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穀

李廣德教授,中國作協中國魯迅研究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茅盾研究會常務理事,浙江省寫作學會副會長,湖州市作協主席。退休。
正文

怒斥王兆山的《江城子 廢墟下的自述》詩

(2008-06-27 06:48:55) 下一個
        6月6日,山東《齊魯晚報》“青未了”副刊發表了山東省作協副主席王兆山的兩首舊體詞:《江城子 廢墟下的自述》、《釵頭鳳 川之吟》。一下子激怒了億萬網民,招怒了廣大災區人民,玷汙了千萬作協會員、業餘詩詞作者…… 我讀了這位王詩人的詞,同樣感到無比惡心,他真的是一個無恥文人,一個沒有人心、人性的馬屁詩人!真的如有人指出的那樣“他拍馬屁連一點文學的含蓄都沒有,矯情到了惡心的地步。”我想,如果汶川大地震的遇難者鬼魂未散,必定會在王詩人的夢中顯靈,捉拿他到亡靈前,予以以嚴厲審判的!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網上已經有許多剖析王詩的好文章,所言皆有理有據,本人深表讚同。為與大家討論,茲引西雲的《也與王兆山和首詩》(見西雲博客http://yunshuijian.blog.ycwb.com/20086231611.html)如下:
        這種詞出自成長於禮義之邦的齊魯大地、出自山東作協領導人的手筆,真讓人匪夷所思。就在餘秋雨傳話那些地震遇難孩子已經成了“菩薩”,並會一直佑護中國的同時,人們質疑之聲還尤在耳邊回響,山東作協副主席王兆山先生又發表了關於遇難者的驚爆詩作。看過王詩,真有點像聽一個“道士”在“驅鬼捉魂”! 首先,他這麽寫,有悖了文學標準。 “縱做鬼,也幸福”,聞此言,不覺倒吸了一口冷氣。我不知道山東的王詞人是如何感受到地震廢墟下亡靈幸福的?也不知數萬鬼魂是否會發出如此幸福的自述?我僅知道的是,失去兒子的父親,失去女兒的母親,失去丈夫的妻子,直到今天還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傷痛裏……即使有哭牆也承載不了巨大的哀痛!  
        我雖然沒有去過災區,每每看到網上和電視畫麵上的廢墟和屍體,不禁潸然淚下。看到這兩首詞真的忍不住想請問王先生:你有何資格代表災區的亡靈發言?有什麽身份當廢墟下的冤魂“代表”?“縱做鬼,也幸福”?你能感受到地震中失去親人的那種撕心裂肺的痛嗎?不是我們不愛國,但如果能讓遠去的親人留下,我想我們寧願不讓他們以亡靈的身份慶奧運。災區的人民都是平凡人,隻想過平靜的一生,隻想和親人一輩子相守。地震讓每個人都悲痛萬分,地震震碎了國人的心。
        然而,地震無情人有情,大災麵前有大愛,如何用文學的手法表現這種人間的大愛?所謂“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而歌詠之”,這種“情動於中而形於言”的文章,表達出人對社會、對人生、對世界的最真實感受。把悲痛當作“好事”來歌頌,有悖了人之常情,有悖了文學標準。相同的事物在不同人眼裏有不同的感受。不僅是表達方式的不同,根本上是立意、境界的不同。汶川地震後,詩家輩出,但在這些詩章中,王兆山“做鬼也幸福”的虛浮詩文,也算是詩家中的另類罷。是不是地震也震壞了王副主席的腦子?他長期迎合某種“正確”價值觀的結果就是扼殺了作為一個人的感受力,從而做出有悖人性的文字。這樣的文字除了粉飾太平之外,再沒有別的價值,文學悲天憫人的功能和關懷社會的功能在他眼裏是不存在的。
        同是寫與死亡有關的詩,我想起了陳毅《梅嶺三章》中“南國烽煙正十年,此頭須向國門懸。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在那種殘酷的圍剿麵前,每個人都命懸一線,可陳毅卻沒有怕死,他希望革命勝利的捷報頻頻傳來,就當是祭奠他的紙錢。詩句氣勢如虹,壯懷激烈,充滿了樂觀主義與必勝的信念。兩種不同的文風,表達出的世界觀、文學觀自然有天壤之別。
         二是他這麽寫,衝破了文人的道德底線。 柏楊先生筆下的中國人是醜陋的,然而,醜陋的中國人中最醜陋的是不是禦用文人?在改革開放三十年後的今天,一些人還是以陳舊的思維方式,濃重的禦用情結,拿災民們的傷痛邀功請賞。 王先生以死難者的口吻,歌頌黨領導的救災善舉。我有點疑問:你是站著說話的主兒,沒見過你用這種手段唱如此矯情的頌歌!我國是“以人為本”的國家,這次的救災善舉充分詮釋了這種思想。大災之年哀痛未平,王就急著“壞事變好事”,“代鬼填詞”,是不是在傷害國民的感情? 曾經被魯迅先生批判過的犬儒主義似乎已經成了中國知識階層的一種生存策略,尤其是文人,他們在體製權力和市場資本的雙重傾軋之下,個個都趴伏在權貴腳下啃著施舍的骨頭,吃飽了就替主子看家守舍或是哼著主子們喜歡聽的讚歌。看來中國的犬儒文化淵源流長,犬儒文人前仆後繼,卻很少得到打擊。在一個隻有真情才能勾起同感的時代,這樣的矯情之作,隻能讓人作嘔。
        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國度,國家主席和總理的平民形象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讚揚,他們的親民愛民敬民的舉動更是深受國人愛戴。在這樣的現實下,一些文人還未走出傳統文化的樊籬,不能說不是現代中國文化群體的悲哀。
        為此,我也以拙筆和王副主席一首:
         江城子•和王兆山
         千裏蜀川萬民苦,山河碎,孤寡哭,華夏兒女,舉燭共祈福。十三億人相扶助,恨天劫,同心渡。   
        兆山信口無肺腑,傷吾心,忘吾祖,屍血冥間,亡靈豈歡呼!網上網下眾友怒,王先生,知罪否?
        附王兆山的原詩: 
        天災難避死何訴,主席喚,總理呼, 黨疼國愛,聲聲入廢墟。十三億人共一哭, 縱做鬼,也幸福。
        銀鷹戰車救雛犢,左軍叔,右警姑,民族大愛,親曆死也足。隻盼墳前有屏幕,看奧運,同歡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