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璽閣主在美國

不要介紹了,就是那個閣主
個人資料
梅璽閣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博文
上海過去有許多的飲食店,上海人也叫做點心店,與現在的麵館差不多,隻是不單單賣麵,可惜那樣的店,如今已不存幾家了,豐裕生煎、美心湯團店、沈大成、富春小籠、老半齋……或多或少都有些過去的影子,但也是隻有影子而已了。這些店,都很值得寫,我其實並沒有光顧過幾家,然而對我來說,最值得記上一筆的有一家叫做“杏園”的館子。 之所以[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5)
(2021-12-19 00:30:45)
現在的上海有許多麵館,好多家的三蝦麵,好多家的現炒澆頭麵,還有什麽“老黃浦二十碗麵”之類的榜單,不過我看了一眼,應該稱作“老黃浦地區的二十碗新麵”更貼切一點。上海還有網紅已久的黃魚麵、牛蛙麵、蟹黃麵等,想必上海是個愛吃麵的城市。 嚴格來說,現在的上海算是喜歡吃麵的城市,不但有大多數的蘇式麵館,連蘭州拉麵(青海派)、重慶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那是在疫情嚴重的時候,加州所有的飯店隻允許外賣,於是我看到了一個長著滿臉大胡子的高胖男人,很開心地在停車場吃著一團用紙包著的東西,他實在吃得太開心了,一把年紀卻綻放著燦爛的笑容,讓好奇的心很想問個究竟。 因為我是和他從同一家店出來的,我的車停在路邊,他的車在停車場,我就坐在路邊的駕駛座上看著停車廠裏的他倚在自己的皮卡上一口一口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小時候,家裏有一隻“法蘭板”,黑黜黜的一個圓盤,比大碗還大上一圈,看著很不起色,有一個柄連在一起,也是黑的,柄尾有一個洞,我的祖母穿了根繩子在上麵,讓它可以掛在牆上。 每當看見祖母把法蘭板從牆上取下來,我就知道有好東西吃了,幹煎叉鯿魚、糖醋黃魚、開洋燜蛋、麵飴餅,反正都是好吃的。但凡是油煎的東西,祖母都用法蘭板做;但凡是油煎[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我前段時間在寫一些常見日本餐的菜話,大多數用到了“日式”兩字,因為有很多東西,並不算是日料,所以隻能用“日式”。今天要說的東西,是“意式”,意大利式,但仔細一想,是美國意大利式。 什麽叫美國意大利式?這麽說吧,大家都知道美國的中餐館吧?那種聖誕節感恩節都開門營業的,專賣橙子雞、木須豬、西(蘭)花(炒)牛(肉)的中[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2021-07-15 21:21:35)

先說這個“丼”字,先講個段子,說是有位中文係的才女,反正不是博士就是碩士,有次與朋友一起吃飯,日式餐廳那種,說是她見到了“丼”字,於是愣在那兒,結果被人取笑中文係才女都不識這個“丼”字。 哎,全上海有頭有臉的吃貨,包括沒頭沒臉的所有日料愛好者,都知道“丼”字念“東”嘛!否則怎麽敢在市麵上混啊? 那個段[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如果你“有幸”吃過著名的紐約紅花(Benihana)鐵板燒,或者全世界任何一家紅花鐵板燒,你一定見識過他們雙手飛舞鏟子和叉子的英俊動作,你也一定看到過他們把洋蔥圈一層層疊起來後倒上酒後再點火的“洋蔥火山”,當然你一定不會錯過他們把鏟子墊在心形炒飯下不斷按壓形成的“心動炒飯”,至於用鏟子顛雞蛋乃至顛起整碗的炒飯就不用說了吧,[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今天直奔主題——大阪燒。 大阪燒是一種有卷心菜和麵粉的油煎物品,第一次吃的時候,就是這感覺,我是在一家日本超市的熱食檔買的,一個小小的一次性托盤,蓋子是透明的薄塑料,透過去看著裏麵很好看。買好之後坐在店中的食堂裏吃,隻記得它是黃黃的,上麵有蛋黃醬,還可以用食檔中專門的瓶裝醬料,配著一起吃。 記得那個味道是香香軟軟的,有時會[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2021-07-07 21:51:57)

不同的人,對於“焦”或者說“糊”的標準和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那種看到培根邊上起硬變色、煎蛋起了焦邊就大叫“糊啦,糊啦!”的朋友,不建議閱讀此文。我還見過說上海生煎包“那怎麽吃呀,每個都糊了”的主,本文沒有任何東西會有一丁點的“糊”,但依然不建議此類人士閱讀。 同樣,不同樣,人們對於“生”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21-07-06 23:20:15)

好吧,好吧,我承認,我一直偷偷地在做一件事,一直在做,幾乎沒人知道,我一直在做,偷偷地做,現在終於到了可以公開一部分的時候了。你或許知道,我是一個“反原教旨主義者”,無論從宗教到語言到文字到美食,我都不主張依原式原樣照搬舊儀,所以我經常勸告非“古早”不認的朋友按照“古法”生一個孩子,對,就是那種“開水加剪刀&rdquo[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