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明不覺出三細,境界為緣長六粗作者:逍遙禪無明不覺生三細,出自馬鳴菩薩的《起信論》,原文如下:‘依不覺故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雲何為三?一者無明業相。以依不覺故心動,說名為業。覺則不動,動則有苦,果不離因故。二者能見相,以依動故能見,不動則無見。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見故境界妄現,離見則無境界。’逍遙:無明不覺生三細:一是無[
閱讀全文]
如何鑒定自己是否明心見性?
作者:逍遙禪
我罵人時,佛性從我舌根溜走了,不算本事;我指責別人時,佛性從我指責別人的分別心溜走了,更不算本事;我六根才動就被雲遮,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真的不是什麽本事,隻是一個攀緣妄想執著分別的妄想執著漢。。。。。。。我罵人時,能夠返照到不二佛性了,是真本事;我打人時,覺用同時,照顧到不二[
閱讀全文]
如何遠離塵垢?
作者:逍遙禪
《楞嚴經》: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
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雲何不成,無上知覺?
實際上塵垢汙染就自心是著相後產生的七情六欲,不同的根性是用不同的修行方法的!
1、人天善法根性:是用戒法。戒惡行善,大公無私,破除自私自利的妄想執著,降伏自[
閱讀全文]
《六即佛》解
作者:逍遙禪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師,立六即佛義,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
一、理即佛,一切眾生,雖輪回六道,日處塵勞煩惱中,與覺體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然具足,故名理即佛。
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處,或由經典中,得聞即心本具不生不滅的佛性,於名字中,通達了解,知一切法,皆為佛法,一切眾生,皆[
閱讀全文]
一隻手的聲音
作者:逍遙禪
峨山慈棹禪師在月船禪慧禪師處得到印可,月船就對他說道:“你是大器,至今終能成就,從今以後,天下人莫能奈你何,你應發心再參善知識,不要忘記行腳雲遊是禪者的任務。”
有一年,峨山聽說白隱禪師在江戶的地方開講《碧岩錄》,便到江戶參訪白隱禪師,並呈上自己的見解,誰知白隱禪師卻說道:“你從惡知識處得來的[
閱讀全文]
答疑:如何實修禪宗見性法,提升心行覺照力?
指導人:逍遙禪
生:老師說的心法和見性法,我還是不太知道具體怎麽契入。老師給重點說說見性法。
師:心法是按照十法界十種不同心性境界修行。可以看看我做的這表。
生:謝謝,表格很清晰。(注:表格參看逍遙禪《佛教理論體係》開頭部分)
師:見性法是認識不生滅的見聞覺知性開始修行。
生:那認[
閱讀全文]
佛教的基本教義
作者:逍遙禪
總的來說,佛教教義是最完備的,心性境界的劃分也是最細致的,對於修行來說也是最方便的。但因為人的心性境界不同,造成的對佛法的誤解也是最為嚴重的!因此修行佛法必須有明師帶領,誌公禪師曾經說過:“不遇出世明師,枉服大乘法藥”!
佛教的基本教義按照“十法界”十種不同的心性來劃分的,總的來說“[
閱讀全文]
逍遙禪養館的禪道醫學為何敢於挑戰現在醫學無法治愈的疾病?
作者:逍遙禪
中國工程院院士、副院長,第四軍醫大學原校長,中華消化學會原主任委員樊代明曾經說過:“現在治療癌症都是以殺死癌細胞為目的的,怎麽殺?外科醫生挖肉,內科醫生下毒,放療科醫生烤電……
都是以殺癌細胞為主的。最後癌細胞活著,病人死了……”這就[
閱讀全文]
何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作者:逍遙禪
《黃帝內經》上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所謂的正氣,就是指純陽之氣,包括來自父母精血的元氣、吸收食物精華的精氣、宇宙能量的氣場交換,還有更重要的一項,就是人的正心正念正能量帶動身體氣場能量的變化!元氣不足、吸收食物精華的精氣不足、與天地氣場能量的交[
閱讀全文]
走向大同世界
作者:逍遙禪
1、聖人出東方:上天完成法界大變革,九大教主(如同中央政治局常委)掌管法界新係統,首先完成了神界的統一領導,為實現世界大同提供了有力保障。萬教歸一教主彌勒佛為法界之主,掌中央宮;基督教教主上帝掌西北乾宮;伊斯蘭教主安拉掌西麵兌宮;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掌西南坤宮;天庭教主玉皇大帝(印度教大梵天)掌南麵離宮;[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