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慕容青草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老子哲學的深度,欣賞,及應用

(2011-02-10 21:22:56) 下一個

哲學文章的一個生命力在於它所闡述的道理的深度,一篇有深度的哲學文章所表述的道理的內在邏輯往往可以在不同的層次上得到表現,2500來年前老子所著的《道德經》就是一部很有深度的哲學著作。

深刻的哲理的一個問題是不容易被他人理解或欣賞,有的是因為其所蘊涵的邏輯太複雜或涉及的知識麵太偏深讓普通人聽了不是腦筋一時轉不過來就是因為缺乏背景知識而不知所雲,但也有些是字麵意思看起來平平無奇,但是由於時代文化的局限而使多數人無法看到並接受平平無奇的字麵意思背後的深意。比如,在後現代的今天,如果我們重溫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多數人恐怕都能接受“人們不可能完全準確地認識並表達客觀的真實”這麽一個說法,但是倒退2500年,就是這麽一句從字麵意思來看沒有什麽特別複雜的邏輯彎彎的話就不是一般的人所能理解的了(這一點從東西方的傳統文化中人們對真理的絕對性的信心中可以看得出來);再往近了說一點,隻倒退幾十年,在我幼兒的時期,在我所生活的社會環境中如果有人說這個世界上的人不可能完全把握真理,那是馬上就要被批判的;再把範圍說得大一些,就是在與我幼年所生活的文化環境非常不同的西方社會的幾十年前,人們恐怕也不是能夠普遍接受這樣的說法的(這一點很容易從幾十年前的老電影中或從與現在還在世的西方的老年人的交談中感受出來)。

《道德經》通篇都蘊涵的比較深刻哲理,其中的第一章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道德經》的第一章一共59字,其全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這一章的字麵意思是說,人們認識客觀的過程的特點是,在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對象時,先感受到對象存在的效用,當能夠用語言來描述對象的特征之後,就能夠深化對對象的認識,且了解到人們自身認識的局限性,而不斷地重複這一過程就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唯一的途徑,而且由於人的認識的這麽一個發展特點,人們的一切認識都具有相對性,在具體的任何一個時期人們都不可能完全準確地把握客觀的真實。

在有了狹義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的今天,上述的《道德經》的第一章的字麵意思已經顯得太一般了。但是,一方麵我們應該為這樣一種在後現代時期才成熟的思想能夠產生在2500年以前而給老子鼓掌,另一方麵如果我們能夠真正理解欣賞這第一章所蘊涵的哲理的深度,那麽我們會發現就是在今天這表麵看來平平無奇的一段文字的深意也並非已經成為了社會常識。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一章中,先是提出了道可道,非常道”這個論點,然後用“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這兩句話對“道可道,非常道” 這個論點作了簡單的解釋,意思是說人類的語言並不是天生就有的,而人們認識客觀的一切都要依賴於語言;既然語言不是天生就有的,那麽語言就是不斷發展的,是不確定的;既然語言是不確定的,那麽人們用語言對道的表達就不可能是確定的。如果老子到此打住,不再就這個話題繼續深入探討下去,那麽讀者可能會產生一個錯覺:語言隻不過是用來表達事物的而已,沒有語言雖然表達不清楚,對客觀的認識還是不會受影響的。尤其是當在現實中遇到有些不善言辭的巧匠的時候就更會引發這樣的看法。這樣看法當然是很有偏差的,且不說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極其有限的,人類整體要進步就離不開語言的發展,僅以每個人本身來說,語言表達上的缺陷對於自身認識客觀的特性的能力來說應該說並不是一件加分的事。


而老子對“道可道,非常道”的解釋並沒有停留語言的表達功能這一點上,他接著對語言在人們的對客觀的認識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就是語言的認識功能進行描述,他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意思是說在我們還沒有為客觀對象起名的時候,或者更一般地,當我們還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客觀對象的時候,我們隻有通過對象作用於我們及環境的功效來感受對象,而當我們能夠叫得出對象的名字的時候,或者更一般地,當我們能夠用語言來描述對象的時候,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對象並更容易發現我們自己已有的認識的局限性。


