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般若禪不是禪定

(2017-06-21 10:44:43) 下一個

般若禪不是禪定(一)

    從古以來呢,就經常有人以為自己證得禪定,這樣子就叫做開悟,因此當他證得禪定的時候,他就以開悟者自居,這是從古以來就有的現象。那麽到了現代這個末法時代,這種情形越來越普遍,以證得禪定就認為是開悟的人越來越多。這種追求境界、以證得定境為證悟的人卻反過頭來毀謗:“證得無所得、無境界的無生忍,不是真正的開悟。”以定境這樣的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毀謗正法,其實是違背了了義經典的聖教量,這樣的行為已經成就了地獄的重罪。

  那麽想想看:一個人在這一輩子呢,以修學佛法、弘揚佛法的善因,卻得到了未來世地獄重罪的果報,想想看!他們是不是很可憐呢?平實導師以悲心的緣故,特地在《生命實相之辨正》一書當中,為這一類的人概要的說明:現在的學佛人“以定為禪”的各種層次,提供學佛人省察思惟。若這些人能夠虛心接受,然後去比對聖教量,再作深入的思惟整理,自己知道錯處,然後重頭再參,這樣子才有機會可以遠離地獄重罪。

  我們接下來是要講解“以定為禪的十種層次”。但是在講解這十種層次以前,我們先來說明:般若禪與禪定所證的境界有什麽不同。先讓各位了解以後,就知道以定為禪為什麽是錯的。

  先來說什麽是“般若禪”。般若禪的“禪”其實就是般若,般若是一種智慧,但是它不是世間人所說的智慧,它的智慧是在證得真心如來藏以後所具有的智慧。真心如來藏出生了這個五陰,也就是說祂是生命的本源,因此我們說:“般若”其實就是實相的智慧。般若所說的生命的實相----真心如來藏,祂是處於什麽樣的狀態?事實上祂是處於沒有境界、沒有所得的狀態當中。那麽,為什麽祂可以處於這樣的狀態當中呢?因為真心如來藏從來不對六塵起任何一念,也從來不對六塵萬法起分別,因此我們說,祂從來沒有境界,也無所得。

  除了這樣的一個狀態以外,其實還有其他的狀態。譬如《大寶積經》卷三十九 佛說:“複次,舍利子!我證菩提無入無出。何等名為入出二法?舍利子!所言入者名執諸法,所言出者名不執諸法。”這一段話 佛的開示是說:佛祂所證的菩提從來無入無出。什麽叫做入出二法?佛就開示說“所言入者名執諸法”。譬如說,一個人的靈知心,他因為想要進入一念不生的狀態,因此他就拚拚命的作加行,然後進入一念不生的狀態,因為他對於這個一念不生的法有所執著,所以說他就進入了這樣的一個境界,所以說“入者名執諸法”。“所言出者名不執諸法”意思就是說:當你不再想要待在一念不生的狀態當中,或者說你心忙亂了以後,你就出離了一念不生的境界,所以說“所言出者名不執諸法”。那麽從剛剛的講到了真心的所處的境界,除了“無境界”、“無所得”以外,還有祂“沒有入出二法”。

  再來講到禪定的部分。“定”就是製心一處,那麽“禪”呢?不是智慧,禪是靜慮。那麽“定”呢?也可以這樣子說:心專注一境而不動搖,這樣子叫做定。那這個心就是覺知心,也就是令覺知心一直緣於某一法上麵而不動搖,這樣子就叫做定。當然有把覺知心滅掉,也可以說是定的境界。譬如說,在第四禪當中棄舍覺知心,當他把覺知心棄舍了以後,他就進入了無想定,所以無想定也算是一種定;那麽,如果說一個人證得了非想非非想定,那麽他證得非想非非想定,他在非想非非想定當中暫時止息覺知心,他就進入了滅盡定當中,那麽滅盡定跟無想定,也是“定”的兩種。

  接下來我們來看:與覺知相應的定,它到底是處於什麽樣的狀態?所謂的覺知心就是能知能覺的心。既然能知能覺,祂對六塵萬法就有所得,所以祂就是有所得,有所得一定有境界,所以祂是有所得、有境界法。既然妄心----覺知心祂能夠分別境界,那麽祂就有入有出;所有的定呢都有入有出。譬如說,你的覺知心處於這樣的一個境界,你知道你是處於這樣的境界,那麽你就得到了這樣的一個境界法,因此,與覺知心相應的定,它一定是有境界法、有所得法。

