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禪的博客

體悟人生真理,通達智慧覺悟。自覺覺他,自利利他。youtube鏈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4fjoWGlYx4&list=PLXXuRYOXx2fKoL33puVNg_m7JH9th7Wu4
博文
(2021-10-26 18:16:55)
《六祖壇經》參學13:今天繼續參學《六祖壇經》般若品:善知識!世人終日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猶如說食不飽。逍遙:口念般若,不識自性般若,就如同說食不能飽一樣!口念彌陀心散亂,不能與佛相應,也是如此,得不到法味!口但說空,萬劫不得見性,終無有益。逍遙:在這裏六祖大師直接斷言:隻是嘴上說空,不能體悟身空、心空、性空、法空,萬劫不能見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15:46)
《六祖壇經》參學12:今天繼續參學《六祖壇經》般若品:次日,韋使君請益。師升座,告大眾曰:“總淨心念摩訶般若波羅蜜多。”複雲:“善知識!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隻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別,隻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為說摩訶般若波羅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誌心諦聽!吾為汝說。摩訶般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14:30)
《六祖壇經》參學11:今天繼續參學《六祖壇經》上說的“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摩訶般若波羅蜜法,翻譯成漢語就是“用大智慧度自心到不生滅的彼岸。”大智慧是什麽樣的智慧呢?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禪宗常說“一悟至佛地。”那麽這個“大智慧”就是指“悟本心本性的平等性智”或者“覺悟真心本性的真空妙用大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13:14)
《六祖壇經》參學10: 今天參學第二品般若品:何為般若(智慧)?智慧有哪些應用?智慧有幾種?如何轉識成智? 先說第一個問題:何為智慧?從字麵意思來看:“智”是有日光的知,也就是光明智慧心的認知,或者說破除了無明妄想的清淨光明心的認知。“慧”是心的力量豐滿,也就是心力足夠強大。或者心具備了強大的功能。 《六祖壇經》上說[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11:46)
《六祖壇經》參學9: 今天繼續參學《六祖壇經》中“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的公案: 宗複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慧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宗曰:“何不論禪定解脫?”慧能曰:“是為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問:“如何是不二之法?”慧能曰:“法師講《涅槃經》,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10:39)
《六祖壇經》參學8:時,有風吹幡動。一僧曰風動,一僧曰幡動。議論不已。惠能進曰:'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宋朝蘇東坡居士做了一首詩偈,叫書童乘船從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給金山寺的佛印禪師指正,偈雲:“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禪師看後,即批“放屁”二字,囑書童攜回。東坡一見大怒,立即過江責問[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09:20)
《六祖壇經》參學7:今天參學一個公案:一僧俗姓陳,名惠明,先是四品將軍,性行粗燥,極意參尋,為眾人先,趨及惠能。惠能擲下衣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雲:"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惠能遂出,坐磐石上。惠明作禮雲:"望行者為我說法。"惠能曰:"汝既為法而來,可屏息諸緣,勿生一念,吾為汝說。"明良久,惠能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07:50)
《六祖壇經》參學6:慧能雲:“迷時師度,悟了自度。度名雖一,用處不同。慧能生在邊方,語音不正,蒙師傳法,今已得悟,隻合自性自度。”迷時師度,悟了自度:自性迷時,需要明師指點告訴你覺悟真心本性;需要明師“以心傳心”,教你如何明心見性;需要明師對機說法、與病給藥,消除一切困惑障礙。總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悟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05:36)
《六祖壇經》參學5:五祖對慧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為何?因為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心性轉變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脫生死問題和六道輪回的問題!隻有明白了人生的根源,才能從根本根源上認識人生真理,因此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如果認識了人生的本心本性本體本源,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10-26 18:03:57)
《六祖壇經》參學4: 無上菩提,須得言下識自本心,見自本性,不生不滅,於一切時中,念念自見,萬法無滯,一真一切真,萬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無上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是跟凡夫的自性迷、小乘人的自性覺和正覺、大乘人的正等正覺而言的。 凡夫心在十八界中為自性迷;小乘人覺自心清淨為自性覺,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96]
[97]
[98]
[99]
[10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