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璽閣主在美國

不要介紹了,就是那個閣主
個人資料
梅璽閣主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下廚記 IX]日式親子丼

(2021-07-15 21:21:35) 下一個

先說這個“丼”字,先講個段子,說是有位中文係的才女,反正不是博士就是碩士,有次與朋友一起吃飯,日式餐廳那種,說是她見到了“丼”字,於是愣在那兒,結果被人取笑中文係才女都不識這個“丼”字。

哎,全上海有頭有臉的吃貨,包括沒頭沒臉的所有日料愛好者,都知道“丼”字念“東”嘛!否則怎麽敢在市麵上混啊?

那個段子說,當時才女在想的是這個字到底念“井”還是“膽”,據說這個字本來的意思就是“丼”,而“膽”則是東西掉入井中的聲音。

以上的文字,是說“丼”字有三個讀音,一個日語的兩個國語的,我想說的是,在有了互聯網後,知道這些都很容易。

“丼”是日語“どんぶり(donburi)”的詞頭,也是所有日式蓋飯的“詞尾”,比如今天要說的“親子丼”,就是“oyakodon(おやこどん)”,全稱則是“おやこどんぶり(oyako donburi)”,你不用記得這些,你隻要知道所有的日式蓋飯,都以“丼”結尾就是了。

親子丼,是雞肉與雞蛋的蓋飯,吃著很殘忍啊?!是的。那麽是不是三文魚肉加三文魚子也可以叫親子丼呢?嗯,真是讓我想念紅燒帶子河鯽魚啊!親子丼太殘忍了,改吃味噌豆腐納豆湯吧!

我們說回親子丼,這種甜甜的蓋飯,是大人小孩們都歡迎的,親子愛吃親子丼?也可以,求下聯!

首先是雞,日本好象買雞賣雞都沒有以“隻”進行的,我翻遍了十幾本日料菜譜,沒有找到一道用到整隻雞的菜肴。日本人有雞湯,但不是用整隻的老母雞燉出來的,日本人也有炒雞(中華料理),但不炒整隻的童子雞……反正日本的雞,是分開來賣的,雞胸、雞大腿、雞腿、雞皮……

因為一樣要分割,所以就幹脆雞皮歸雞皮了,其實在美國也一樣,有很多雞大腿甚至是雞腿都是不帶皮的,也正因為如此,菜譜上經常會有“去皮雞腿四個”或皮“去皮雞大腿二個”的字樣。

日本同樣如此,雞肉都是不帶皮的,雞皮可以拿去做燒鳥的烤雞皮呀,多好。但是如果做二份單人份親子丼,用了三隻雞腿,難道把雞皮也去了嗎?好象沒這個必要吧?既不影響口感也不影響美觀,就讓它留著吧。

要把雞皮留著,得多一個步驟,我們慢慢聊。先來去骨,一份親子丼用一個到二個雞腿,都要去骨,用刀在雞腿上竪著劃一刀,沿著骨頭劃,從頂上一直劃到底部,刀要切入肉裏,但不要切斷,刀鋒始終抵著雞的大腿骨,往下劃時不必劃到最底下。

右手持刀,左手拿雞腿,用大拇指和其它四指,將雞肉捏住,把雞骨“讓”在外邊,再用刀從頂部抵著腿骨切入,邊轉邊往裏往下切,同時始終把雞骨“讓”在刀鋒的右側,而刀鋒也朝右,避免切到手。

一圈轉完,雞腿骨的頂部就露了出來,象是個小鼓槌似的。照先前的步驟再邊轉邊切,直到整根雞腿骨露出來。這時會有一小圈雞皮帶著白色的硬筋繞在腿骨的底端,把雞個雞腿放到砧板上,切斷硬筋和皮,就讓那圈皮連著骨好了,棄之不用。如果一下子做好多份,把雞骨收在一起煮個湯底也可以,隻做一兩份的話,就扔了吧,煮不出啥來的。

如果是沒皮的雞,直接切塊,但這是有皮的,要先把雞皮處理好,直接切塊,一燒皮就會卷起來。在平底鍋中放一點點油,甚至不放也行,把雞皮延展開緊貼在雞肉上,然後皮朝下放入平底鍋,用中小火烘煎,待一麵金黃後翻個麵再烘片刻。然後再切開,切成骰子塊,大骰子小骰子都行,按你喜歡的來。

中國市場的雞腿、雞大腿一般是有皮的,就照這個方法來處理雞皮,雞胸則一般沒有皮,直接切塊就行了。

雞腿、雞大腿、雞胸,到底用什麽肉?親子丼是沒有“標準”的,可能也隻有中國非遺的那些菜才會有個行業的標準,由一幫嘴上說著“宏揚傳統”的既得利益者來製定,有的為升官,有的為揚名,更多的是為了賺錢,親子丼沒有(行業)標準,要有,那就是哪家店賣得好,就是標準。