  接下來說:無想定是不是有所得、有境界法呢?無想定當中,仍然有意根在攀緣五塵上麵的法塵,因此在無想定當中,其實仍然是有境界、有所得法。而且它也一定要有入有出,因為他必須從第四禪當中進入無想定,那麽當他想要出定的時候就出定,那出定以後就叫做出,即使說生於無想天,最多也隻有五百大劫就要出定了。所以,無想定也是有境界、有所得、有入出之法。

  那麽滅盡定呢?阿羅漢證得滅盡定以後,他早上去托缽,回來吃完飯以後,沒事他就坐在樹下,就入滅盡定去了,第二天早上,太陽起來照到他的身上,他又出定了。所以滅盡定雖然不屬於禪定,但是它也不是般若禪所說的禪定,因為它仍然是有入有出之法。

  那麽接下來我們來看,《生命實相之辨正》一書當中所寫的十種“以定為禪”的層次。

  我們先來講,第一種:“散亂攀緣心”。所謂的散亂攀緣心,就是以日常生活中或課誦中,能知能覺的心為真心。那麽能知能覺的心,一定是能分別六塵的心,能分別六塵當然就是有所得、有境界法。為什麽說能分別六塵的境界就是有所得、有境界法呢?譬如說,一個人拿尺去量東西,那麽他所量的結果是不是顯示在他的量具上麵,也就是這個尺上麵?又譬如說,一個人他想要稱體重,他把體重計拿過來,他站上去以後,他的體重就會顯示在體重計上麵;也就是說,量具它本身會顯示出衡量的結果。那麽我們的能知能覺的心就是一種量具,祂就是在量六塵境界。既然祂是能夠衡量六塵境界的心,當祂在衡量六塵境界的時候,六塵的境界就會顯現在能知能覺的心上麵。所以說,當祂在衡量六塵境界的時候,祂就變成是有所得、有境界的法了,也就是說,能知能覺的心祂是有境界、有所得法,祂不是真心,真心是無境界、無所得法。而且能知能覺的心,祂一定有入有出,當祂在衡量境界的時候,祂就進入了這樣的一個境界;當祂離開了這個境界,再去衡量其他境界的時候,祂就出離了這樣的一個境界,所以祂具足了有所得、有境界、有入有出的法。所以說:第一種“散亂攀緣心”根本不是真心,因為祂跟真心的體性是不符合的。

  接下來,第二種“以法定心”。以法定心的意思是說:因為一個人感覺到說,他的心很散亂、很攀緣,所以他就想要用一種方法讓他的心定於一處----也就是製心一處。那麽這樣的方法其實很多,通常是數息、念佛、憶佛,或者是用其他的方法來攝心。用這樣數息、念佛、憶佛的方法來攝心而定住的心說祂是真心,事實上是錯誤的!因為,如果說一個人在數息的時候,他的覺知心就一定要落在數息這個境界上麵,所以他就能分別他數息的狀態,所以說祂是有所得、有境界法;那麽當他不再數息的時候,他就出離了這樣的一個境界。所以說“以法定心”仍然不是真心。

  那麽接下來說第三種,第三種是“常寂常照”。常寂常照就是以一念不生時,常寂常照的靈知心為真心。我們剛剛已經作了一個說明說:一念不生其實還有一個清明之念,知道自己處於一念不生的狀態,所以它其實不是一念不生。那麽把這樣的心當成真心,其實它完全不符合真心所處的境界,因為一念不生的狀態,它仍然是意識覺知心相應的狀態,所以說,它仍然是有所得、有境界法,而且它也有入出二法。因此,“常寂常照”的離念靈知,事實上也不符合真心的體性,它不是真心。

