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譯皇帝的茶學著作《大觀茶論》(上)

(2009-08-08 16:59:23) 下一個
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對宋代茶葉的種植、采摘、製造、品賞、飲用、收藏作了係統的總結,特別是詳細描述了宋人飲茶方法:點茶法,是現代人確切知道宋人是怎樣飲茶的。這是茶學上很出色也很有名的專著,全文近3000字,傳世僅有《說郛》本。《說郛》是元代陶宗儀編的一部類書,現在容易找到的比較好的版本大概是1986年中國書店據涵芬樓1927年版的影印版(涵芬樓是商務印書館的藏書樓,1932年一二八事變中毀於日本侵略軍的戰火)。手頭沒有,隻能求助於網絡。網上有幾種原文和注釋,差強人意,但沒有完整的全文今譯。書壇有的是古文高手,不揣冒昧以粗淺的譯文請大俠們指點修訂,如能校正原文更好,不勝感激。一次貼完恐怕太長,分三次可能更合適些。

《大觀茶論》(上)

原文:   
嚐謂首地而倒生,所以供人求者,其類下一。穀粟之於饑,絲枲之於寒①,雖庸人孺子皆知常須而日用,不以時歲之舒迫而可以興廢也。至若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鍾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間潔,韻高致靜。則非遑遽之時可得而好尚矣。本朝之興,歲修建溪之貢②,尤團鳳餅,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延及於今,百廢俱興,海內晏然,垂拱密勿③,幸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熏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從事茗飲,故近歲以來,采擇之精,製作之工,品第之勝,烹點之妙,莫不盛造其極。且物之興廢,固自有時,然亦係平時之汗隆④。時或遑遽,人懷勞悴,則向所謂常須而日用,猶且汲汲營求,惟恐不獲,飲茶何暇議哉!世既累洽⑤人恬物熙。則常須而日用者,固久厭飫狼籍,而天下之士,勵誌清白,兢為閑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鏘金,啜英咀華。較筐篋之精,爭鑒裁之別,雖下士於此時,不以蓄茶為羞,可謂盛世之情尚也。嗚呼!至治之世,豈惟人得以盡其材,而草木之靈者,亦得以盡其用矣。偶因暇日,研究精微,所得之妙,後人有不自知為利害者,敘本末列於二十篇,號曰茶論。
注釋:   
①絲枲之幹寒:枲,音xi第一聲,麻。《玉篇》:“麻,有籽曰苴,無籽曰枲。”  ②歲修建溪之貢:建溪,原為河名,其源在浙江,流入福甌縣境內。所產的茶氣味香美,五代閩國王審知在此設專用茶園。宋初,朝廷更派專使在此焙製貢茶。   
③垂拱密勿:垂拱,垂衣拱手,古時形容太平無事,可無為而治。密勿,勤勞謹慎。顏師古《五經定本》注:“密勿,猶黽勉從事也”。   
④時之汗窿:汗隆,即隆汙,指世道之盛衰或政治的興替。  
⑤世既累洽:累洽,世代相承太平無事。
譯文:
經常聽人們說,地裏生中的東西,供應人類需求的不止一種。稻穀小米用於免除饑餓,絲麻之類用於抵禦寒冷,普通百姓都知道這些是日常生活必需品,不管豐收歉收總是少不了的。至於特有甌閩秀氣,山川靈光的茶,能夠除去胸中煩燥,洗滌心裏鬱悶,導致神誌清爽,心境平和,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飲茶中間能使人思維淡泊雅潔,氣韻高遠靜謐,但匆忙奔波的時候是培養不起這種愛好時尚的。本朝興起以後,每年在建溪一帶督造貢茶,其中尤團鳳餅,名冠天下,壑源地方的產品,也由此而旺盛。到了今天,百業興旺,天下太平,管理國家,可以無為而治。官紳百姓,如沐春風,蒙受道德教化,風尚日益高雅,普遍從事飲茶活動。所以,近年來,采摘選擇的精細,加工製造的優良,品茶鬥茶的盛行,烹茶點茶的講究,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事物的發展和沒落,固然自有規律,但也和國家的興衰有莫大關係。世事窘迫,百姓勞碌,整天為基本生活需求奔波,唯恐得不到保證,怎麽會有時間想到飲茶呢?太平的日子長久了,人們有了空閑,物品十分富庶,日常生活已經不用擔心,於是就有了休閑的要求,有足夠的錢追求享受,比較各自藏品的精妙,爭論鑒定裁決的方法。即使地位不高的人家,也要收藏一些好茶,真是盛世的時尚。啊!這麽美好的時代,人盡其才,物盡其用。於是在空閑的時間,對茶進行研究,頗有心得,後人不了解其中奧妙,還要暗中摸索,所以寫了這二十篇文章,命名為“茶論”。

原文:   
地產:植產之地,崖必陽,圃必陰。蓋石之性寒,其葉抑以瘠①,其味疏以薄②,必資陽和以發之;土之性敷③,其葉疏以暴④,其味強以肆⑤,必資陰蔭以節之。陰陽相濟,則茶之滋長得其宜。
注釋:   
①其葉抑以瘠:抑,受抑製;瘠,瘦小。   
②其味疏以薄:疏,稀、少。《老子》:“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③土之性敷:敷,肥沃,敷腴。   
④其葉疏以暴:疏,疏展、充分展開。暴,旺盛。
⑤其味強以肆:肆,放縱無節製。
譯文:
種植茶樹的地方,在山崖處要向陽,在園圃裏要背陰。因為石縫裏生長,土壤貧瘠,葉子受抑製長得瘦小,茶味淡薄,要靠陽光幫助茶樹生長。園圃裏土質肥沃,枝葉充分展開,就會導致瘋長,必須背陰節製茶樹生長。陰陽相濟,茶樹才會長得好。

