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間】第233期|曹青長8205
【編者按】
八九十年代華人留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記憶,那就是擁有第一輛汽車的經曆。時隔多年,很多人對自己第一輛汽車承載的生活經曆仍然記憶猶新。《科大瞬間》前兩期刊登了《我的紅色馬自達》和《送別佳人》,受到讀者的好評。本期我們繼續發布這個汽車回憶係列的第三篇——《八個月的陪伴》,8205曹[
閱讀全文]
十字路口的一枚拓片強力771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五月十五,成吉思汗的九世孫、西寧王速來蠻和親屬布施製作了一塊石碣,立於敦煌莫高窟內,世稱莫高窟六字真言碑。碑高75公分,寬55公分。碑文主體是以六種文字書寫的佛教六字真言,是研究佛學傳播、中西域文化交流和六種民族文字和書法的珍貴文物。碑的上端刻“莫高窟”三字,中央刻四臂觀音坐像,其上左[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第231期|郭江8411【編者按】八九十年代來美國的華人留學生,往往有一個共同的經曆,那就是買第一輛新汽車的記憶。擁有一輛新車,在這批留學時出國前是遙不可及的體驗,很多人對美國作為汽車輪子上的國家都有些浪漫化想象。當自己真正擁有一輛新車、享受到汽車給生活帶來的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從心理上感到向美國式生活邁出了一大步。雖然過去多年,許[
閱讀全文]
第230期
電影《愛情神話》中的上海文化
吳丁814
看過電影《愛情神話》一段時間了。前陣子正在進行全民隔離的上海人經曆著從沒有過的艱難,魔都一片靜悄悄,忽然令我想起這部曾經風靡一時的關於上海風情的輕鬆浪漫喜劇電影。
《愛情神話》劇照
發生在上海的《愛情神話》,從某個方麵看有點像美國電影《教父》。《教父》講的是紐約的意大利黑幫文化。[
閱讀全文]
給世界帶來光明的科大校友王明旭773瞬間2季2022-07-18第229期【編者按】773校友王明旭於1982年被科大和中科院送到美國留學。獲哈佛和MIT聯合醫學博士和馬裏蘭大學激光物理博士後,王明旭成為田納西一名眼科醫生,擁有發明羊膜隱形眼鏡技術的美國專利,是世界最大的眼科集團愛爾集團美國分部的CEO。王明旭創立的非營利視力恢複基金會,已為上百萬患者恢複視力。由於他畢[
閱讀全文]
【科大瞬間】第228期|顧問775
我的紅色馬自達
顧問775
與馬自達(Mazda)結緣並非刻意,而是一種隨意而又不得已的巧遇。
我的第一台車是一輛Toyota,被我硬生生地開爆了:不換機油,隻偶爾看一下油標,哪想到engine有縫隙,水與油混合了,但我卻全然不知,醬油色的液體早已變質。終於一天,engine發出碎瓦般“卡卡卡”地響聲。這樣的車盡管暫時還能開,但卻[
閱讀全文]
第227期路陽788
【編者按】
788路陽校友自八十年代留美,在美國學習工作生活已數十年。大約二十年前,他開始設想寫下大學時代的故事,以作為青春的見證。近來在他已在《科大瞬間》發表了數篇校園回憶係列——《朱以林小傳》《董其奇外傳》《七六級、七七級群儒舌戰於食堂》《顧小南和他的同學們》。
本期繼續發布路陽的精彩回憶——《七[
閱讀全文]
第226期by竇劍文854父親節的早上,收到兒子的祝賀短信,讓我一陣驚喜也一陣憂傷。喜的是,為人父有人惦記著你;傷的是,為人子我卻已無人可以掛念。父親是2014年去世的,那時母親已離開我們33年。母親英年早逝,父親沒有再娶,孤孤單單地度過了他的下半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彼時已過不惑之年的我,突然有一種成了孤兒的感覺。父親走得很[
閱讀全文]
在美國政府工作的得與失第225期趙婉如636【作者導讀】我們無法選擇出身,但可以選擇道路。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哪個方向,會極大地影響從那個節點以後的一切。科大學子來美國的不少,分布在各個領域。科技公司的最多,高校也不少,華爾街很有一些,少數自己開公司,零星的去了報館,還有自由職業者,個別對飲食情有獨鍾的開了飯店等等。我喜歡探索各種途徑,瞎[
閱讀全文]
楊-李兩家合影照發表後的餘韻
第224期王樹軍84研科學史
拙文“楊振寧與李政道家庭的兩幀合影”在《賽先生》公號上發表後,一時反應頗為熱烈;《科大瞬間》的資深編輯讚華同學提示:不到一天有1.5萬的點擊數可算是熱門貼(隨後《科大瞬間》接去轉發——畢竟李、楊兩先生都是科大的名譽教授!)這讓筆者感到十分的鼓舞,也由此佩服科學史家劉鈍學長[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