  再來說第四種:“遍滿虛空”。也就是在一念不生當中,定心不斷的擴散,最後覺得自己的心遍滿虛空。很多人在修定的時候,就來到了這樣的一個境界,他就以為這樣子的心就是開悟了、就是真心,因此有人就說“遍滿虛空大自在”這樣子就叫做開悟了。事實上,這樣的一個遍滿虛空的覺知心仍然不是真心,因為它還是以意識覺知心相應的境界。那麽“遍滿虛空”這樣的一個狀態,我在初學佛的時候,也是以為說:覺知心遍滿虛空,這樣子就叫做開悟。記得我剛來正覺講堂學佛的時候,老師就叫我們要努力拜佛,我就在家裏拜佛,拜了一段時間以後,定心就不斷的擴散,在拜佛當中定心一直擴散,然後就覺得整個心如虛空一般,也就是以為自己的心遍滿虛空了,當然拜完佛以後下來,覺知心仍然是覺得它遍滿虛空。事實上,覺知心是不可能遍滿虛空的,因為我們的覺知心是在腦裏麵(出現),它從來沒有出過腦的範圍,所以它並沒有真的遍滿虛空。這個遍滿虛空的感覺,事實上雖然很實在,但是這仍然是一種幻覺,即使你一直感覺說它真的遍滿虛空,但是你如果有正確的知見,你就知道,事實上它沒有遍滿虛空,它隻是一種幻覺而已。當我練到這樣的一個地步以後,我就去跟我的親教師說:“老師啊!我好像開悟了!”這個老師很善良、很客氣,他是很客氣的在知見上就把我“殺”了一頓。這是因為那時候我還沒有正確的知見,再經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終於知道遍滿虛空這樣的境界其實不是開悟,這樣的覺知心相應的境界仍然是妄心的境界,不是真心所處的境界。這是第四種以定為禪的層次。

  再來說第五種:“身心統一、內外統一、時空統一”。當一個人的覺知心進入了欲界定當中,然後他在欲界定當中舍棄了覺知,當他舍棄了覺知以後,就進入了未到地定當中。那麽未到地定當中雖然是觸而不分別,但是因為還有個意根在運作,所以仍然不是無境界、無所得法。還有,一個人從欲界定進入了未到地定當中,所以他是有入,當他出定的時候就有出,所以第五種未到地定的境界,它仍然不是真心所處的境界。

  當一個人練到了未到地定以後,具有了這樣的未到地定的功夫,接下來如果說,他把性障修除了,也就是把五蓋----五蓋就是貪、嗔、疑、睡眠、掉悔,把這五蓋修除了以後,他就突然間有身樂出現,也就是“初禪善根發”出現了,他證得了初禪。證得了初禪,仍然不是真心的境界,如果你以初禪善根發這樣的境界認為說就是開悟了,那仍然是以定為禪的人。我們來看看初禪,即使你是最上品的證得初禪的人,你在一切時中(醒時),都可以維持在初禪狀態,但是你還是要睡覺,當你在睡覺的時候就出定了,第二天醒來又入定,所以證得初禪,仍然是有入有出之法。那麽,初禪還是有意識,還有其祂前五識,還有覺知心在運作,所以初禪仍然是覺知心相應的境界,所以它不是真心所處的境界,它是有所得、有境界法,而且是有入有出的法。

  接下來講:“虛空粉碎”。當一個人進入了初禪以後,他會有一個覺受----虛空粉碎,其實就是初禪中的定境覺受。既然是初禪中的定境覺受,當然它就是妄心的境界,所以說虛空粉碎仍然不是真心所處的境界。

  再來說:“大地平沉”。大地平沉其實仍然是在初禪的境界當中,不過它已經接近了二禪前的未到地定的境界。前麵欲界當中也有未到地定,這裏講的是接近二禪前的未到地定境界,大地平沉在前麵的未到地定;(欲界當中的未到地定)當中也有可能會出現。所以大地平沉仍然不是真心所處的境界,它仍然是有境界、有所得、有入出二法的境界。

  這裏的“覺”其實就是“尋”,“觀”就是“伺”,所以有尋有伺跟無尋有伺:在初禪叫做有覺有觀三昧,也就是有尋有伺三昧,進入了二禪前的未到地定境界,就叫做無覺有觀三昧。在這個境界當中,這個“覺觀”是針對五塵來說,也就是他對於五塵不再主動去攀緣,所以我們說它叫做“無覺”;但是因為覺知心還在的關係,所以他被迫的領納五塵的境界,所以就叫做“有觀”,所以還有“觀”但沒有“覺”,所以我們就說:二禪前的未到地定就是“無覺有觀三昧”。“以定為禪”的層次,就先講到這裏。

 

般若禪不是禪定(下)

