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後,不要去講碰運氣,或者去算命。想算一算什麽時候更好。這個心,都是偷心。尤其是在生活中,小錢靠努力,大錢靠福報。福報承載著一切,包括你能遇到什麽樣的人,事情。這都是福德因緣感召。福德因緣所產生的力量,要遠遠大過人的思維選擇。
有的人做什麽都賺錢,那其實是福德力量,不是他有生意頭腦。有生意頭腦,很聰明的人,福德不夠,一樣做不成。[
閱讀全文]
我們在生活修行中會遇到種種障緣和阻撓,十件事中不如意事常有八九。達摩祖師說:“修道行人,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我從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人非天所能見與,甘心忍受,都無怨訴。”逆境都不過是曆劫業因種子的現行而已,一切的怨尤都是多餘的,我們要抱著逢苦不憂、體冤進道、逆來[
閱讀全文]
有一年,我和老板在珠海過關去澳門的時候,被一個乞丐扯住了。乞丐身強力壯,一副不給錢不讓你走的樣子。那個時候我23歲,年輕氣盛,頓時非常氣憤,和他倔住了。我當時的態度是:你這是搶錢還是乞討?你還這麽年輕,不知道自己去賺錢啊?就算你扯住了我,我也不會給你錢!
而老板卻馬上從皮夾裏掏出10元給了他,帶著我匆匆離開。路上老板對我說:&ld[
閱讀全文]
我們平時不論遭遇什麽,哪怕是兩個人在打架時,一個人拿石頭把你頭砸個窟窿,鮮血噴湧而出,這肯定也跟前世脫不了幹係。前不久,我們學院的一位堪布去印度,回來的途中車翻了,差點要了他的命。他以為自己就要死了,在半昏迷的狀態中,再三提醒旁邊的人:“你們千萬不要懲罰司機,如果我死了,跟他沒有任何關係!”這確實是佛教徒該做的事。否則,若換成[
閱讀全文]
佛在《地藏經》上講,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潔之地,供養瞻禮讚歎地藏王菩薩,那麽這人居住之地,就能獲得十種利益,其中第一條就是土地豐壤,佛要表何意呢?土地是一切眾生的生存根本,更是保障修行人色身健康的安心之本。打個比方,你念一天的《地藏經》,肯定要吃飯,要保證色身按時進食,沒飯吃你就會餓的心發慌,心不安穩,誦經就不會專心,就誦不下去,所[
閱讀全文]
壹·中道的意義
佛世時,有一位比丘,名二十億耳,出家前是一名琴師。隨佛出家後,急於證果,日夜不懈的精進修行,結果不但久久沒有開悟,反而把身心弄得疲憊不堪,因此生起了退轉心。佛陀知道後,就曉喻他說:譬如琴弦,太緊則弦易斷,太鬆則彈不成調,唯有急緩得中,才能彈出美妙的音樂來;修行也是如此,過份急躁或懈怠,都不是正常之道。二十億耳聽佛[
閱讀全文]
百年大樹,必經多少風霜摧殘
百丈高樓,必經多少物力艱辛
百年老店,必經多少興衰滄桑
百歲老翁,必經多少坎坷考驗
Anancienttreesurviveswindandfrost.
Askyscraperisraisedwithmoneyandsweat.
Anoldbusinesshasitsupsanddowns.
Anoldmanistestedbymisfortune.
成功的裏麵,包含了多少辛酸
名人的雙肩,承受了多少壓力
榮耀的背後,付出了多少代價
偉大的成就,奉獻了多少犧牲
Tosucceed,oneneedshardship.
[
閱讀全文]
其壇應對靈鋪設。座上供接引佛像一尊。羅列香華燈燭楗椎。引罄兩把。另設迎請法座。眾齊集。擂鼓。齋主禮請畢。鳴擊人打迎請。敲上下班引罄四下。對麵問訊。向上問訊。齋主舉香已。鳴擊人前行。齋主後走至迎請處。鳴擊人對麵立法座前。齋主將香插爐內。向法師作禮一拜已。鳴擊四下。對麵向上問訊已。轉身外走。法師在引罄後行。齋主又後。至壇前立定。[
閱讀全文]
來書所說,皆從自己身心習氣上究竟,不勝欣慰。然在凡夫地,不能無病,亦不能任而不治。其治之之法,最省力,最得益處,在以病為藥。以病為藥,則病不為累矣。即如愛子女之病,決不能斷。不妨即以此愛為本,必欲使子女生為正人,沒生淨土。此其愛,乃以世間凡情,成就出世間聖果。若不善用愛,任性嬌養,則與殺其身,過百千萬億無量無邊倍者多多也。國之滅亡[
閱讀全文]
勸人念佛修行,固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母祖妣,皆當勸之。倘不能於家庭委曲方便,令吾親屬,同得不思議即生了脫之益。便為捨本逐末,利疏而不計利親。其可乎哉沒。不必另擇一所,即家庭便是道場。以父母兄弟妻子朋友親戚,盡作法眷。自行化他,口勸身率,使其同歸淨域,盡出苦輪。可謂戴發高僧,居家佛子矣。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一日克己複[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