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間一塵的博客

歡迎光臨本人YouTube頻道(頻道名:林泉晗禪):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個人資料
博文
給每個人的法【強烈推薦】
http://www.shixiu.org/thread-218669-1-1.html
(出處:佛教網)給每個人的法[作者]阿薑李-達摩達羅[英譯]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1960年10月5日我現在講一段佛陀的教誡,鼓勵你們循照佛陀的指點,專心、正確地修行。這些教誡稱為法。法是心的裝飾。它也是培育五根的方式。我打算討論的經文來自《教誡波羅提木叉》[Ovāda-Pa?imokkha]。這段教誡講的是歸依[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宣化上人佛弟子文庫我們人,就好像虛空中一粒微塵一樣。這粒微塵忽高忽低,在虛空裏邊飄飄蕩蕩,沒有一定的主宰。它自己做不了主,隨風飄蕩,東風來了就向西跑,西風來了就向東跑,自己沒有法子說:「我不跟著風跑。」我們人也是這樣子,在世間上隨著業風飄蕩,造什麽業就受什麽果報,隨業流轉,所以就有生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這也就和微塵在虛空裏頭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方便地、更快速地通過自身地努力達成自己的善願,在此提出成辦善願從自己這方麵下手積極地做起的倡議,並就對應具體事項怎樣去做才能成辦,提出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所求一:如何求疾病康複、身體健康?應做一:學會懺悔殺業、嚐試吃素、布施醫藥等。1病人要誠心懺悔往昔的殺生罪業,皈依三寶求加持消除罪障,如果病人自己不能做,可代他懺[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淨空法師:冤親債主的障礙我們的福德不夠,善根有那麽一點,福德不足。善根是真的相信,真的明白了。但是你還不肯實修,不是自己不想修,那是什麽呢?業障習氣不準你去修,業障習氣裏頭有一半以上的成分是你的冤親債主,他在當中擾亂你!這個事情怎麽解決?要用至誠心,跟冤親債主溝通。冤親債主很麻煩,你看不見,你聽不到,你也摸不到他。可是他就跟在你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生病的時候要修持這個法慈誠羅珠堪布http://www.fodizi.net/qt/qita/19999.html把疾病當作一種修行既然生病的時候要去看病、吃藥,那我們為什麽還需要這個修法呢?這是為了讓我們在肉體接受醫學治療的同時,在精神上也有一種轉疾病為道用的修法。一般說來,沒有學佛、沒有修行的人在生病的時候,哪怕肉體還沒有太大問題,精神就已經先崩潰了;由於精神上的崩潰,才導致了很[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http://www.fodizi.net/qt/qita/19992.html如孝法師:情,為什麽那麽難以放下世間的男男女女都會因為感情的事情苦惱,如何用佛法的思維去理解愛情呢?佛法的思維就是讓我們放下。當然,不是放下人,而是放下煩惱和對結果的執著。我們不能太理想化。如果世間有什麽美好的事情,從佛法的角度看,它一定是充滿善意的互動,我們要有一雙會欣賞的眼睛,懂得珍惜一切。我們若能用[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業障生起了該怎麽辦http://www.fodizi.net/qt/mengcanlaoheshang/19995.html你過去的業障現在它生起了,你想修道,它給你做障礙,所以你心裏不安。那你怎麽辦?你認識它了,安一安吧!當你這個時候,心不安的時候,不要打坐,也不要參禪。做什麽?讀誦大乘,最好的方法就是讀誦大乘。第二個好的方法,磕頭、禮拜,以動製動。當你心裏不安的時候,煩惱來了,這是動態,依著動態的[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2-22 10:16:01)
http://baike.baidu.com/item/%E9%A6%96%E6%A5%9E%E4%B8%A5%E4%B8%89%E6%98%A7 諸多經論對首楞嚴三昧的開示 [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2-22 08:12:36)
http://www.fodizi.net/fojing/other/2652.html 聞如是:一時,佛在拘夷那竭國。如來三月當般涅槃,與諸比丘及諸菩薩,無央數眾來詣佛所稽首於地。世尊寂靜,默無所說,光明不現。 賢者阿難作禮白佛言:“世尊前後說法威光獨顯,今大眾會光更不現,何故如此?其必有故,願聞其意。” 佛默不應,如是至三,佛告阿難:“吾涅槃後,法欲滅時,五逆濁世,魔[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2017-02-22 07:29:31)
和“在路上”師兄探討交流“觀想念佛”之要點
http://www.shixiu.org/thread-216605-1-1.html
(出處:佛教網)
313樓 成觀法師接著開示說:“大家都已知道禪宗是講‘悟’或‘開悟’的。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所謂‘悟’作一個比較明晰而通徹的剖析;因為所謂‘悟’這個詞與境界,對一般人而言,可說是相當生疏而且模糊的;若不能明晰地[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211]
[212]
[213]
[214]
[2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