原文:  
天時:茶工作於驚蟄①,尤以得天時為急。輕寒,英華漸長;條達而不迫,茶工從容致力,故其色味兩全。若或時暘鬱燠②,芽甲奮暴,促工暴力隨稿,晷刻所迫,有蒸而未及壓,壓而未及研,研而未及製,茶黃留積,其色味所失已半。故焙人得茶天為慶。
注釋:   
①茶工作於驚蟄:驚蟄,二十四節氣之廣。在每年農曆二月上旬。   
②時暘鬱燠:暘,讀音yang第四聲,日出。燠,讀音yu第四聲 ,悶熱。  
譯文:
茶工在驚蟄節氣開始工作,好的天時條件尤為重要。天氣略偏寒冷,芽葉逐漸生長,茶工從容采摘製造,得到色味俱佳的茶。如果陽光過強,天氣悶熱,芽葉暴長、因為時間限製,茶工來不及,蒸好了來不及壓,壓好了來不及研,研好了來不及製,茶葉留滯積壓,色味失去一半。所以茶的生產者常為得到好天氣而慶祝。

原文:
采擇:擷茶以黎明,見日則止。用爪斷芽,不以指揉,慮氣汗熏漬;茶不鮮潔。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隨,得芽則投諸水。凡牙如雀舌穀粒者為鬥品①,一槍一旗為揀芽②,一槍二旗為次之,餘斯為下。茶之始芽萌則有白合,既擷則有鳥帶③,白合不去害茶味,鳥帶不去害茶色。
注釋:
①凡芽如雀舌穀粒者為鬥品:雀舌穀粒,茶芽剛剛萌生隨即采摘,精製成茶後形似雀舌穀粒細小嫩香。後世“雀舌”成一種優質茶名。鬥品,品位最上等的茶。
②一槍一旗為揀芽:一槍一旗,即一芽一葉,芽未展尖細如槍,葉已展有如旗幟。又稱“中芽”。下文一槍二旗即一芽二葉。
③白合、烏帶:白合,指兩葉抱生的茶芽。烏帶,當為“烏蒂”,茶芽的蒂頭。
譯文:
黎明時開始采茶,太陽出來就停止。用指甲不用手指采擷,怕接觸汗氣使茶不新鮮,不清潔,所以茶工都隨身帶著新打上來的水,采下茶芽就放在水裏。像雀舌穀粒品位的茶芽為最上等,一芽一葉的叫做揀芽,稍差的是一芽二葉,其餘的就等而下之了。茶剛開始萌發時會有兩葉抱生的茶芽叫做白合,不去掉白合會影響茶的味道;采的時候,會帶著茶芽的蒂頭,叫做烏蒂,不去掉烏蒂會影響茶的顏色。

原文:
蒸壓:茶之美惡、尤係於蒸芽壓黃之得失。蒸太生則芽滑,故色清而味烈;過熟則芽爛,故茶色赤而不膠①。壓久則氣竭昧漓②,不及則色暗昧澀。蒸芽欲及熟而香,壓黃欲膏盡急止。如此,則製造之功,十已得七、八矣。
注釋:
①茶色赤而不膠:膠,牢固。《詩經 隰桑》:“既具君子,德音孔膠。”
②氣竭味漓,漓,薄。〈司馬光賦〉:“棄漓而歸厚。”
譯文:
茶的好壞和蒸芽壓黃得當與否很有關係。蒸太生,壓的時候茶芽滑動,茶色青,有一股生腥氣。蒸過熟,壓的時候會把茶芽壓爛,茶色紅而不堅實。壓太久則氣昧跑光,壓不夠則色暗昧澀。蒸茶蒸到茶芽剛熟透出香味,壓的時候壓到汁水盡馬上停止。這樣,則製造之訣竅,已經得到十之七、八了。

原文:
製造:滌芽惟潔,濯器惟淨①,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飲而有少砂者,滌濯之下精也;文理燥赤者,焙火之過熟也。夫造茶,先度日晷之短長②,均工力之眾寡,會采擇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過宿,則害色味。
注釋:
①濯器惟淨:濯,讀音zhuo2,洗滌。《孟子 離婁上》:“清所濯纓。濁斯濯足矣”。
②日晷:晷,讀音gui第三聲,日影,引申為時光。
譯文:
製茶時,茶芽和製茶用具一定要洗幹淨,蒸壓必須得當,趁熱做成茶餅,焙幹茶餅要掌握好火候。飲的時候有少量砂粒是因為洗的時候不夠仔細;茶餅幹枯發紅是焙的火候過頭了。製茶的時候,要看看這一天有多少工作時間,根據人力的多少,會采下多少茶葉,一天之內加工完畢。茶葉過夜就會影響色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水巷人家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
“延及於今,百廢俱興,海內晏然,垂拱密勿③,幸致無為。縉紳之士,韋布之流,沐浴膏澤,熏陶德化”
這段被宋徽宗寫出來,真是搞笑啊。
他自我感覺還不是一般的好啊、
登錄後才可評論.