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已遠離

加州的陽光還是紐約的雨
正文

從《超人歸來》看好萊塢的超級英雄

(2006-09-07 23:41:07) 下一個

美國獨立日前的周末,我來到洛杉磯一家21廳電影院。誰知平時並不擁擠的影院門口竟然裏三層外三層的站滿了人。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超人迷”們正在排隊等待入場,去一睹他們心目中這位大英雄的風姿。而且不僅是在美國,這次華納公司下了很大力量在全世界範圍內進行《超人歸來》的宣傳工作,聽說在國內也掀起了一陣不小的“超人熱.”

好萊塢是以製造夢想而聞名世界的。雖然任何一部電影都有一個故事,就夢想的真實性和故事的生動性而言,恐怕世界其它地方的電影同好萊塢影片相比還是望塵莫及的。

英雄的傳奇古今中外不斷在傳頌。從神通廣大的孫悟空到威力無比的海神波塞冬,每一位英雄都有著講不完的傳奇故事以及這些故事給予人們的無限的想象空間。而電影則把這一個個的傳奇活生生地展現在人們的眼前,以至於有些故事講了一遍又一遍,拍成無數的續集,還仍然被一代又一代的影迷熱捧。而很容易我們就會發現,大多數為全世界的男女老少所津津樂道的銀幕英雄竟都是出自美國這個無法將曆史和文化引以為豪的地方。在好萊塢大片的籠罩下,其他國家和民族的英雄人物統統靠邊兒站了,而美國漫畫書裏的英雄占據了主流。

好萊塢的魔力在哪裏?僅僅是大投入,大製作嗎?換句話說,隻要舍得用錢砸就行嗎?我可知道很多用錢砸不出來的例子。最近好像有一部國產片就是個實例。先不往遠裏扯了。讓我就著超人來說說這個魔力由何而來吧。

在流行文化盛行的美國,象超人,蜘蛛俠這樣的英雄,從一開始就比什麽古羅馬古希臘的神話人物更有市場。歸根結底,是由於故事的創造性和靈活性。神話故事都是在幾百幾千年前寫好的,任何的加工都似乎喪失了原故事的唯美和精巧,讓宙斯象X戰警一樣身上長出刀尖兒就如同超人踩著哪吒的火輪一樣令人難以想象。而漫畫英雄卻能做到貼近生活,豐富的情節和無限的幻想都是從平常的生活展開,並且能夠伴隨一個人的成長。拿超人來說,最早的一批超人迷到現在至少已過而立之年,但他們對超人的熱情卻絲毫未減,仍然興奮地盼望著超人的歸來,期待著他來祛除邪惡,拯救這個世界。記得《超人歸來》在美國公映的那天,我有一個平時很穩重的同事沒到中午就坐不住了,到處轉磨。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和一家老小已經買好了晚上的票,此時已經按耐不住心裏的興奮了。我總覺得不至於,就問他為什麽如此狂躁不安,以前沒見著他對哪部影片有這樣的激情呀。這一下可打開了他的話匣子,人家給的理由也很充分。別的英雄人物隔個幾年就有個新的故事,唯獨超人,距上一部已經有將近二十年了。全家人苦等了二十年的電影,今晚終於得以一看,那種喜悅的心情,跟約會一個二十年未見的老情人不相上下吧。

在《超人歸來》上映前,從市場跟蹤調查數據來看,影片的票房好像不會很樂觀。原因是知道這部影片的人很多,但表示很有興趣到影院去觀賞這部影片的人卻好像不多,而把這部電影當作第一選擇的人就更少。因此在上映之前,業內人士對這部影片的票房預測並不是很樂觀。然而在影片在上映後票房一直高居榜首。在兩個星期的時間裏,已經賺了一個億。雖然這還稱不上是有史以來最好成績,但比之前的預測已經是驚喜有加了,可見此部影片在影迷中的受歡迎程度。

