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77)
2020 (69)
2021 (110)
2022 (117)
2023 (112)
2024 (100)
年複一年,橄欖球又要開賽了,這意味著多少個晚上和周末又什麽事都幹不成了。本人入迷橄欖球40年有餘,是一個老美領我入門的。他對我說,要進入美國社會,必須看球,特別是橄欖球。他帶我去他家,一邊看球,一邊講解,從此自己對橄欖球的興趣便一發不可收拾。
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橄欖球的門道太多,看了40年,還是夾在內行和外行之間。球場上進攻、防守雙方共22個球員,每個球員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有自己獨特的任務,這個任務還隨著打不同戰術而改變,能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除此之外,還有特種部隊,應對特殊需要。打球要嚴格遵守球場名目繁多的規則,有的時候還沒看清楚是怎麽回事,裁判就吹哨了。所以說,本人看橄欖球,還是一半看門道,一半看熱鬧,是半個木瓜腦袋看球。
畢竟看了40多年了,基本打法和規則還是了解的;一些球隊、球員、教練的名字還是熟悉的;一邊看,一邊聽評論員的解說還是津津有味的;時常還是霧裏看花,偶爾也會茅塞頓開。
有一天,去圖書館,看到“木瓜腦袋”叢書係列之橄欖球,喜出望外。書中講解很細致,入門內容占的篇幅比較多,一掃而過。每個球員的職責和任務看得比較仔細,了解到了許多以前似懂非懂的規則。今年看球大概能看出更多門道。
許多國人來美國很長時間,還說看不懂橄欖球,沒興趣。沒有人引進門,橄欖球確實比較難欣賞。一來規則太多,不容易看懂;二來連續性不強,打打停停,加上廣告時間和球場休息,一場球三個鍾頭,實際打球時間隻有60分鍾,不如籃球、足球、冰球那麽緊湊,那麽吸引人。要是大學上的是Ohio State,Penn State,Notre Dame或其他橄欖球瘋狂的學校,應該耳熏目染,受到一定的熏陶。
有人反感橄欖球,認為比賽中的肢體衝撞太野蠻。其實,肢體衝撞是表麵現象,其中的戰術配合比其他球類更重要。球員也絕不是僅靠四肢發達,每場球針對不同的對手,要設計不同的策略,球員都要賽前學習新的戰術,記住許多新的暗號,根據不同的暗號完成不同的任務,同時還得嚴格“守法”。球員也不乏精彩表演,有的可以和喬丹的扣籃比美。
看球是很好的娛樂,成了球迷卻會影響情緒。自己的球隊贏了就興奮、激動;輸了則沮喪、懊惱。華府地區的橄欖球隊原來叫Redskins,八九十年代打得非常好。後來換了業主,一敗塗地,二十多年抬不起頭。兩年前把那個業主開掉了,改了名字叫Commanders。去年新招了一個主力球員,一下扭轉乾坤,很有起色,今年的球會有看頭。(川普要Commanders把名字改回到Redskins,否則聯邦政府不支持球隊修建新球場。這個人就是愛管閑事,什麽事他都得插一杠子,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擾亂人們的視線,欲蓋彌彰。)
自己身邊的國人,喜歡看橄欖球的寥寥無幾,更別說女生了。有一次去波士頓開會,晚上在酒吧看球,見到一個去開會的女生,一邊看一邊狂呼亂叫。湊過去問,“喜歡看球啊?”。看著她興奮的臉龐,有相見恨晚的感覺。
橄欖球季又開始了,8月進入預賽期,幾個月的賽季會過得很快。每年2月最後一場球賽超級碗是美國體育界最大的盛事,不看實在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