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已遠離

加州的陽光還是紐約的雨
正文

我在美國吃什麽(一)

(2007-06-15 00:56:58) 下一個

從踏上美國土地的第一天,我就為吃發愁。原因很簡單,沒人張羅。
 
以前在國內總會有家人或家裏的阿姨把做好的飯菜端到你的麵前,也經常出去胡吃海賽。我從小就覺得這天經地義。記得小學老師一次有感而發地在班上說一個同學:“你夠幸福的了,每天回家都現成飯,還不用功學習?”我當時根本不知道什麽叫現成飯,就去問奶奶。奶奶說就是已經做好給你端上來的飯。我聽了就覺得很詫異,難道還有不是這樣的飯嗎?爺爺就教育我說,人家有的小孩兒一放學回家就要幫家長做飯,有的還要給自己或是全家做飯呢!我聽了覺得真可怕,那是一種多麽絕望的感覺呀! 

而多年以後,我切切實實地體會到了這種絕望。其實來美國之前我會做飯,而且做得不錯,在家人和朋友麵前都露過一小手兒。但是來到我上學所在的城市,我突然發現我不能象以前那樣坦然地麵對吃飯這個問題了。周圍的快餐就那麽幾樣,而且我也不喜歡天天頓頓出去吃,加上我呆的那個鳥不生蛋的地方根本沒有像樣的中餐。還是買來原料和工具,自己動手做吧。開始還真有一種新鮮感。不但自己做了吃,還請室友品嚐,請朋友一起吃。在廚藝獲得好評的同時,有一種滿足感。可是沒過多久就覺得天天做飯特沒勁。主要是因為做飯不僅是做的過程,還要買菜,洗好切好,做完以後還要收拾殘局,吃完以後還要刷碗刷盤。這全程下來,吃一頓最簡單的飯也要花上至少兩個小時。最討厭的是有時吃飯的時候還要聞自己手指頭上洗不幹淨的生薑生蒜味兒,讓人覺得生活很淒慘。而且長此以往,做飯毫無樂趣享受可言,就是為了填飽肚子。
 
所以有一陣子我真的感到絕望。我痛恨自己做飯吃,也痛恨在外麵沒的吃。在學習忙的時候,我試過一下買五個麥當勞的漢堡,每頓熱一個吃,結果吃到第三頓的時候就想吐了。我也試過買來速凍餃子,餓了煮著吃,但是吃到後來也不行了。而且我在當時隻顧填飽肚子, 哪有什麽營養觀念?結果體重一下長了將近十磅,本來還略顯清瘦的臉橫了過來,從側麵看總覺得象掛著個什麽東西,快接近那個唱歌的孫某和付某某的尿包臉、屁股臉了。可見這種絕望是多層麵的。沒有離開過家的人是絕對難以想象的。
 
終於有一天,我決定停止經常做飯,尋找新的食品源,注意飲食中的營養和熱量。經過一段時間,果真有了收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