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下落不明的老海歸

(2025-11-05 07:22:00) 下一個

1954年,兩個老海歸一起回國。一個叫梅祖彥,一個叫柴俊吉。

梅祖彥是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的兒子,伊利諾伊理工學院機械工程係研究生,1950年畢業後在一家公司任技術員。關於梅祖彥回國,有不少這樣的記載:梅祖彥和好友柴俊吉籌劃,逃過美國當局的阻攔,由紐約繞道法國返回祖國大陸。

梅祖彥回國後的工作和家庭情況都有詳盡的記載,而他的好友柴俊吉卻渺無音信,連具權威性的50年代回國留學生人名錄《歸來》一書中都沒有柴俊吉的名字。梅祖彥在自傳《晚年隨筆》一書中,寫到回國經曆時,也沒提柴俊吉,隻說和另一個同學從法國取道蘇聯回國。

這個“另一個同學”應該就是柴俊吉,可是有關柴俊吉的信息極少。根據柴俊吉回國後填寫的登記表和政府的調查報告,隻能看出以下情況。

柴俊吉,1922年出生於天津一個富有的商人家庭,1938年中學肄業,赴美留學,於密西根Emmanuel College學習工商管理。1941年父親去世,回國奔喪。由於戰事,受阻於菲律賓,參加菲律賓遊擊隊和紅十字會。1946年回到天津後,赴上海與董竹君合辦印刷公司和進出口公司。兩年後返回美國,就讀於伊利諾伊理工學院,學習土木工程。1951年畢業後從事公路、鐵路和橋梁的設計工作。1954年途經巴黎、莫斯科回國。

在匯報回國原因時這樣寫道:因在未出國前於董竹君同誌領導之下,對中國共產黨和社會主義有些明白。在新中國成立後想早日返國,和勞工各方同誌們建設新中國和進行社會主義的國家。

政府對他的調查有這樣的結論:柴俊吉本人是一位技術人員,對政治不感興趣,政治上水平低,純技術觀點比較濃厚,在技術上是努力的。此次返國是在祖國幾年來偉大成就感召下,以及我們朋友鼓勵之下,經過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批準和資助,因此才能回國參加建設工作。他本人在外國多年,受外國人氣是不少的,因而對祖國是熱愛的。

上麵提到的董竹君是一位傳奇人物,上海錦江飯店創辦人,擁護共產黨。女兒夏國瓊留美學習音樂,並與留學生羅維東結婚,1953年一起回國,1958年移居香港。羅維東又恰好是柴俊吉的同學,柴俊吉又跟董竹君曾是商業夥伴,更是給柴俊吉蒙上一層迷霧。

當年回國的留學生,有許多人跟柴俊吉一樣,渺無音信,下落不明。其中以學文科的人為多數,而柴俊吉學的是土木工程,應該學有所用。然而,除了上麵的檔案材料,沒有任何關於柴俊吉回國後的信息。梅祖彥在《晚年隨筆》中刻意不提柴俊吉,也令人覺得蹊蹺。董竹君和梅祖彥都已去世20多年,當年的政府官員和柴俊吉的同事恐怕也都不在人間了,現在隻有柴俊吉的家人後代知道真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帕格尼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ina_芬蘭' 的評論 :
董竹君的兒子夏大明1967年在北京結婚,請來柴俊吉做飯,所以至少柴俊吉那時還活著。
Tina_芬蘭 回複 悄悄話 https://www.google.fi/books/edition/%E5%85%AB%E5%8D%81%E4%B8%8D%E8%80%81%E5%82%B3%E5%A5%87/G_e2DwAAQBAJ?hl=en&gbpv=1&dq=%E6%9F%B4%E4%BF%8A%E5%90%89&pg=PA82&printsec=frontcover

您看看這個,柴俊吉是董竹君的幹兒子。

https://www.google.fi/books/edition/%E6%99%9A%E5%B9%B4%E9%9A%8F%E7%AC%94/pxBQtx3BBMoC?hl=en&gbpv=1&dq=%E6%9F%B4%E4%BF%8A%E5%90%89&pg=PA68&printsec=frontcover

您看看這個,梅祖彥在《晚年隨筆》中提到和柴俊吉一道回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