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基督的福音

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和恩典,共享神的赦免,拯救,平安,喜樂,永生!
個人資料
博文
馬太福音第二十章第20—28節,耶穌說“誰願為首,就必作你們的仆人”,並且耶穌說他“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贖價”。我們做耶穌門徒的,聽得最多的就是聽到弟兄姐妹們說服事主,服事主,還是服事主。這很好,可是耶穌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因此弟兄姐妹們服事主以先是否先接受了主耶穌的服事?耶穌[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二十章第1—16節,耶穌打比喻說明了門徒們得救的簡單道理。從這個比喻裏可以看出耶穌講的這個天國的真理與世界的邏輯是相反的。若不理解耶穌的這個比喻,說明我們否定舊我還不夠徹底。這個比喻是說那些自以為給主作工多的人與那些給主作工少的人最後的結果都是一樣的:得到的都是講定的那一錢銀子,即得救進天國。作工多的不要嫉妒作工少的(即耶[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九章第29節,耶穌說“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有古卷添妻子〕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這句話在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裏也出現了。和合本裏這句話的翻譯有問題,因為三個福音書裏的英文版在每一項之前都有一個“或”字:“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弟兄,或姐妹,或父親,或母親,或妻子[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九章第16—26節,一個年輕的財主來見耶穌,問“該作甚麽善事才能得永生?”這是個愚昧的財主自以為有智慧,他愚妄的認為做善事可得永生,而不明白罪人做的一切事在神眼中都是惡的,因此耶穌就用箴言書的26:5“照愚昧人的愚妄話回答他”:你想通過做善事進天國,好,你首先遵守了誡命沒有啊?財主愚妄的回答從小就都遵守了。那好,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15—17節,若有弟兄得罪了我們且不認賬怎麽辦,耶穌告訴了門徒們方案。這個方案就是:看他像外邦人和稅吏一樣。如果有人得罪你,耶穌在這番話的真實意思就是勸你接納,包容並赦免他/她,千萬不要活在善惡樹上,糾纏誰對誰錯,誰善誰惡。在福音書裏,耶穌接納並赦免外邦人,稅吏和行淫的婦女。因著耶穌赦罪的大愛,基督徒所具有的一個根本[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11—14節,耶穌說他來是要拯救那些走迷路(即失喪)的人。耶穌在這裏打了一個比喻,說一個人一百隻羊裏有一隻走迷路了,他要撇下那九十九隻去山裏把它找回,找到後就為這隻找回的羊歡喜。那九十九隻沒迷路的羊卻很悲催,因為它們被撇在了曠野。其實耶穌用這九十九隻羊比喻那些自以為義自認為自己沒迷路的,而羅馬書裏說“沒有義人,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1—10節,耶穌告訴門徒們誰是天國裏最大的:凡自己謙卑像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裏就是最大的。小孩子英文版聖經是“littlechild”。小孩子對世界裏的道理還沒有認識或剛開始認識,會像一張白紙一樣接收耶穌的道不懷疑,相信和信任耶穌,屬於新布補在新衣服,新酒裝在新皮袋裏,並且小孩子完全靠父母供應吃穿住行,無恐懼無憂慮,典型天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七章第22—23節,這是馬太福音裏第二次出現耶穌告訴門徒關於他將會受難而後第三日複活。第一次是出現在第十六章第21節。門徒們聽了後都很憂愁,彼得卻把耶穌拉到一旁說萬萬不可這樣做。耶穌馬上批評了他,說他沒有把心思放在神的意思上。耶穌為什麽又對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呢?因為撒但不希望人得救,這樣在末日的時候,所有的人就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六章第25節,耶穌說“凡要救自己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不靠耶穌得救而是靠自己的途徑救自己的,必喪掉生命。耶穌又說“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凡承認自己的罪已被耶穌在十字架上擔當了的,就是為耶穌的名喪掉生命,這樣的人必得著生命,即永生;凡將肉體的邪情私欲釘死在十字架上的,生命必更豐盛。
太16:25因為凡要救自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馬太福音第十六章第24節,第一次在福音書裏出現耶穌告訴門徒們“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舍己”是耶穌要門徒們否定舊我(和合本翻譯為舍己),否定在世界裏所學的的思維與邏輯,回到嬰孩的狀態,接收耶穌基督的道,從而學會體貼神的意思;也就是耶穌所說的不把新布補在舊衣服上,也不把新酒裝在舊皮袋裏。“背起[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