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曰新月異,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從治療的角度來說,就是在減輕由於疾病帶著的痛苦方麵有很大的貢獻。現在的藥房,已具備各種各樣的OvertheCounter藥物,用於一般的症狀,如便秘,腹瀉,產氣,消化不良,反酸,一般的疼痛,過敏,感冒,輕度感染,失眠等等。過度放便地使用藥物,會造成一個潛在的不良效果:耐藥性。廣義來說,所有的藥物,如果長時間[
閱讀全文]
英文是:Mindfulness這是在一家美國城市的,相當於國內"三甲水平"的醫學中心。幾個醫生正在安靜地坐著。主持人給每一個參加者一顆小葡萄幹。他要求大家手裏拿著它,仔細地觀察一下這個小葡萄幹的外表,顏色,質地,紋理,形狀。然後觸摸一下它的軟硬度,再慢慢放入口中,嚐試它的味道,濕潤度,徐徐地吞下。接著,大家眼睛微閉,去除雜念,全身放鬆。錄音設備放[
閱讀全文]
愚醫的單身黃老伍歲月柴米油鹽醬醋茶,鍋碗瓢盆加掃把,起早摸黑車進出,敦促埋怨過家家。真懷念以前黃老伍的時候。想怎麽樣就怎麽樣,想不幹什麽就不幹什麽。感恩節哪兒也沒去,在家獨自收拾東西,無意中發現自己以前的照片,突發奇想,把我單身的生活個故事作個回憶。同樣的理由:怕老年癡呆了,再也記不起來。我的單身並不燦爛,但也是多彩的。可惜肚裏的[
閱讀全文]
關於補藥人參,清代的醫家徐靈胎有一描述:天下之害人者,殺其身未必破其家。破其家未必殺其身。先破人之家而後殺其身者,人參也。(見徐靈胎,《醫學源流論》,方藥篇,人參論)。徐靈胎的描述也許有一點誇大或嚇人之處,但並非毫無根據。近年來,隨著"養生"的需求增加,人們努力去尋找各種各種的方式使自己健康長壽。"吃什麽"就成了一個熱門話題。進補食物[
閱讀全文]
不知道你是否聽過、或親自體驗過以下的幾種有情況:你有一段時間,無緣無故的覺得自己不舒服,這裏痛完了那裏又痛,什麽樣的診療都無濟於事。你最後放棄了,痛定"不思痛",漸漸地,又無緣無故地自愈了。你原來自我感覺還好,突然有一天,一個”對你有相當影響力的人對你說:你身體哪一個地方不對了。你嚇得僅次於屁滾尿流的"亞狀態"。從此你喪失了身心[
閱讀全文]
淩誌軍,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資深記者,暢銷書作家,法學碩士。以積極的心態和正確的思路應對治療,逐步康複,並以親身經曆寫下《重生手記》。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的癌症康複的書。它概括了醫者的素質(對我寫的),癌症的"大氣候",患者的心理,醫療係統的弊病,等等。最重要的是,作者自己再不是以"觀察家-記者"的身份來寫,而他本人就是癌症康複者:真[
閱讀全文]
我還記得多年前,當我還是當實習醫生的時候的一件令我尷尬的事情。在風濕病科,有一位非常嚴格(老實說,有一點傲氣和尖刻)的帶教主治醫生。那一天,輪到我匯報一個病例。當我如坐針氈的匯報完了一個蛋白尿陽性的女病人的病史,心裏正七上八下的等待著他的"宣判"。那知道他頭也不抬、冷冰冰的回問了一句:這個病人正在來月經嗎?然後繼續埋頭看他的巜Scie[
閱讀全文]
過了青壯年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便開始萎縮。什麽地方最明顯?我認為應該是脊椎。年老比年輕時候矮幾節。
脊椎,是人體上下左右的中軸,"中流底柱".它擔負著人體重量的平均分布。它也是骨骼係統中最容易患病的地方。三十歲的人,很少抱怨膝蓋或髖關節痛(除非你是極限運動者),但三十歲就鬧脊背痛的年輕人有不少。老人當中,脊背疼痛也比其他[
閱讀全文]
這篇博文是繼上篇有關膝關節保護的續篇.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9489/201709/24076.html人體有很多關節,但真正能起到輪軸大旋轉的隻有三個:第一/二頸椎間關節,肩關節,髖關節(手腕和腳踝關節都可以作一定程度的旋轉,但它們由多塊大小不同的骨頭組成,不像傳統意義上的關節)。髖關節承受著整個身體的上半身的重量。由於它具有旋轉的功能,所以它所負有的功能比膝[
閱讀全文]
上一集簡單介紹了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劃"的研究成果之一:《當代名老中醫的養生寶鑒》一書。盡管我們已經知道,名老中醫們並沒有什麽高深的養生理論,"不傳秘訣"。而是大道至簡。
編委們對當代名老中醫的養生觀點進行了詳細分析,其結果並沒有令人震驚,而且非常平淡。
老中醫們大都是順乎自然的持守者。無煙酒嗜好。順應學派(對於那些不同的學派[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