我們已經講完了以定為禪的十個層次當中的九種,也就是講到“無覺有觀三昧”。“無覺有觀三昧”已經講完,接下來講“無覺無觀三昧”。

  從二禪前的未到地定當中進入了二禪,二禪的等至位當中就是無覺無觀三昧。無覺無觀這個“覺觀”仍然是針對五塵來說,也就是說他對五塵完全不起覺觀,因為他把前五識滅掉了,前五識完全不現行,他隻有剩下意識緣於定境法塵。所以說二禪的等至位叫做“無覺無觀三昧”。從二禪的等至位以上三禪、四禪的等至位都稱作“無覺無觀三昧”。

  到這裏就講完了“以定為禪”的十種層次。從這十種層次來看呢,它都是覺知心相應的境界,也就是有所得、有境界、有入有出的法,基本上它都不是涅槃的境界。其實這十種層次就是 佛所說的“外道五現涅槃”。

  佛說“外道五現涅槃”是哪五種呢?第一種:就是以欲界中的靈知心為涅槃真心。也就是把我們前麵講的散亂攀緣心、以法定心,然後常寂常照、一念不生,然後遍滿虛空,再來就是未到地定,前麵講的那五種層次就是 佛所說的第一種現見涅槃,也就是它是外道的現見涅槃,所以說把欲界的靈知心當成真心,佛已經定義說是外道。那麽第二種就是:初禪,接下來(就是二禪到四禪當中呢),就是把這二禪到四禪當成是涅槃的境界,這樣的知見就叫做五現涅槃,也就是外道的認知,把五陰當中的覺知心當成是涅槃真心。

  佛說外道的五現涅槃是什麽?就是“立五陰中,五現涅槃心顛倒論”。五陰中不管哪個心,都不能貫穿三世因果、不能去到未來世,因此 佛就說這種論點就是顛倒論。把五陰當中的覺知心當成是涅槃真心,當然是顛倒。因為把五陰當中的覺知心當成真心,連我見都沒有斷,怎麽可能是涅槃心(開悟)?

  除了前麵所說的十種以定為禪的層次以外,當然還有四空定:當一個人證得四禪以後,他舍去了對色身的執著,然後就進入了“空無邊處”;然後舍棄了空無邊處,就進入了“識無邊處”;舍棄了識無邊處,就進入了“無所有處”;然後再舍棄無所有處,就進入了“非想非非想處”。那麽非想非非想處當中,覺知心仍然是緣於定境法塵當中,所以這四空定都仍然是意識相應的境界,也就是它是有所得、有境界、有入有出之法。即使你證得四空定當中的非想非非想定,死後生到非想非非想天當中,你經過了八萬大劫,也就是最多隻能待在非想非非想天當中八萬大劫,你還是要下墮,接受六道輪回。因此四空定仍然不是涅槃。

  講完了以定為禪的各種層次,接下來我們從禪宗的一則公案來說明:般若禪不是禪定。

  我們來看看《景德傳燈錄》卷五,我先把這一段公案念一遍,再來作說明:

  【開元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常日坐禪。師知是法器,往問曰:“大德坐禪圖什麽?”一曰:“圖作佛。”師乃取一磚,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師作什麽?”師曰:“磨作鏡。”一曰:“磨磚豈得成鏡耶?”師曰:“坐禪豈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師曰:“如人駕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一無對。師又曰:“汝學坐禪?為學坐佛?若學坐禪,禪非坐臥;若學坐佛,佛非定相。於無住法不應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一聞示誨,如飲醍醐。】(《景德傳燈錄》卷五)

  這是禪宗的一則公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我們開始來作一些簡短的說明。也就是說:唐朝開元年中,有沙門道一住傳法院,這個道一叫做馬祖道一。馬祖道一其實是中國禪宗很有名的祖師,在他的座下也有很有名的祖師:譬如百丈懷海禪師、南泉普願禪師、大珠慧海禪師還有龐蘊居士,事實上他們都是在馬祖道一的座下開悟,所以說,馬祖道一其實是在古代的禪宗裏麵,很有名的一個祖師。他住在傳法院裏麵,每天在那邊坐禪,就是認為說:坐禪就是學佛的方法。那麽這個“師”,“師”指的是南嶽懷讓禪師。也就是後來馬祖道一,在南嶽懷讓禪師的座下開悟的。

