害,他的老師很和藹;我的老師滿腦子政治,勢利眼,他的老師不懂政治,也不關心家長姓甚名誰;我的老師訓起人來滿嘴髒話,毫無師德,他的老師苦口婆心,像個牧師,孩子在課堂上說話、做小動作,她竟然一點辦法也沒有。

關於我的老師是勢利眼的說法,有必要補充兩句。我那時上的是職工子弟小學。從廣義上講,家長都是老師的同事,哪個家長官大,老師們心知肚明。在當時那種個人的吃喝拉撒睡都和單位息息相關的社會裏,這樣的學生—老師—家長之間的三角關係能產生什麽,是不言而喻的。

這孩子成天看電視,不喜讀書,是件令人擔心的事情。三年級了,我說你得看書了,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已經看過好多本大人們看的字書了。有一次,拉著他到書店買了一本《小王子》,命令他每天看兩頁。他哭鼻子,說看不懂。開家長會的時候,我跟他的老師說了這件事。老師責怪我,說《小王子》這樣的書,是中學生看的,至少也得是高小的學生。她還批評我的行為是拔苗助長,有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一輩子對書反感。我隻好作罷,心想,我三年級時看的書比《小王子》複雜十倍。這孩子看來是當不成作家了。後來再給他買書,就由著他,願意看什麽,就買什麽。九歲生日那天,買了兩本Dragon Ball,其中一本是他自己掏錢買的。他說今天是生日,要買兩本書,我說可以,但必須有一本是字書。他不同意,還生氣。他過生日,我不想訓他。妥協的結果,我掏錢買一本,他掏錢買一本,都是Dragon Ball。小小人兒,已經有了私房錢。我老婆每周給他兩歐元。Dragon Ball這種書,我看著就來氣。七歐元一本,全是打啊殺的圖畫,許多頁上隻有相當於中文“乒”,“乓”,“哐”,“哇”之類的語氣詞,後麵跟著一串粗大的感歎號。看這種書,和看電視有什麽兩樣?!

這孩子學習沒有上進心,甚至連一點羞恥感都沒有。有一次放學時告訴我,上課測驗來著,班上隻有伊莎貝爾得了滿分。我問道,你不感到羞恥嗎?他問我什麽叫羞恥。我用中文跟他解釋,不懂;換法文,還是不懂。我隻好給他舉了個例子: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參加數學競賽,做不出來題,出來以後大哭,那就叫羞恥。他卻問我,做不出來題為什麽要哭?這個壞蛋,沒心沒肺,你拿他有什麽辦法?

沒心沒肺的孩子倒是有一個好處:不和大人賭氣。我九歲那年,曾因賭氣離家出走。那次我媽打我,我招架,我媽厲聲說道,你還敢打我?!我就跑掉了,一天沒回家,躲到我在《“文革”萬花筒:武鬥》一文裏描述的那幢大樓的樓頂上。是二哥把我找了回去。我媽後來再也沒打過我,無論我在外麵做了什麽讓她難堪的事情。謝天謝地,迄今為止,我家孩子沒在外麵做過任何讓我難堪的事情。這孩子,不要說偷東西,他甚至連說謊都不會。

一天夜裏,孩子已經睡熟,我正在洗涮,也準備睡了。忽然看到浴盆裏有一個鼓鼓的氣球,用手一拎,沉甸甸的。是維維幹的事情,裏麵灌滿了水,是他做的玩具。我就想起我像他這麽大時會做的那些玩具,有彈弓;有陀螺——至今手上還有一道削陀螺時留下的傷疤;有竹筒水槍;有用自行車輻條葳成的手槍,輻條頭上的那個小螺絲帽裏放一個裝有炸藥的小紙泡,打起來發出“叭”的一聲;有泥巴手槍,精雕細刻,做得就像李向陽的德國造二十四響駁殼槍;還有,一個人走十幾裏路到野雞山上偷來竹子,用火烤直,做成釣魚竿。而維維的玩具,除了那個灌滿水的氣球以外,其它全是買的。自行車買過三輛,根寶(Game Boy)二個,笛子三支,乒乓球拍兩個,籃球、足球不知多少,錄像帶、VCD不計其數,文具更是滿抽屜滿匣的,還沒算電子鋼琴、計算機之類的大件。他有這些東西,哪裏還會做什麽像樣的玩具?我心生一念,走到計算機前,開機,寫下孩子,我像你這麽大的時候。

老婆走過來,問道:“12點了,你還睡不睡?!”而後伸頭看了看計算機屏幕,哼了一聲:“我看你越來越像九斤老太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