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美國新移民從歐洲來到新大陸定居,農貿市場就成了人們賴以生存的場所,也是城鎮居民與農民溝通的渠道。傑弗遜總統就喜歡去農貿市場買雞蛋和牛肉,和農民攀談。50年代,隨著高速公路的發展,物流效率的提高以及冷凍設備的普及,超市的農產品越來越新鮮豐富,農貿市場開始走下坡路。到了60年代,全美國隻剩下300多農貿市場。
從90年代開始,人們的健康意識慢慢增強,對食品的要求也提高了,推動了農貿市場的複蘇。盡管有些經濟學家認為,從純經濟角度考量,農貿市場不是最有效和公平的貿易方式,但人們還是肯多花一些錢買更新鮮、更有機的蔬菜瓜果。現代農貿市場包含著更多健康理念,也體現著社區意識。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目前美國有八千多農貿市場。其中,加州最多(827),紐約州其次(647)。
由於農產品的季節性和地區性,農貿市場的經營方式也不同。一般農貿市場都是室外露天,一周開放一兩天,大都是在周末。寒冷地區的農貿市場冬季關閉,溫暖地區的農貿市場冬季通常不關。威斯康辛州雖屬寒帶,卻有美國最大的農貿市場,可達150多攤位,夏天在室外,冬天在室內,每周三六開。位於賓州Lancaster的農貿市場完全在室內,建於1730年,一直延續到現在,每周二五六開,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農貿市場。
一年四季,不論天冷天熱、刮風下雨,天天開放的農貿市場不多,都在南方各州。北卡首府羅利就有一個,四月底去看兒子,逛了一趟。這個農貿市場不是露天,也不能算室內,有個屋頂,四麵通風。屋頂掛著幾個巨大的風扇,天氣炎熱的時候推動空氣流通。有個室內部分,出售必須保鮮的肉類,還提供餐飲服務。據說有一個早餐攤位在當地享有盛名,很多居民早上專程來吃早點。
北卡屬溫帶,除了西部山區,冬天很少下雪。四月間的農產品已經有了華府地區初夏的架勢,西紅柿、洋蔥、黃瓜都已上市,隻是不見玉米、西瓜、蘋果、桃等夏令瓜果。
出售各種花卉、菜苗、樹苗的攤位一個挨著一個,占了很大麵積,像一個大花圃。麵包和點心很受歡迎,去晚了還買不著了。一些手工業主也來擺攤,出售自己製作的各種手工藝品。
到了冬季,蔬菜瓜果少了,有蘋果、南瓜、洋白菜、洋蔥、土豆、紅薯等可以儲存時間比較長的瓜果。不受季節影響的麵包、點心、蜂蜜、果汁等,到了冬季照常出售。感恩節前可以買到新鮮的火雞,聖誕節前賣聖誕樹和聖誕花環,還有手工業主為節日製作的工藝品。所以到了冬季,這個農貿市場一點都不冷清。北卡冬季很短,很快又春暖花開了。
農貿市場也是攝影愛好者抓拍人物的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