  這個南嶽懷讓禪師知道說這個馬祖道一是法器,所以就到了傳法院就問他說:“大德!坐禪圖什麽?”也就是說:“大德啊!你這樣每日坐禪,你的目的是要作什麽呢?”馬祖道一就答了說:“我每天坐禪就是想要作佛。”也就是他的目的就是:以坐禪然後想要作佛。南嶽懷讓禪師就知道說這個馬祖道一有邪見,所以他就用一個很不合理的世間法來點破他。因此南嶽懷讓禪師就取一塊磚,就在他的庵----也就是傳法院的門前的石上就開始磨啊磨啊。馬祖道一看到了南嶽懷讓禪師在那邊磨磚,他就很奇怪,他就問說:“大師啊!你這樣做,到底你是在做什麽呢?”南嶽懷讓禪師就說:“我在這裏磨磚,是要把它磨成鏡子。”馬祖道一就覺得很奇怪,就說:“磨磚怎麽可能磨成鏡呢?這個磚呢,它怎麽磨也不可能磨成鏡啊!?”南嶽懷讓禪師就開始點破他了,就說:“那你這樣子坐禪,怎麽可能成佛呢?”馬祖道一聽了以後,就趕快問他說:“那怎麽樣才是呢?我要怎麽樣作才對呢?”南嶽懷讓禪師就說:“如人駕車不行,打車即是?打牛即是?”也就是說:如果說一個人,他駕了一個車子,這個車子故障了走不動了,那你打車也不對,打車還是不會走;那你打牛也沒用,因為是車子壞掉。所以他就用這樣的一個譬喻,馬祖道一聽了以後,就沒辦法跟他應對。

  南嶽懷讓禪師接著就說:“你這樣子學坐禪,你到底是在學坐禪呢,還是在學坐佛?如果說你是學坐禪,但是這個禪並不是坐、也不是臥啊!你如果說你是要學坐佛,佛並沒有一定的相貌,那你這樣坐著,坐著不動,它也不是佛。”接下來,南嶽懷讓禪師就這樣子開示說:“於無住法不應取舍。”也就是說:真心祂是無住法,如果你想要求得這樣的一個無住法,真心本身就沒有取、沒有舍,祂從來不取任何法,也從來不舍任何法,所以祂是無住法;你想要求得這樣的一個無住法,你就不應該在有取有舍的法上麵用心;也就是說:坐禪是有取有舍的法,你如果在這樣的法上麵用心,那你就不可能找到真心無住法。接下來,懷讓禪師又繼續說:“汝若坐佛,即是殺佛;若執坐相,非達其理。”也就是說:如果你說你這樣子要坐佛呢,你就是殺佛;你如果說這樣坐著都不動呢這樣子叫做佛,那根本就道理不通!所以,馬祖道一聽到了這樣的南嶽懷讓禪師的開示就“如飲醍醐”,也就是說他非常的受用。

  從這一則公案,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禪宗所說的般若禪根本就不是禪定。從這樣的一則公案,其實各位就可以很清楚的了解。

  接下來,我們再從本質的不同來說明:般若禪不是禪定。

  我們先來看《六祖壇經》卷一:“祖知悟本性,謂惠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當五祖知道六祖已經悟得本性以後,他就對惠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也就是說:如果你不能知道有真心存在,也不能知道祂的種種體性的話,那麽你學任何法,對於佛法、佛菩提道來講都沒有好處!

  那麽到底什麽是“本心”呢?我們再來說,禪宗的祖師也就是《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卷一)洞山悟本禪師怎麽說:“如今學者隻知有十方諸佛,且不知有十方諸佛出身處,空知有佛不得成佛。”(《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卷一)也就是說:禪宗這個般若禪呢,它其實是在找佛的出身處,也就是所有的應身佛、報身佛、化身佛祂都有個出身處,這個出身處呢,其實就是真心,也就是本心。一個人不能成佛,其實他就是不知道有個真心存在。一切的應身佛、報身佛、化身佛都是從這個本心所出生,包括你我的五陰也都是從真心如來藏所出生。所以說:一個人一定要找到真心。

  為什麽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呢?我們來探討這樣的一個問題。我們從“入門”這個角度來說:如果說一個人他找到了本心,他在佛菩提道上麵就是入了門,也就是說入了不生不滅法的大門,一切常住法呢都在門內;我們來看看:如果說一個人進入了這樣的一個常住法裏麵,他所修學的一切法都是常住法,都跟常住法有關。如果說你沒有進入這樣的大門,你在外麵所學的任何一切法,都是無常法,都不是常住法,它跟常住法都無關。因此,如果你沒有進到這樣的一個常住法的門內呢,那麽你所修學的法,因為都是無常法,最後都歸於空,所以如果說一個人不識本心,那麽他學法就無益了!也就是說:他在佛菩提道上麵就不會有任何的幫助了。