除了流行文化這個層麵以外,再讓我站在市場的角度來粗淺地說一說。好萊塢的電影是以多樣化著稱的。每年單是幾大電影公司出品的大製作影片就有幾百部之多。盡管每種題材的電影都有著特定的觀眾群,大部分的電影觀眾最注重的還是動作,幽默,表演和故事情節等幾個重要元素。而以超級英雄為題材的影片往往集中了這幾項最重要的因素。首先,這些影片基本都以動作為主,配上漂亮的男女主角,英雄救美這個經久不衰的主題,以及精彩幽默的對白和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這樣的影片自然會成為各類觀眾的所愛。

從另一個角度講,美國的電影觀眾當中有相當大一部分是“家庭觀眾(Family audience),”也就是全家老小一出門看電影。因此在很多電影的製作當中都要考慮到這些家庭觀眾的口味,能夠不單單讓孩子們感到好玩兒,好看,還要讓家長們得到娛樂的體驗,並覺得對孩子有教育意義。而表現超級英雄的電影對家長和小孩兒來說是最合適的題材。孩子們都喜歡看英雄,崇拜偶像,家長們又能從電影裏真善美與假醜惡的衝突當中找到教育孩子的素材,更何況有些家長本身就是這些超級英雄的“粉絲。”

可見,沒文化的美國能製造出讓不管文化水平有多高的全世界人民都愛看的文化產品,關鍵就在於商業運作。以超級英雄為題材的商業片本身已占據了題材的優勢,再加上獨特的情節以及對各個層麵觀眾口味的迎合,才會取得成功。同時,每一部這樣的大製作,電影公司都會投入可觀的人力和財力進行一係列的市場調查和宣傳。他們往往要請專門的調研谘詢公司對影片的市場推行的各個環節進行測試,並根據調查結果製定市場策略,以爭取更高的票房成績。通常在一部影片上映前一年甚至更早,針對影片進行的各類調查工作就會開始了。 研究結果大到確定哪種備選結尾最受歡迎,小到宣傳短片用哪些鏡頭以及什麽樣的剪輯方式能吸引最多的觀眾,都是要經過反複的測試才最終決定的。這樣做花銷固然大,但可以幫助電影公司更準確地把握市場。換句話說,錢都砸在了合適的地方。

看完了《超人歸來》,好像並沒有想象的那樣有一種很強烈的滿足感。雖然也覺得熱鬧過癮,可沒有感到什麽意外的驚喜。故事情節基本上都在意料之中,沒什麽太大的創新。也許就象我那個同事一樣,懷著一種好奇和興奮去會會久違的老友。而真正見到了,倒覺得沒什麽了。同樣是超級英雄這類題材的影片,《X戰警》就帶給我一種不同的體驗。原因就在於《X戰警》情節更加緊湊,更加充滿情感和懸念,和更精彩的特技效果,那種置身其中而受到的感官衝擊久久揮之不去。隨著電影特技的不斷更新,似乎象《X戰警》這類的題材更能為電影人提供發揮的空間。相比之下,《超人》好像隻能局限在飛來飛去,除惡報善,英雄救美這幾個主題裏作文章了。麵對這樣的挑戰。我真的希望超人的影片能像超人本身那樣不斷突破極限,讓人們拍案叫絕。

無論怎樣,我想超級英雄的故事會在好萊塢,在全世界一直講下去。雖然這個時代的人們似乎已經對英雄見怪不怪了,可是這些英雄會讓人們暫時看不到日常的瑣碎和煩惱。他們總是那樣單純而完美,那樣大義凜然,把觀眾不由得帶入他們轟轟烈烈的世界,與他們大悲大喜。 不管過後留下多深的印象,至少在欣賞影片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興致勃勃的。超人帶給我們的可能不僅僅是美國盛產的個人英雄主義,更多的也許是一種視覺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滿足感。我們整天奔波忙碌,能給自己兩個小時的時間跟兒時的偶像近距離地接觸,這不就足夠了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