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博文
老子的哲學是要一切隨順自然,甚至在治理國家時,也要順其自然,不要破壞此大自然的美好環境,用今天的術語就是要注重環保,不要引起空氣汙染或水源汚染。現在的太空科學的研究已經可以斷定,空氣汙染會引起太空中的臭氧含量增加,進而引起全球溫化,北極冰層溶化,下一步就是海水增加,海平麵上升,可以導致許多大城市近海的土地沉於海中,人類可居住地減少[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道德經的第五章中,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在僅僅二十字的這一段,就有兩個狗字。這一段文字可以證明:在老子時代的中國,即二千七百年前的中國,中國人民就吃狗肉了。雖然,芻狗是古老用的文詞,它有兩個解釋,但是,無論那一個解釋都可以證明:在老子時代,中國人就有吃狗肉的習慣。這段話翻譯成白話文,有兩[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最近的一項民意調查:認為在廾一世紀中,對大眾生活最有影響力的新產品之一是蘋果公司旳iPhone,它就是創立蘋果電腦公司的賈布斯(Jobs)所精心設計的產品。賈布斯本人有一個特殊令人樂道的人生,他讀了大學,但因功課不好而退學,所以大學並沒有畢業。在他創立蘋果電腦公司時,他和他的同伴Wozniak一共隻有$1300元而已,他們在賈布斯父親的車房製造數百台的蘋果電腦[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道家的教育著重在“不言之教”,在政治就是無為。近年來的空氣汙染和水源汚染使得一般人民開始了解環保的重要性,也漸漸了解無為的真義。而近年來,因為生育率下降,很多家庭隻有一個小孩,社會開始注重嬰兒教育,漸漸也發現老子的“不言之教”的力量了。初生嬰兒到上學校的這一段時期,雖然看起來不懂事理,但是他們用眼睛和耳朵在觀察和聆聽父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論語泰伯篇中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其實,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有許多相同之處,隻是用的是不同的語言而已。老子勸我們要以穩重和清靜的心態,去待人處事。穩重自然就會溫和、善良、恭敬,而清靜就自然會節儉、禮讓,如此完全適合儒家的溫良恭儉讓的要求。能夠穩重的人,也近於弘大與剛毅,能夠清靜的人,就會專心學習新的學問,就可以長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遵守自然大道者不多,所以通常狐獨寂寞。因為自然的大道並不多言,並不處處讓人知道大道的存在,而聖人是一切隨順自然,也不多言、不與人存分別心與辯論,所以老子在此章一開始就說:“希言自然”。而好辯論的人就如飄風急雨一樣,是天地間一股不平穩的氣流,這股不平穏的氣流頂多一天而已,就停止了,所以那些不守道而好辯的人,並不會長久的。而唯守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在二千七百年前,科學並不進步,在當時,作為周朝史官,老子以他的敏鋭觀察力,留下道德經一書,此書一直是中國學者所推薦,並且是世界上翻譯為外文次數最多的書,可見它的魅力。在當時的混淆時期,老子勸人要以“四不”政策去為人處世,即使受到委屈或寃枉的話,自己就可以保持安全和正直。這個四不政策就是:“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老子之道,不同於儒家。儒家著重於人道,孔子鼓吹仁愛,勸人以忠恕待人處事。而老子之道著重於“自然”,而這個自然之道是無形而狀的,卻是創造萬物基本的道理。老子之道是一種形上思想,而落到人間後,老子就稱為“德”。尊重德性的人,隻是追隨大道去為人作事,所以在此章一開始,老子就說:“孔德之容、唯道是從”。而老子的大道是看不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參加WHA(世界衛生組織年會)時,恰是台灣新總統就聀不久,蔡英文不得不以中華台北或中華台北的名義參加。華與華雖然是同一個字,意思差不多,一個稱為簡體字,一個稱為繁體字,但是在今日電子計算機發達的廾一世紀時代,一切注重形態(Icon)的時候,兩者的形象截然不同。以下是將此兩者比較:(一)感覺的不同:華有華麗的感覺,而華卻有叫化子求食的感覺1、華字雖[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老子之道,以現代哲學名詞解釋,可以稱之為“形上之道”,而在二千七百年前的老子稱為“太上”。這個太上之道,在當時,僅僅是有極頂聰明智慧的人知道,或者純樸天真無邪的人知道。次一等的人,創造一個偶像,讓人常常以各種宗教儀式親近它、讚美它。再次一等的人,大概常作壞事,就畏懼大道會懲罰他。再次一等的人,也許受了其他邪惡觀念的影響,[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6]
[17]
[18]
[19]
[20]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