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以“四不政策”為人處世的老子名言-道德經Ch24

(2016-06-08 08:18:08) 下一個

在二千七百年前,科學並不進步,在當時,作為周朝史官,老子以他的敏鋭觀察力,留下道德經一書,此書一直是中國學者所推薦,並且是世界上翻譯為外文次數最多的書,可見它的魅力。

在當時的混淆時期,老子勸人要以“四不”政策去為人處世,即使受到委屈或寃枉的話,自己就可以保持安全和正直。這個四不政策就是:“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套句現代術語就是:不愛出風頭,不自以為是,不自誇功勞,不自驕。總之、這也許就是儒家與道家所說的謙虛。

而在Ch24,老子又再用相反的言詞又說一篇,強調這四不政策的重要性。在此章的開頭,老子用了兩個比喻,第一個例子是墊起腳尖想高過別人,反而站不穩,第二個例子是跨大步走路想快過別人,反而走不遠。然後再強調他的四不政策。他說:愛出風頭的人,反而別人不注意。自以為是的人,反而別人不以為然。愛吹牛的人,反而別人不以為他有功。喜歡自負的人,反而不會長久[原文:百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最後,老子又用比喻說這些自我炫耀以人,好勝爭功的人,以站在“道”的角度來看,都是剩飯剩菜,或者像是人身上的腫瘤。所以有道的人不屑去作的。

將道德經Ch23原文與白話文登錄於下,再討論:


〖道德經Ch24原文〗


1、企者不立,跨者不行。2、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3、其於道也,曰:“餘食贅行”,故有道者不處。

 

〖道德經Ch24白話文〗

1、墊起腳尖,想高於他人的,反而站不住。跨大步向前走路的人,反而走不遠。

2、愛自我表現的人,反而不為人注重。自以為是的人,他的意見反而不會彰顯。愛自我誇張吹牛的人,反而沒有功勞。愛驕傲的人,反而不會長久。

3、對於“道”來說,這些都是剩飯剩菜或者是身上的腫瘤。所以有道人不會作此種之事。


〖討論〗


1、老子一書,前後共有八十一章,共四千多字,但是都是傳播一個信息,教人處柔守弱。雖然有八十一章之多,但是都是前後一貫,並不衝突。在第22章中,老子提出了作人處世的四不政策,而此四不政策卻可以使我們委曲中可以保全,即使受怨枉也可以去得到正直。這個作人處世的四不政策就是:“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動,不自矜故長”。除了在22章提了一次這四不政策,老子又在第24章,以另外一個方法再說出這個四不政策,他說:“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由此可見,這四不政策的重要性。


2、他的四不政策,與老子哲學吻合,老子教我們要見素抱樸[道德經Ch19],要求我們外表樸素,不奢侈。又教我們知雄守雌和知白守辱[Ch28],要求我們知道他人的強處和了解自己的短處。又在Ch36教我們如何可以“柔弱勝剛強”。這些要求都所以和他的四不政策結合在一起,可以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生觀。


3、在老子的思惟中,要以謙虛的心情去為人處世。但是、愛出風頭的人,其他競爭者就有意或無意地將你未來的機會擋下,讓你以後不能再炫耀,如此就會自見者不明。同樣的,自以為是的人,太過於自我中心了,總有一次,因為思考不夠周全而犯錯,此人就不再彰顯了,如此,其他人隻記得這次的錯,所以自是者不彰。


4、愛自我誇張吹牛的人,別人不易信任他,常常適得其反,功勞反而給他人搶走了,所以自伐者無功。同樣的、驕傲的人,處處要顯示高人一等,這樣好勝的人,他人一定不會讓他長久在一個崗位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今留 回複 悄悄話 謝謝留言。我在退休後才專讀國學,大約有十本左右不同的老子解釋,幾乎各家都不太一樣。所以我的結論是:無論是那一本解釋都可,隻要上下文相通,前後不衝突,任何解釋都好。反正是古文,老一輩的國學大師都已經歸天了,我們隻好隨心所欲,隻要不逾矩就好。
pieta 回複 悄悄話 鬥膽提個不同意見。。。
“餘食贅行” --- 解釋為 [行路需要吃飽飯,但是吃太多了反而會拖累行路]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