  從前麵這樣所說的來看,般若禪的本質就是佛菩提道上麵,菩薩所親證的境界、所親證的內涵,這是般若禪的本質,祂是菩薩所證。

  再來說禪定的本質。禪定有什麽樣的本質?我們來看看《大智度論》卷十八 龍樹菩薩怎麽說:

  【外道依止初禪,舍下地欲,乃至依非有想非無想處,舍無所有處;上無所複依,故不能舍非有想非無想處。以更無依處,恐懼失我,畏墮無所得中故。】(《大智度論》卷十八)

  我們先來看看說:什麽叫做外道呢?心外求法或者是心外見法都叫做外道,也就是想要在真心以外求一個真實法,或者把任何一個真心以外的法當成是真實法,這樣子就叫做外道。因此,心外求法的人一定沒有斷我見,他一定落在五陰當中。

  我們再回頭來看 龍樹菩薩的這一段話說:“外道依止初禪,舍下地欲。”也就是說:外道他證得初禪以後,他就依止於初禪----也就是說他把初禪當成涅槃,或者是說有一種人把二禪、三禪、四禪當成是涅槃,乃至於說到了非有想非無想處,他是舍棄了無所有處,他到了這樣的地步以後,因為他發現再過去已經沒有覺知心,已經沒有依靠了,所以他就沒有辦法再舍棄非有想非無想這樣的境界----也就是我們的意識覺知心最微細的境界就是非有想非無想的境界。到了這裏他為什麽不敢舍棄呢?不敢舍棄非有想非無想的境界?因為他再過去他就沒有依靠了----覺知心沒有依靠。那麽證得非有想非無想的這個外道他因為恐懼失去我,因為他把覺知心當成我,他害怕墮入了無所得當中。

  所以呢,我們來看看,禪定的本質其實是通外道。外道也證得四禪八定,但是為什麽還是外道?因為禪定的本質就是這個樣子。從這樣的觀點來看,其實你就可以了解到:般若禪就是菩薩所修學的法;那麽禪定呢,它是一切的人都可以修學的法。也就是它基本上、它的本質上是不同的。

  接下來說,我們從修學方法的不同來說明:般若禪不是禪定。

  要學般若禪,他需要什麽樣的知見呢?他需要具備佛法的正知見:也就是他必須知道五陰十八界的內涵,還有要知道五陰十八界為什麽是虛妄的,這樣子他才不會墮入了我見當中。接下來他還要具備第一義的知見,也就是說他要知道有個真心存在;然後當他知道有個真心存在的時候,他就會從經典上去比對,到底這個真心的體性是什麽;當他這樣子了解了以後,他就具備了佛法的正知見;接下來他還要有參禪的功夫----參禪的功夫需要有定力,定力就是參禪的工具,參禪其實就是參話頭。他還要具備思惟觀的功夫,經過了這樣的有了佛法的知見,也有參禪的功夫以後,他就可以參禪然後最後破參。這就是般若禪的修學方式。

  再來說禪定。禪定其實從剛剛的 龍樹菩薩的所說的一段話來看,他根本就不需具備佛法的正知見。也就是說:即使你有邪見、有惡見,你也可以證得禪定。禪定的次第就是如同我們剛剛講的,從散亂心、以法定心、一念不生……這樣的一直修來,修到四禪八定具足,四禪八定具足以後,如果沒有斷我見仍然是外道。

  因此,我們從這裏就可以了解到說,般若禪跟禪定是不一樣的,所以,般若禪一定不是禪定。當然還可以從各個角度來說明般若禪不是禪定,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講到了這裏。

  我們在這兩集當中說明了“以定為禪”的各種現象,讓你能夠了解到:禪定不是般若禪,般若禪不是禪定。那麽各位如果聽完了這兩集以後,你可以回家詳細比對經典,看看我們所說的有沒有道理。如果你能虛心接受,你就可以改為參禪的方式。

  我們“般若禪不是禪定”就講到這裏。

正旭 般若禪不是禪定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