其實老子所說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為我們指出了人類認識客觀的兩個基本的大類:語言性認識與非語言性認識,而在宏觀文化的層次上這兩類認識便表現為哲學與藝術的區別。哲學與藝術的關係是很多人感興趣的一個話題,我曾聽有的藝術工作者們說藝術就是哲學,其實這句話是不準確的。藝術與哲學是有區別的,而它們的基本區別就在於哲學是語言性的思維,而藝術是非語言性的思維。這並不是說哲學思維中不帶有藝術性,也不是說藝術思維無法用文字語言來表達,而是說哲學的主要力量在於運用語言將客觀的道表達出來,而藝術的主要力量在於通過非文字語言的表達方式來使人們感受客觀內在的道,這就是哲學和藝術之間的相對區別或關係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藝術常常走在語言性思維的前麵,藝術家們常常可以用自己的藝術創作和表演引起人們內心的一種難以用語言來表達的共鳴,其實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在我們還無法用名,也就是語言來描述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對對象所表現出的效用來感受對象的存在和特性。而哲學的生命力正是在於用語言來對其它各行各業的文明發展的總結歸納,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的意思。所以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既描述了我們對客觀認識的一個普遍存在的基本特點,也在文化的宏觀層次上反映出了藝術與哲學之間的對比。


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來說,“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也是很有啟發與指導價值的。其實這句話所描述的認識過程的特征與宏觀文化的哲學與藝術這兩大類之間的對應關係也為我們在個人的生活學習及工作的微觀層次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啟發:我們所做的每一項工作都具有藝術性成分和哲學性成分,藝術性的成分在於對客觀的感覺,而哲學性的成分在於對客觀的描述。


我們常聽人說一個人在藝術上的造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具有與眾不同的天分(talent),但是卻很少有人能用語言對這種現象做出更為清楚的解釋,而了解了我們的認識和思維的過程的藝術性部分與哲學性部分的分別以後,我們就可以說既然藝術性的部分在於感覺,哲學性的部分在於語言的描述,而感覺的部分因為缺少語言性的交流與教導,就更多地依賴於個體的感受和領悟,包括了對他人的操作的模仿與對自己的操作的體會,因此就會表現出較大的個體差異來,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天分(talent)的不同。


那麽,能夠把藝術天分的實際意義描述得更清楚有什麽用途呢?當然有,而且用途多多,好處大大。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是,今天有為數眾多的家長想要自己的孩子在包括運動在內的各種才藝上有所發展,對於這些家長和他們的孩子來說,這種對藝術性天分的語言性認識上的進步能幫助他們減少或除去對於所謂的藝術天分的玄秘感,增添努力的信心。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家長和孩子們更有效地找到比較正確的努力方向。


雖然從微觀的層次來說人們的任何作為都包含了藝術性成分與哲學性成分,這並不是說這兩種成分是彼此獨立無關的。對於任何一個人的任何一種操作來說,哲學性的成分與藝術性的成分都是相輔相成的。盡管藝術需要特殊的感覺,但是人們仍然能夠在不同的程度上用包括音樂符號或運動圖示或簡單的手勢在內的各種語言來對之進行不同程度上的表達與描述,而這些表達與描述都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感受藝術性操作的要領;而另一方麵,一些在藝術性的感受方麵有特長的人如果能夠及時地用各種語言形式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不但能夠幫助自己固化已有的感受,而且可以幫助他人提高在不同領域內的相關的藝術修養。


所以,那些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感到自己在做事時常缺乏藝術性的人,如果能努力地將自己的非語言性的感覺更多地轉化為語言性的認識,不但能夠提高自己的哲理性思維,也能幫助自己的生活與工作的藝術性操作更加細膩。而那些被別人打上缺乏藝術天分的標簽的孩子們和家長們一方麵應該更積極地尋找細致的語言教導來幫助自己或自己的孩子來提高對藝術要領的感覺,另一方麵應該認識到既然所謂的藝術天分是個體感覺上的差異,那麽就應該鼓勵自己或自己的孩子根據自身的個體條件,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集體教導來找到自身對特定的藝術操作的感覺,從整個社會來說應該更加鼓勵在一定程度上的因人施教的方式。


