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原文:
鑒辯:茶之範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麵也。膏稀者,其膚蹙以文;膏稠者,其理歙以實;即日成者,其色則青紫;越宿製造者,其色則慘黑。有肥凝如赤蠟者。末雖白,受湯則黃;有縝密如蒼玉者,末雖灰,受湯愈白。有光華外暴而中暗者,有明白內備而表質者,其首麵之異同,難以慨論,要之,色瑩徹而不駁,質繽繹而不浮,舉之凝結,碾之則鏗然,可驗其為精品也[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對宋代茶葉的種植、采摘、製造、品賞、飲用、收藏作了係統的總結,特別是詳細描述了宋人飲茶方法:點茶法,是現代人確切知道宋人是怎樣飲茶的。這是茶學上很出色也很有名的專著,全文近3000字,傳世僅有《說郛》本。《說郛》是元代陶宗儀編的一部類書,現在容易找到的比較好的版本大概是1986年中國書店據涵芬樓1927年版的影印版(涵芬樓[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3)

隨著壺泡法的流行,江蘇宜興的紫砂茶具登上了曆史舞台。根據周高起《陽羨茗壺係》(1640年前後)所載:“近百年中,壺黜銀錫及閩豫瓷而尚宜興陶,又近人遠過前人處也。”可見壺泡法所用的壺,開始是銀或錫製造,後來用瓷器,嘉靖(1522-1566)以後崇尚宜興陶器。江蘇宜興的紫砂壺的優點在於紫砂茶具透氣,泡茶過夜而不變味。
宜興山區是荊溪(也叫苕溪,陸羽[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隨著炒青的流行,飲茶方法也大大簡化,泡茶法取代了煮茶法和點茶法。泡茶法大約始中唐,南宋末至明朝初年,泡茶多用於末茶。明初以後,泡茶用葉茶,流風至今。關於泡茶的茶藝,張源1593年在其所著的《茶錄》中說:“造時精,藏時燥,泡時潔。精、燥、潔,茶道盡矣。”前麵已講過炒青散茶的製造,下麵介紹炒青散茶的貯藏和泡法。
大量炒青散茶的收藏宜用瓷甕[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2)
因為製造團餅茶既費工耗時,又經過水浸、榨汁等工序有損於茶葉香味,散茶就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北苑龍鳳團茶在宋、元兩代專為至高無上的皇帝製作,它的生產指導思想是不惜工本去迎合皇帝的需要。北苑龍鳳團茶的製作工藝和產品,四百多年“一貫製”,雖也精益求精,但其技法到明初,居然還是“采而研之,壓以銀板,為大小龍團”沒變。所以在元代團餅茶逐漸被淘[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蒙古族入主中原後,受到藏族酥油茶即所謂“西番茶”的啟發,吸收中原原有的一些飲茶方式,結合本民族的文化特點,形成了一些具有蒙古特色的茶飲品。這種茶飲既可飲用,又可食用,不僅受到蒙古貴族的歡迎,而且還流傳到漢族和其他民族中,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元代茶文化。其中有北方遊牧民族創製的以乳汁煎的茶(奶茶),有在茶中加酥油的酥油茶,以及引進的名[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宋時,除團餅茶(又叫片茶)之外,還有散茶葉生產,散茶是蒸青後不搗碎而直接烘幹呈鬆散狀故名。到宋朝後期,散茶得到進一步發展,有取代團餅茶之勢。宋時北方的遼、金也有豐富的茶事,宋遼、宋金的交往,使茶文化正式傳播到北方遊牧民族當中,奠定了此後上千年間北方民族飲茶的習俗和文化風尚。《遼史》有關遼朝朝儀“行茶”的記載,比《宋史》還要多。南宋[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先看一下幾篇文學作品的摘錄。《金瓶梅詞話》第九十一回,“衙內道:‘既然好,已是見過,不必再相,命陰陽擇吉日良時,行茶禮過去就是了。’……兩個媒人跟隨,廊吏何不違押擔,到西門慶家下了茶”。湯顯祖《牡丹亭•硬拷》:“我女已亡三年,不說到納采下茶,便是指腹裁襟,一些沒有。”孔尚任《桃花扇•媚座》提到:“花花彩轎門前擠,不少欠分毫[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1)
吳自牧著《夢梁錄》卷十六《茶肆》中說: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門點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點送鄰裏茶水,請其往來傳語。在宋代烹茶並不那麽容易,有茶有水還得有閑,才可能耐著性操作茶事。提著茶瓶穿梭在巷陌街坊送的是點好了的茶,沿門送茶這風俗很美,豐富了社區文化,定會受到市民們的歡迎。提茶瓶者沿門點送茶在朔望日顯得最為重要,朔日是農曆[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宋徽宗曾多次設茶宴招待群臣,並且當場親自表演茶藝,蔡京至少參與了其中三次。《宋史》卷二百○三,誌第一百五十六,藝文二,收錄了他記載所參與的兩次茶宴的文章:《太清樓特宴記》一卷和《宴延福宮承平殿記》一卷。此外,蔡京還有一篇《保和殿曲宴記》。從中可以看到宮廷茶俗的情景。
《太清樓特宴記》記敘了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三月八日,宋徽宗趙[閱讀全文]
閱讀 ()評論 (0)
[<<]
[11]
[12]
[13]
[14]
[15]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