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2-12-30 05:12:33)

據可了解到的信息,今年又有16位老海歸離我們而去,大部分都是百歲老人:
鄭敏,布朗大學文學碩士,1955年回國,1月3日於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史久鏞,哥倫比亞大學法律碩士,1954年回國,1月18日於北京逝世,享年96歲;
顏堅瑩,愛荷華大學企業管理碩士,1956年回國,3月12日於廣州逝世,享年102歲;
餘國琮,匹茲堡大學化工博士,1950年回國,4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據網上資料,聖誕節前後一個星期內,中國16位院士先後去世,沒有信息可以證明與疫情有關。他們是:趙伊君,激光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張國成,稀土冶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2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顧真安,材料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龍馭球,結構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12月22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2-12-26 05:23:44)

頗具影響力的《時代周刊》每年年底都要從全世界評選出一個年度人物,都會引起社會的關注。評選出來的人物應該是對世界、對人類有貢獻或有影響力的人。有時侯會有爭議,但是今年大家都一致認為非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莫屬。 去年的馬斯可就有爭議。那時他還沒收購推特,憑著他對太空和電動車的創舉被評為年度人物。要是沒有烏克蘭戰爭,他今年也許還會被評上[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2-12-21 08:04:55)

謝家麟,1920年出生於哈爾濱,1947年告別妻子和幾個月大的兒子,赴美留學。1951年獲斯坦福大學物理博士學位後回國,途中因所學專業與軍事有關,被攔截回美國。1955年,美國取消回國限製,謝家麟得以回到中國,與分別8年的妻子和兒子團圓。 在回國的輪船上,發生了一件令謝家麟揪心的事。他的妹妹當時也在美國,謝家麟決定回國時,妹妹正在生病。他臨行前沒有去[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2-12-18 07:07:21)

通常,本地的農貿市場每年都開到感恩節前的那個周六。今年,不知是什麽原因,縣政府允許開到聖誕節前的這個周六,給農家多了幾天賺錢的機會。自從疫情開始,去農貿市場多了。明明知道農貿市場的東西貴,可是覺得疫情期間應該支持幫助農民兄弟,多花點銀子,並沒有“被宰”的感覺。況且買回來的瓜果蔬菜比超市實在是新鮮多了。入冬以來,幾個周末的天氣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12-15 07:15:27)

一,洗牙
早年曾參加一個台灣人的教會,那是第一次接觸到台灣人。除了對上帝的虔誠外,感覺他們的為人處世跟大陸人不一樣,跟他們交往好像總是被動,處處被感動。後來上班,也有許多台灣人,又去了許多次台灣,至今都還認為台灣人跟大陸人不同。在教會交了一些朋友,牧師的兒子從事房地產,幫我們買了第一所房子。後來不去教會了,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2-12-12 05:53:01)

電腦、網絡開始在中國大陸普及的時候,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們都已過古稀之年。他們很多人與時俱進,努力學習怎麽用電腦,敲打鍵盤,寫文章,發電子郵件,上網查詢資料。(敲打鍵盤對他們來說不是挑戰,他們大多數都用過英文打字機,漢語拚音倒是得認真熟悉一下。)李蔭遠更上一層樓,年近90歲高齡,開了自己的博客網站。 李蔭遠,1919年出生於成都,1947年赴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2-12-08 05:58:10)

40年代的西南聯大是學界精英集聚的地方,向海外輸送了眾多學子。其中有四人,何炳林、焦瑞身、陸迪利、朱汝瑾為同窗好友,畢業後都曾留校當助教,先後又出國留學。50年代,兩人選擇了回國,兩人留在美國。 何炳林,1952獲印第安納大學化學博士學位,留校任教後,在愛荷華州一家糧食加工公司的研究室任高級工程師。 焦瑞身,1953年獲威斯康辛大學生物化學博[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22-12-05 06:42:18)

通常定義下的“老海歸”是指40年代出國深造,50年代回國的留學生,少數人60年代初回國也被算作老海歸。1966年文革開始後回國的人鱗毛鳳爪,據不完全統計,隻有三人,其中一人叫林福孫。林福孫,1932年生於青島,父親曾獲密西根大學航海工程碩士。抗戰爆發後全家人搬到昆明。雲南解放前夕他還在上高中,因參與進步組織成為國民黨政府眼中釘要抓他。父親聞信連[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2-12-02 06:12:42)


你聽到的是六七十歲的爺爺奶奶們的琴聲。
好聽嗎?
也許有人會說,
這是什麽亂七八糟,滋滋啦啦像“殺雞”。這群老人,
是曾經的知青,手握鐮刀鋤把,麵對黃土背朝天;
如今的醫生、工程師…聽診器、電腦不離手。
他們年輕時從來沒摸過提琴,
有人疫情期間才開始“殺雞”。爺爺奶奶們的琴聲好聽嗎?
我說好聽!
這琴聲[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