相信有的讀者在讀了我上述對於明確認識到人們行為中的藝術性成分與哲學性成分的實際應用的討論之後,又會指出我這裏的討論的遺漏之處,從而提出這種認識的其它的一些功用,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常有欲以觀其徼”這句話的一個含義:當我們能夠用語言來描述對象之後,我們就更加容易發現我們自身的認識的不足。


老子在《道德經》的第一章中接著又說,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意思是說有名或無名這兩者所針對的都同樣是獨立於我們的認識的客觀存在,也就是說不論我們是能夠用語言來描述對象還是隻能非語言性地感受到對象的特點,我們所認識的或感受的基礎都是客觀的存在。這裏要指出一點,現代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的心理感受或主觀認識並非總是對客觀的反映,有些是自身的幻象。老子在《道德經》中對於人們對客觀對象的感覺的非真實性也有討論,第十二章所說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就是一例。這與老子在第一章所說的“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其實並不矛盾,因為老子這裏所說的同出是強調我們用語言或非語言所認識或感受的對象本身是獨立於我們的語言或非語言的認識的。老子把這種獨立於我們的認識的客觀存在的特性稱之為“玄”。


如果我們去查一下古漢語詞典,我們會發現在古漢語中,玄字帶有深和遠的意思,而老子在這裏用具有深和遠的意思的玄字來表示客觀存在的獨立於我們的認識的這一現實,應該是為了要表示客觀存在與我們的認識之間有距離的相對性。我們知道我們所認識的事物有些是表麵的,有些是本質的,但是我們會發現,在那些開始被認為是本質的內容的背後還有更深的本質,而相對於更加深層的本質,原來我們認為是本質的其實就是表麵的。所以說客觀存在的特性相對於我們的認識來說是有距離差別的,有的相對近一點淺一點比較容易被認識,有的相對遠一點深一點比較不容易被認識,這就是玄字所具有的深和遠的意思所表現出來的獨立於我們的認識而存在的客觀特性相對於我們的認識來說的距離性。理解了老子的這一用意之後我們馬上就能理解老子接下來所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的意思了:既然客觀的特性與我們認識之間是有遠近深淺之分的,那麽我們認識客觀存在就要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在認識了一個表麵現象背後的實質之後再認識實質背後的實質,這是認識客觀的唯一的途徑,也就是門的意思。


從《道德經》的第一章中,我們還能領悟出很多其它的哲理來,我這裏就不一一贅述了。我相信如果大家都能象我這裏所討論的一樣來理解和探索《道德經》中的哲理的話,既不但不會感到象有些人所說的“隻可意會不可言傳”那樣的模糊不清,也不會覺得很枯燥,而會覺得是一種智慧的欣賞。

一篇好的哲學文章應該能夠為讀者提供有啟發性的哲理,而一位好的哲學文章的讀者應該能夠欣賞一篇好文章中的智慧。來源於古希臘語的哲學一詞的意思原本就是“對智慧的熱愛”,離開了對智慧的欣賞而純功利性地來解讀哲學的文章,不但不能欣賞到文章的內在美,而且也不容易真正地從文章中找到實際的應用價值來。

在現實生活中,當我向周圍的人講述哲學道理時,常有人對我說,“你應該多加些應用的背景。”其實,哲學的最大的應用價值在於讓人變得更加聰明。從整體素質來說,哲學的修養能夠提高一個人的整體思維水平,從具體工作事項來說,深刻的哲理能夠幫助一個人更加有效地完成每一步的操作。

我們可以說哲學更加偏愛喜歡獨立思考的人。哲學與科學技術的基本不同之處在於,科學技術的目標是要為人們提供明確而具體的操作指導,包括具體的公式,程序,配方。掌握了一門具體的科學技術的人,在具體的工作中隻要按照具體的公式,程序,配方進行操作,就能完成相應的工作。而哲學的目標並非要提供一種具體的操作手冊,而是要幫助人們在更廣泛的作業中更加有效地思考和操作。不僅如此,從長遠來說,深刻地哲理性思維還可以衍生出很多具體的技術性的成果來,近代科學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古希臘的自然哲學思維的延續。雖然用功利的眼光來看,古希臘的抽象的哲學思維可能並沒有什麽直接的實用效果,但是由它衍生出來的科學卻可以幫助人類進入太空,潛入深海。。。。。。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