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load/album/d9/fc/bd/8baef4109078DJh9ZlNV.jpg)
幾年前一次令人擔憂的經曆至今還念念不忘。
平常比較好動,不時的一點點小傷小痛沒有放在心裏。可是有一段時間,我的左後肩胛骨不明原因的痛。影響到了正常的活動和功能。天天都煩著我,開始很自然地跟"五十肩"對號入座:年齡不饒人啊。但是幾個月沒有好轉。因為沒有受傷的曆史,我逐漸的擔憂起來:還能有什麽原因?我每天麵對的腫瘤病人,骨轉移是司空[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96/44/ce/d51ae62f7136yJ7KnwEh.jpg)
由於治療方法及藥物的不斷出新,不少末期的癌症患者的預後都比以前有所改善。十幾年前,一個四期癌症病人往往被直接送去安寧病房(Hospice)。而現在,同一期的癌症患者經過治療後,不但病情可以暫時穩定下來,而且還有好轉的機會。舉些例子吧:一個結腸癌病人,如果是大部肝髒都轉移了,甚至有惡性腹水,經過化療後,不少病人可以好轉,並且有平均一到兩年多的穩[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81/a1/fa/37d13d821806vdlCN1xJ.jpg)
一位退休教授問我一個問題:什麽叫風濕病?他幾個月前患有低燒,然後關節疼痛,時好時壞,症狀延續了很久,校醫院把他轉診到風濕科。老師是搞科研出身的,對於"風"和"濕"二字感到費解。便查了英漢翻譯字典,得到的英文名是Rheumatism。他怎麽也沒法在這個英文字裏到"風和濕"的意思。很明顯,早期的中國醫家,在英譯漢的過程中,選用了祖國醫學(中醫)的病名。[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78/c2/c5/a9eba68e9257NHE15d9h.jpg)
十幾年前,當我還是血液/腫瘤專科醫師訓練的時候,遭遇過一個病號。這個病例使我當時覺得很委屈,一直到現在我還想著這樣一個問題:難道所有的西醫生都要同出自一個"大師傅"----------千篇一律的治療指南?
當時的病人訴說大便看到血。我作了一番問診檢查,覺得不是那麽嚴重。沒有進一步處理,隻是留意觀察。當我十分平靜地向帶教的主治醫生匯報這個情況時,[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a2/bf/aa/70808b5f5461svxmVzrV.jpg)
感染性休克(敗血症)是一種非常棘手的並發症。病人要在ICU監護,大量補液,抗菌素,升壓藥。死亡率很高。研究者和製藥廠絞盡腦汁,費數以億計的資金的研發。所得的藥物都不盡滿意,很少被用上。
有一位美國醫生卻用一種與眾不同的藥物:維他明C,B1,和類固醇,治好了多位敗血症患者,並把結果發表在CHEST雜誌上。
故事始於2016年1月,當時PaulMarik醫生在Senta[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7f/f2/f1/286a1e3c0951avjMK89C.jpg)
醫學名詞中常常有累及兩個器官的命名,比如肺心病(由於肺病導致的心髒病變,所謂心肺相連)。但是"膽心病"這個名稱我卻沒聽過。
心髒和肝膽係統在解剖上隻是"一膈之隔",一層膈肌把把個係統的器官隔開。膽管的炎症所致的疼痛有時會投射到肩膀。有趣的是,心絞痛有時也會涉及肩膀。
現代醫學分科很細,似乎不會把心和膽兩個係統混合來分析診治。如果你[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49/bc/60/0a002c3671493lB3ZQI5.jpg)
剛剛看完一個轉貼,來自CEO管理語錄(具體作者忘了)。文章裏講述的是飛機上邂逅的一位獨立的96歲的猶太老人。她健康快樂,生活豐富,還自己旅行。她向作者介紹了自己的保健"經驗"。看過類似的文章應該不少了吧?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認真領會,悟出一一點什麽"精髓"的東西?我所理解的所謂"健康悟性",大概有幾個層次:1眼過煙雲。現代人的信息化生活節奏太快了[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0c/88/7c/f973c7753926cSnIVIlL.jpg)
天下的女性真是受夠了不平等的待遇。Hysteria=竭斯底裏=一切與子宮有關的疾患?
有一位受夠了"女人"氣的男人搖著頭,歎息一聲地說:天不怕地不怕,最怕女人的內分泌變化!
這裏我首先替廣大的女性朋友解圍:大多數女同胞都設有太明顯的,由於內分泌紊亂所致的,要讓別人感到頭痛的不適症狀。
然而,確有那麽一些少數的不幸"半邊天",患上這種甩也甩不掉的[
閱讀全文]
近年來,有關肥胖和腫瘤的關係研究得越來越多。比如乳腺癌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9489/201612/1618849.html,腸癌,子宮內膜癌,以及最近的脂肪肝與肝癌的關係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9489/201702/22696.html?等等。雖然還不夠確定地說,肥胖是產生腫瘤的直接原因,但兩者的相關性已足夠引起重視。有人嚐試用改變飲食習慣和結構的方式來治療癌症。這個方麵的報道可謂是五花[
閱讀全文]
![](/upload/album/f6/67/d0/fa1fbf6c6180DiaU8MQ7.jpg)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多年來,人們一直都認為隻有慢性肝炎才是導致肝癌唯一的因素(還有其他因素,比如說酒精性肝硬化,過多的鐵和銅的沉積在肝髒)。B型慢肝,和C型慢肝,若不治或失治,逐漸形成了肝硬化和肝纖維化,最後導致肝癌的發生。這兩類慢肝病人一但發現,需要一生追蹤肝功能檢查,超聲波監測,以便早期發現肝癌。現在,隨著B肝疫苗的有效接種,以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