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牛齋

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
個人資料
帕格尼尼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2023-01-28 05:12:30)

甘世福,湖北武昌人,1947年考取公費留法,以交換學生身份就讀於巴黎大學,學習語言學,一切費用由法國政府支付。學習期間,經人介紹,認識在巴黎音樂學院學習鋼琴的丹麥女士MarieSophieHaar,二人交往四年後於1953年8月結婚。 就在這時,法國政府停止了給他的獎學金和生活費用,使他無法完成學業,生活上出現困難,所以決定回國。他向中國駐丹麥使館提出兩項請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7)
(2023-01-25 04:55:02)

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國家需要的人才,容易分到對口工作,大多數對自己的工作滿意;第二類是歡迎歸國,不回來也無所謂,主要是學文理科的,很難分配到滿意的工作,很多被迫改行。史久鏞,寧波人,1948年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政治係,1951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法碩士學位。他的未婚妻張幗英在上海交電公司工作,多次寫信催他回國。1954年他29[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1-22 11:25:38)

退休後,每天早上要到林子裏走路,四五千步。後來中間又增加了五分鍾的小跑,實實在在的小跑慢跑,五分鍾後氣喘籲籲,汗流浹背。 天天走同樣的路,不免有些乏味。春夏季節還好,可以邊走邊欣賞路邊的野花、蝴蝶,用手機軟件辨認花的名字。到了冬季就慘了,毫無生氣,到處一片枯黃,單調。 入冬不久的一天,猛然看到路邊枯樹幹上有一匹小馬玩具,格外顯[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1-19 04:18:40)

建築學曾是老海歸們出國攻讀的時髦學科,據不完全統計,50年代回國的老海歸中有30多人學建築學。其中至少有四名女生,她們是張守儀、章周芬、沈學均、李瀅。50年代從西方國家回到中國,很難在建築方麵大顯身手。中國學習蘇聯老大哥,追求民族主義的形式,建築設計上有許多框框,加上政治上的大鳴大放,派係鬥爭白熱化。在男人一統天下的建築界,女人更是步履艱[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2023-01-17 05:02:46)

老海歸當年回國麵臨的許多問題中,很少提到所得稅。50年代初回國的老海歸大部分都還在學校讀書,沒有收入,也就沒有所得稅的問題。50年代中後期回國的老海歸大部分都工作了,黃葆同、馮之榴夫婦1955年回國時就遇到了所得稅問題,須證明自己不欠美國政府的所得稅才能出境。他們一直珍藏著一份美國財政部寫給他們的證明信,用於舊金山離境時“清算”: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3-01-14 04:18:21)

首先說明一下,這位老海歸並不是逃出國,但逃出哪兒,根據所掌握的材料,似乎不太明確。下麵來探討一下。 除了國家急需人才外,一般老海歸回國後都要先入住留學生招待所,進行政治學習,思想改造,等待工作分配。在此期間國家對他們進行調查,確認回國動機。這位“逃出”的老海歸叫李功受,愛荷華大學水利碩士,1954年回國,思想改造受到刺激,工作分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1-10 04:26:35)

華府最大的跳蚤市場今年剛過年就舉辦了第一次,好像比往年都早。也許是看到新年的第一個星期天氣格外暖和,就把東岸商家召集起來擺攤。聖誕節也剛過不久,處處還洋溢著節日的氣氛。 看到了老麵孔,也看到了新麵孔。一個賣小裝飾品的老太太,每次都能看到她,攤位都在同一個地方。八年前照過一張像,這次看到她,又偷拍了一張,臉上明顯留下了歲月的痕跡。[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明尼蘇達廣播電台MPR(MinnesotaPublicRadio)以前有一個節目,叫“明尼蘇達的聲音”(MinnesotaSoundsandVoices)。十年前,電台報導了一位叫YongJiang的中國人,同時在網站上對他進行介紹,並刊登了一張他的照片。 這位叫YongJiang的中國人是老海歸。根據電台介紹,他1947年來明尼蘇達大學攻讀機械工程,1950年獲博士學位後回國,先後在西北農業大學(已經不存在)和西安交[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4)
(2023-01-04 05:12:44)

平時都是老伴兒做晚飯,基本上都是中餐。有時想換個口味,自己也動手炒個菜,但做西餐多,什麽意大利麵、沙拉、燒烤什麽的。手藝並不高明,吃起來味道卻還不錯。2022年的最後一天,老伴兒不想做飯了,建議出去吃。不巧外邊下大雨,所以就自告奮勇,下廚做2022年最後一頓晚餐。根據冰箱裏的食材,作出四道菜:韭菜炒幹絲、肉絲炒芹菜、醋溜白菜和汆丸子湯,外加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3-01-02 07:06:35)
進入新的一年,將繼續收集整理自己的一些老海歸資料,以小故事形式寫出來。這是我多年的愛好,收集資料有三十年了,四年多前決定登在文城與大家分享。幾年來蒙受大家厚愛,閱讀人數不少,也有不少評論。因為我一般不回複,想作一個總體的說明,以感謝大家的留言:1/首先要感謝所有知情和細心的博主通過留言和悄悄話指出小故事中的錯誤(盡管個別人的口氣很自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