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誌軍, 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資深記者,暢銷書作家,法學碩士。 以積極的心態和正確的思路應對治療,逐步康複,並以親身經曆寫下《重生手記》。
這本書不僅僅是簡單的癌症康複的書。它概括了醫者的素質(對我寫的),癌症的"大氣候",患者的心理,醫療係統的弊病,等等。最重要的是,作者自己再不是以"觀察家-記者"的身份來寫,而他本人就是癌症康複者:真實而不偏激。裏麵很多描述和評論值得所有人深思。
對我寫的一段, 我會永遠記住:"醫生對於病人的影響力是迅速和壓倒性的,特別是那些擁有專家頭銜、每次收取高額掛號費的醫生。病人本能地想從他們那裏得到希望或者至少是安慰,可他們的話大多會讓病人感到絕望。在我的經驗裏,輕率、傲慢和自以為是,是導致一個成功者犯錯誤最重要的原因。我不會把自己的性命交到這樣的醫生手裏。"
"耐心等了3個小時,終於在下班前幾分鍾見到了他。他隻看了我一眼,便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我的核磁共振片子上。
我當時強打精神,試圖敘述我突然發作的症狀,可是他對我的話不感興趣。他的熱情似乎隻在向他對麵的年輕醫生侃侃而談,對我視而不見。
我發現,他不相信病人,隻相信機器,相信那張沒有色彩、溫度和生命的膠片。
當我妻子急切詢問顱內和肺內的占位是否有聯係時,這位專家卻帶著嘲弄和不屑反問一句:“你想讓它有聯係,是嗎?”我沒有想到,他會用這種方式回答一個他也說不清的問題。
那天,我和妻子在忍受了路上顛簸、漫長等待和期待之後,得到的僅僅是一張“專家門診掛號費票據”,以及一篇“演講”、一個“問號”和一個模棱兩可的“待除外”診斷。有了這一番經曆,我才意識到,原來病人的倒黴事還不隻是疾病本身。"
以下的 Link,是訪談的 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