就象宮保雞丁用雞胸還是雞腿,成都重慶都不一樣,哪來的一個標準?除非你隻在上海奉離鄉幾幾世紀的某姓川菜廚師為圭臬。

先兌一個汁,中式白瓷調羹,三勺味醂,二勺清酒,一勺生抽,如果用日式薄口醬油,二勺。薄口醬油是日本醬油,特點與生抽相仿,色淡而味鹹,龜甲萬就有,龜甲萬也有味醂。

味醂有兩種,高級的是把蒸熟的糯米與米麴拌勻後加入燒酒後發酵而成的,最終的產品相當甜,並且含有百分之十幾的酒精。明白了不?就是個日本做法的酒釀,日式酒釀的老白酒,這種做法的味醂叫“本味醂(本みりん)”,在日料裏,但凡加了“本”“真”“禦”的,都表示正東西好東西真東西。還有一種味醂是用酒精和糖漿(玉米糖漿、葡萄糖漿)兌出來的,特點是酒精度低,其它也沒什麽不好的。

龜甲萬的產品線很全,兩種味醂都有生產,可惜在美國市場隻有後者有售,稍差人意。要注意的是,雖然醬油和味醂都是“龜甲萬”的,英文都是“Kikkoman”,但它們的商標標誌是不同的。前者是六角形的框中有個“萬”字;後者是紅色直寫的“萬上”兩字,看上去更象是“萬七工”三字,還有,是“萬”不是“萬”哦!

在日本,好的“本味醂”不是在超市賣的,而是要到賣清酒的店才能買到。親子丼本來就是很接地氣的一種東西,買最普通的味醂就可以了,千萬別用鵝肝去做雞鴨血湯,還不見得好吃。

在美國,大型超市一般都有清酒,做菜的話,鬆竹梅(Sho Chiku Bai)就可以了,不過是料酒的價格。在中國和日本,相信用來做菜的清酒,應該更容易搞定吧?

前麵說的兌汁,是做兩人份的量,掌握了比例,多少人份都不成問題。由於這個東西出菜快,所以要事先兌汁,就象魚香肉絲,一調羹這個一調羹那個,肉絲就老了,而蛋,要比肉絲老得更快。

不管是半熟的雞肉,還是生的,撒一點點鹽,拌勻,然後起個油鍋,炒至八九成熟,怎麽算八九成?完全變色。

把火調大,拿兩個雞蛋,快速打散後,倒在鍋中,讓蛋液鋪在鍋底,待蛋液底部結起後,舀入三調羹兌好的醬汁,待蛋液表麵開始凝結,即可關火。

在盆中碗中盛上新鮮的熱米飯,把整鍋東西“平移”到米飯之上,蓋住,所以叫做“日式蓋飯”。

有一些可有可沒有的東西,我們可以討論一下。

首先是主料中的洋蔥,很多的教程和菜譜中都有洋蔥,但實際上是樣可有可無的東西。雞肉和蛋都是不腥的東西,如果你連蛋都覺得腥,那就不必做這道東西了,不管有沒有洋蔥。在親子丼中加入洋蔥的唯一原因,是為了增加體積,對於店家來說,可以讓整成品看起來更充實一些。

其次,是綠蔥,要不要放綠蔥,完全因人而已,不能說加了或不加蔥就不正宗了,這玩意沒標準。不象上海人紅燒肉堅決不能放蔥,那是兩個概念。要放蔥的話,撒在碗中,而不是放在鍋中。特地要說的是,在昏暗的燈光下,拍照可能無法對焦,撒點東西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

在做法上,也可探討一下,如果水平不行手腳不夠快的話,可以把雞胸象帶皮雞腿一樣,先在鍋中烘至半熟,然後切塊,切塊之後打蛋,打完蛋把雞肉放在蛋液裏拌勻後,一起下鍋。這樣就不會手忙腳亂了,用雞腿的也可如此操作。

還有的做法說是要撒上七味唐辛子上桌,那玩意不就和西餐的“桌鹽”一樣嗎?吃日式蓋飯不就應該缺省放在桌上讓大家自己加的東西嗎?想放就放,想放多少就多少。這又不是上海杭州南京的那些懷石料亭,真有人會以為吃街邊小餐廳的人也這麽笨?會聽憑廚師怎麽做就怎麽吃?會聽“女將”“大將”說什麽就信什麽?

如果你覺得雞肉加雞蛋太過殘忍,可以做用豬肉、羊肉加雞蛋做成“他人丼(たにんどん)”,對了,不能放牛肉哦,放了牛肉就是“牛丼”了,我們以後要說的。

好冷的笑話,還好,丼不冷,丼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