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代,國家號召留學生回國,有不少重點爭取對象,其中有張守廉。到了1958年,該回國的基本上都回國了,可是不見張守廉的影子。國家聽說張守廉那年要在日內瓦開會,批準他父親到日內瓦,親自動員兒子回國。這跟楊振寧的情況一樣,1957年楊振寧在日內瓦開會,國家也曾批準他父親到日內瓦,動員楊振寧回國。可見國家多麽重視張守廉。
張守廉,1920年生於上海,1937年進入西南聯大,師從吳大猷、王竹溪。在校期間,與楊振寧、黃昆同班、同宿舍,被稱為物理係的“三劍客”。1944年張守廉獲物理碩士學位後赴美,就讀於普渡大學,1947年獲電子工程博士學位,成為半導體專家。以後在普渡、紐約等大學從事教學與研究。
張守廉決定不回國的原因隻有他自己清楚,外人隻能猜測。有一個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在美國結了婚,妻子是台灣人,在當時的政局情況下,妻子大概不會同意跟他回大陸。這也許是為什麽張守廉決定留在美國,並於1954年加入美國籍。(有記載他1965年結婚,有可能是二婚。)
此外,張守廉很可能是受楊振寧的影響。“三劍客”中,黃昆算是比較“愛國”。在英國獲物理博士後,告別未婚妻,於1951年回國(未婚妻是英國人,第二年來到中國,與黃昆結婚)。黃昆曾寫信給楊振寧,企圖說服楊振寧一起回國。楊振寧對回國並不熱衷,父親也未能說服他回國。
張守廉的父親也說服不了張守廉回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妹妹張守儀。張守儀1946年留美,在伊利諾伊大學讀建築,獲碩士學位,1949年底回國,任清華建築係設計組主任。反右期間,任建築係工會副主席,主持鳴放大會。因放任大會上的“反黨”言論,自己最後也被打成右派。張守廉在日內瓦見到父親說,我怎麽敢回去,回去一定跟妹妹一樣被打成右派。
張守廉的父親從日內瓦回來後,向組織匯報了見到兒子的情況,組織上馬上給張守儀“摘帽”。可是張守儀的丈夫,一同留學回國的孟慶彭,卻還是個“反黨分子”。有人說,要是張守儀沒有被打成右派,還是有可能爭取張守廉回國。
曆史有太多“要是”。下麵是“三劍客”1992年於北京久別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