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一個老海歸的博客

(2022-12-12 05:53:01) 下一個

電腦、網絡開始在中國大陸普及的時候,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們都已過古稀之年。他們很多人與時俱進,努力學習怎麽用電腦,敲打鍵盤,寫文章,發電子郵件,上網查詢資料。(敲打鍵盤對他們來說不是挑戰,他們大多數都用過英文打字機,漢語拚音倒是得認真熟悉一下。)李蔭遠更上一層樓,年近90歲高齡,開了自己的博客網站。

李蔭遠,1919年出生於成都,1947年赴美留學,1951年獲伊利諾伊大學物理博士學位。1956年回國後,被分配到北大教書,讓他很不滿意,要求作科研工作,最後分到科學院。

2009年,李蔭遠89歲,寫了第一篇博文,為社會上的弱勢群體呐喊:筆者認為,改革開放中出現的不公正隻有進一步改革開放才能逐漸消除,這已是多數人的共識。盛世也不免有生民的苦難,明白地講,那就是這些年的發展一部分是由弱勢勞動者撐持起來的。從全文內容上看,李蔭遠很有正義感,有感而發,決定以博客形式發聲。

發表對評級漲工資的看法時,有一段有發牢騷的味道:1956年四月到科學院工作評為二級,月領240元,一家四口感到足足有餘。月薪高但無商品可買,無非是高儲蓄,還多了一個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子。“文革”中的1969年前後,我每周六天清晨到辦公室就得向毛主席請罪,然後麵對四卷寶書渡過上班時間,而且隨時有被關入牛棚扣發工資之虞。 據科學院1963年一份內部鑒定材料,李蔭遠是三級研究員,可能反右期間說錯話了,從二級降為三級。組織上對他的評價是,“李係3級研究員,其愛人係北京鋼鐵學院6級講師,二人每月工資390來元。兩個小孩,一個保姆,每年還有稿費收入,經濟上不困難。在國家經濟困難的情況下無特殊要求,對生活表示滿意。”

他還寫到空巢現象,似乎是在反映自己的情況:隨著我國人口的日漸老齡化和為數不少的家庭其子女在國外定居,老夫婦或喪偶後一人獨處寂寞度日者在我的周圍比比皆是。不必下功夫去統計,也可以斷言,這種通稱為空巢的情況以高級知識分子的家庭中最為普遍。他們的子女多半在“文革”當中失去受教育的機會,“文革”後又因超齡而無法參加高考,一個較好的出路便是出國念書。他們的父輩不少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海歸。由於中華文化的情結他們甘心為國貢獻一生,而下一代人經曆了十年浩劫中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有上當受騙之感。一旦在國外學得一技之長,便隻求養家活口一生平安。少數能人歸國創業者實屬例外。文中“一旦在國外學得一技之長,便隻求養家活口一生平安”寫的太真實了,李蔭遠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就是這樣。周圍有許多老海歸二代也是這樣“隻求養家活口”,包括“大腕”老海歸的子女。李蔭遠的妻子1990年移民美國,跟女兒一起住,李蔭遠每年去探親三四個月。

他還寫了一些回憶文章和雜文,2016年8月22日去世後兩天,由家人在他的博客上發布自己生前給自己寫的訃告:

李蔭遠 1919年公曆623日生於成都。1943年在西南聯合大學物理係畢業,曾留校任助教。1947年赴美國遊學,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因美方禁令不克歸國。直至1956年初始得啟程回京,同年4月到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參加工作。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70歲後逐漸退出科研工作和學報編輯等任務,晚年以文史自娛。

2016822日辭世。本人不願有遺體告別之類的事,死後不換新衣,不入殯儀館,由太平間直運火化場所。骨灰由大女保存,日後揚棄入海。

去世的日期顯然原文是空白,由後人填補。文中簡體繁體交叉使用,可能是電腦中文軟件不完善,或剛學會使用電腦,不熟練。有興趣看他的博客可以點擊這裏

另一位寫博客的老海歸叫許少鴻,1950年放棄攻讀物理博士回國,2008年87歲開始寫博客,主要是學術方麵的內容。可惜隻寫了一個月寥寥幾篇,健康開始出現狀況,一年後就去世了。以後女兒接過來,寫了許多懷念文章。有興趣可以點擊這裏看他的博客。

李蔭遠2016年於北京逝世,享年97歲。
許少鴻2010年於上海逝世,享年89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帕格尼尼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元亨利' 的評論 :

好像不是,(是李蔭遠,不是李遠蔭)
元亨利 回複 悄悄話 李遠蔭父親是不是李璜,青年黨的創始人?
shine21 回複 悄悄話 nic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