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2017-07-31 12:44:46)
常常在心裏想,此生如果沒有遇到導師在此五濁惡世破邪顯正、弘揚世尊正法,這輩子完了之後,不知會下墮到哪個惡道去?更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回複到人身?更遑論有機會聽聞正法。像我這樣的人,未學佛前,殺盜淫妄酒,貪瞋癡慢疑,樣樣俱全的人,下墮到三惡道去,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每次回想,都有後怕之念;對導師的感恩戴德之心就油然而生。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7-24 11:58:09)
這裏再轉一篇有關專修與雜修文供參考何謂專修與雜修?那麽這個問題,在淨土法門中比較會常常提到所謂說“專修”與“雜修”,但是為什麽會提到專修與雜修呢?那麽它實質上的意義又是如何呢?我們針對這個部分,來了解一下。
  修學淨土法門的,依於信願行的方法,當然希望自己能夠因為念佛,而決定能往生。但是有一些念佛人,因為他信心不足,[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7-07 12:56:43)
學人對宇宙器世間及六道眾生存在之種種現象、差別歎為觀止的同時,不禁會問:“三界眾生及器世間都是哪裏來的?”“難道真的有一個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來說,三界裏的一切——器世間及眾生,都是由“心”——“識”變現出來的,乃至解脫成佛也是“心”、“識”的作用,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mda[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30 12:55:53)
要為各位解說的是:如何才能夠真正從內心深處信佛?在佛法當中,“信”是一個善心所,因為“信”具有澄淨心靈、去除疑惑、增長善
法的作用;就像是一顆水清珠一樣,如果我們把一顆水清珠放到汙濁的水裏麵,就會立
刻把濁水變得很澄清。所以在《華嚴經》中有偈語說:“信為道元功德母,增長一切諸
善法,除滅一切諸疑惑,示現開發無上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29 09:31:31)
鳩摩羅什與中國佛教(一)我們來聊一聊鳩摩羅什法師是誰?也就是“鳩摩羅什與中國佛教的關係”。
  鳩摩羅什法師生活在公元344年到413年之間,他可以說是我們中國佛教在佛經翻譯的成就上,最重要的兩位大師之一,另一位則是玄奘法師。如果就影響中國佛教徒的廣度上,羅什法師甚至超越了玄奘法師,可以稱得上是與佛弟子結緣最多、最廣的一位譯經法師。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23 13:07:39)
大家知道,根據佛的教導,現在是末法時期,是一個魚目混珠的時代。大部分的眾生呢,對於佛法的錯解非常深!將錯誤的佛法當作是正確的,而把正確的佛法又當作是錯誤的。所以,隻有很少比例的佛弟子,他依照著過去生所累積的福德善緣,能夠真正值遇佛所教授正確的三乘佛法,並且能夠得到實證,也就是斷結而證果。絕大部分號稱自己在學佛的人,在這樣一個末法時[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21 10:44:43)
般若禪不是禪定(一)從古以來呢,就經常有人以為自己證得禪定,這樣子就叫做開悟,因此當他證得禪定的時候,他就以開悟者自居,這是從古以來就有的現象。那麽到了現代這個末法時代,這種情形越來越普遍,以證得禪定就認為是開悟的人越來越多。這種追求境界、以證得定境為證悟的人卻反過頭來毀謗:“證得無所得、無境界的無生忍,不是真正的開悟。”以定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21 10:43:29)
禪宗是中國佛教極為特殊的一個宗派,是由達摩祖師自古印度東來中土所傳,內涵就是參禪,要明心見性。因為禪宗以“禪”為名,於是就有不少人誤以為禪宗就是修四禪八定,錯把禪定定境—離念靈知—的證得,說為明心見性。然而在〈禪定與靜慮之異同〉一集節目中,我們說禪宗的禪就是“靜慮”,是在不緣外境的靜心境界中,專精地去思惟如何是實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21 10:42:00)
學佛人立誓修學佛菩提道,就要行菩薩道;而行菩薩道所應當修學的內容是什麽?譬如說在《解深密經》當中,觀自在菩薩向佛請問:【“世尊!是諸菩薩,凡有幾種所應學事?”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菩薩學事略有六種: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慧到彼岸。”】(《解深密經》卷4)這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以及智慧六種菩薩所應學[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6-16 13:29:20)
要來討論的題目是“真有自由意誌嗎”?這個是有人提出一個問題說:在佛法裏麵,所有的果都是由因緣而來的,既然所有果都是由前麵的因跟緣而來,那我們都被之前的因跟緣所限定了;我們在這個因緣果報的限定之下,我們還有所謂的自由意誌嗎?
  有人提出這個問題,其實這個是一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也是很多人容易不了解的地方。所以在《長阿含經》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6]
[7]
[8]
[9]
[1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