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恰恰是這裏,前麵兩句來自永嘉玄覺《奢摩他頌》前兩句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0JFzrnMGKKLRiEuCheOtJSCyKJ6IKjTNLDa-_xLNgxx4__?aman=472B651p060Y538H153禪德們!古人有言: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當用恰恰無。如不到此地步,怎知他終日吃飯未曾嚼著一粒米,終日行路未曾踏著一寸地?這個若不知道,又從何處去發現、實悟真參?過去大慧宗杲禪師,作首座於圓悟座下,[
閱讀全文]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1637180[
閱讀全文]
夫學般若菩薩,須具大根器,有大智慧始得。若有智慧,即今便出脫得去。若是根機遲鈍,直須勤苦耐誌,日夜忘疲,無眠失食,如喪考妣相似。恁麽急切,盡一生去,更得人荷挾,克骨究實,不妨易得構去。且況如今,誰是堪任受學底人?仁者!莫隻是記言記語,恰似念陀羅尼相似,蹋步向前來,口裏哆哆和和地,被人把住詰問著沒去處,便嗔道和尚不為我答話,恁麽學事[
閱讀全文]
講道容易體道難,雜念不除總是閑;世事塵勞常掛礙,深山靜坐也徒然。出家容易守戒難,信願全無總是閑;淨戒不持空費力,縱然落發也徒然。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閑;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煉也徒然。染塵容易出塵難,不斷塵勞總是閑;情性攀緣空費力,不成道果也徒然。聽聞容易實心難,侮慢師尊總是閑;自大貢高空費力,聰明蓋世也徒然。學道容易悟道[
閱讀全文]
憨山大師自讚偈
威威堂堂,澄澄湛湛,
不設城府,全無涯岸。
氣蓋乾坤,目撐雲漢。
流落今事門頭,不出威音那畔。
無論為俗為僧,肩頭不離扁擔,
若非佛祖奴郎,定是覺場小販。
不入大冶紅爐,誰知他是鐵漢?
隻待彌勒下生,方了這重公案。
-------------------------------------------
http://www.ryxb.net/index.php?m=Article&a=show&id=1281
憨山[
閱讀全文]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bd63ef0100m44u.html末學聽虛雲長老的侍者淨慧法師講過,虛雲老和尚是憨山大師再來。與末學緣分最深的漢傳寺院之一是虛雲老和尚最後辭世時住錫的雲居山真如寺,而末學看過漢傳佛教最多的著作是憨山大師的。把憨山大師與虛雲長老的辭世詩列出來,發現驚人地相似,兩位大德在辭世的時候告訴我們,他就是為救度我們而再來的菩薩!圖為虛雲[
閱讀全文]
物不遷論 (東晉)僧肇 簡介
《不真空論》和《物不遷論》是東晉僧人僧肇的兩篇佛教哲學論文,《神滅論》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學者範縝的無神論作品。這三篇均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哲學名篇,頗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生於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於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年。精於老莊及佛經,年將20即為關中名僧,[
閱讀全文]
不真空論 (東晉)僧肇
簡介 《不真空論》和《物不遷論》是東晉僧人僧肇的兩篇佛教哲學論文,《神滅論》是南北朝南梁儒家學者範縝的無神論作品。這三篇均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哲學名篇,頗有代表性。
僧肇是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生於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卒於晉安帝義熙十年公元414年。精於老莊及佛經,年將20即為關中名僧,[
閱讀全文]
來自:https://zhuanlan.zhihu.com/p/103533173阿含經在線:http://www.ahanjing.top阿含經故事選http://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i.htm法洲http://http://dhammaisland.com/莊春江工作站http://http://agama.buddhason.org/南傳上座部導航http://nav.sutta.org/南傳佛教論壇:http://http://bbs.sutta.org/南傳佛教:http://www.sadu3.com法雨道場http://www.http://dhammarain.org.tw/canon/canon1.html中華佛典寶庫...[
閱讀全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w-mRWEfI[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