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博客貼出“一個關於靈與世的故事---讀《創世紀》的感悟(1)”一文之後,收到一位網友就該文給我寫的email,是洋名洋姓,email也是英文寫的,題目是“somethoughtsonyourarticleaboutGenesis”(我在回複中曾問對方是否Chinese,是否自己讀得懂Chinese,由於對方再也沒有回複,我也就不得而知了)。在email中這位網友說,人類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是因為人類懂得愛。我在回複這份email[
閱讀全文]
如果說從《創世紀》的第三章中的亞當夏娃的故事中我們能夠領悟到貫穿在整本聖經中的至始至終的兩個主旋律(一個是全能的創造者呼喚我們回歸到屬靈的天國的旋律,另一個是在我們人類無法回避的屬世的旅途中全能的創造者給與我們的祝福幫助和監督引導,而在後麵新約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個主旋律的集中體現就是主耶穌的救恩)的話,那麽《創世紀》的第一章和[
閱讀全文]
人類一切有意識思維的基本依據是好與壞,人類的非意識反應以及非人類的動物的反應的主要背景主題也還是好與壞。雖然在不同的環境下,不同的主觀體(subjects)對好與壞的判斷會有所不同,但是在任何情景下,對於對自己是有好處的還是有壞處的這一點的判斷是這個世界上的一切主觀體的行為的基本依據。這裏所說的“自己”具有一種廣泛的涵義,不僅僅是自身的肉體,[
閱讀全文]
自然科學的發展讓我們對自然界中所存在的“勢”的概念有了不斷深刻的認識,人們先是通過重力作功產生的動能認識到了引力的勢,後來又認識到電磁力的勢,化學勢,量子勢,甚至熵勢。有勢的存在,就有勢壘的存在,因為所謂的勢都具有局部定向驅動的力量,因此對於逆勢而行的運動就形成了阻力,這種阻力被稱為勢壘。
人類社會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勢,人們往往把[
閱讀全文]
最近的一個世界性的新聞是迪拜的債務危機,這場危機使我對溫州人不得不再一次刮目相看。之前大家都知道溫州人在中國國內炒房產有一手,沒想到居然炒到迪拜去了。今年早些時候曾有人由email傳給我迪拜的富麗堂皇的城市壯觀,且把這種由沙漠上建起來的超級豪華讚為人類智慧與努力的奇跡。沒想到幾個月過去後,就象由華爾街的現代化的經濟手段帶來的美國及世界經濟[
閱讀全文]
從北京回美的前一周,應一位朋友的邀請參加了一個家庭小組團契,其間有一對從台灣來的夫婦給我們分享信息。那天晚上那對弟兄姐妹的信息都很好,我聽了也很享受,不過對其中的一個很小的細節有些不同的感受。雖然我這個人在小組聚會時常常會扮演一個“異類”的角色,發表一些和大家的看法不完全相同的意見,但是那天晚上因為那對年長的弟兄姐妹的信息很好,我[
閱讀全文]
《創世紀》第十一章有一段非常特殊的記述,說得是在洪水以後人類又作了一件非常荒唐的事,在一個後來被稱作巴別的地方燒磚建塔,想要建造一座通向天堂的塔。為此,神就混亂了全地所有的人的語言,使他們聽不懂對方的話,又從那裏把他們分散在全地上,他們就停止建造那城。
對於這一章聖經的解釋一直存在著一種誤解,認為神把人們的語言混亂了是對人類的一種[
閱讀全文]
老子是2500多年前的一位智者,他的僅5000字的傳世之作《道德經》在當今世界上也廣為人知。由於老子在他歸隱500多年後被當時興起的道教拜為了偶像,還被後人尊為是道家的開創之人,關於他的身世就有一些離奇的傳說。這些對老子進行的超人格化的描述倒也不失為古典文化的有趣的一部分。但遺憾的是,人們在對《道德經》的注解中往往由於忽略了老子作為一個自然人的自[
閱讀全文]
如果問今天的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國文化是什麽,中國的陰陽概念肯定是首選的若幹答案之一。今天在美國,就是年齡稍微大些的小學生也能看著具有東方特色的陰陽魚讀出“yin-yang”這個英語詞來。可以說陰陽的概念確實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對人類文明影響最深而且也是較為獨特的一個貢獻,是源自古希臘的西方哲學中所缺少的一個概念。本文將結合著一些生活中的實際來探討[
閱讀全文]
邏輯是我們人類一切文明的基礎,是我們日常生活的基本依靠。離開了邏輯,我們連說話都會語不成句,因為我們說話需要遵循語言邏輯。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把邏輯看成是自己的天然的一部分,雖然大家會在生活中發現並認可有些人的邏輯思維能力比他人要強,但是很少有人會對自己的基本生活邏輯產生疑問,總是覺得那是和自己能夠正常地呼吸一樣的是自己生來就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